从四通利方到新浪网(3)
站点最初设在从美国某大学租借的服务器上,每月租金19美元,空间10兆。网站最初的内容是四通利方公司的软件RichwinForInternet版本的下载,同时设立了一个问与答的论坛,解答用户使用Richwin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为Richwin的客户大多为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很快,软件产品Richwin的技术支持平台,发展成了著名的四通利方论坛。
1997年10月,四通利方650万美元的融资成功,为一年之后并购海外最大的华人网站华渊资讯网创造了条件,而四通利方论坛在不经意之间埋下了日后网络新闻的种子。
与足球共成长
早期的四通利方网络论坛的发展,与传播足球比赛消息紧密相连。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足球运动风靡全球,足球明星便是足球无限魅力的象征。足球比赛借助电视特别是彩色电视的现场直播,感染了全世界范围的亿万受众,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各阶层的球迷,不分肤色,不分语言,不论年龄,不管身份。
中国足球的新联赛制度——甲A带来了1994、1995年风靡全国的足球热,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无论是否和足球沾边都专辟版面、时段大量报道这一新的足球赛事,交通电台开始转播足球比赛实况,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更是投入重金购买到密切跟随国安队训练、比赛的资格以获取独家信息。《体坛周报》、《足球报》和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节目是足球媒体的佼佼者。这些发展为年轻的中国互联网传播足球比赛消息准备了环境、受众和信息资源。作为新浪网的前身,四通利方抓住了这一良机。
四通利方的第一位编辑,亦即新浪新闻的创始者陈彤,不仅对足球有强烈兴趣和深刻领悟,而且很早就认识到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特别适合用于体育赛事的消息传播。其他媒体对体育比赛报道时效性方面的欠缺,使得许多受众对球赛第一次借助互联网发布消息的印象特别深刻。1997年,甲A联赛每个周末进行六场比赛。一般情况下,球迷只能等到晚上十点半看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新闻才能知道比赛得分。当时只是体育沙龙版主的陈彤的最初做法是,把电视播报的比分通过帖子的形式输入到体育沙龙上。这种做法甚至一度有了竞争对手,一个在杭州的网友“黄鱼@西湖”经常和他比赛谁的帖子更快。陈彤很快认识到仅仅是“听打”央视的消息太慢太低级了,于是就通过各种手段,和各赛区网友联系,建立各地通讯员网络搜集比赛信息。有一次,他甚至打长途电话到延边询问吉林敖东队的战况。网上出现了更快的甲A战况介绍,这样的做的结果使很多网友被带动,他们纷纷贴出自己所在地区和国家的体育比赛消息。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