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2004年11月17日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港之战的结束,中国足球由此进入了一个让人看不到尽头的冰河期。2002年12月21日,中国足协宣布,中国队主教练阿里·汉因为未能带领中国队出线而自动中止了工作合同,五天后,阿里·汉乘坐汉莎航空公司的班机返回德国,就此告别了曾工作过698天的中国足坛……阿里·汉走了,带着遗憾、更带着困惑——一连串对中国、对中国人、对中国足球、对中国足球人、对中国足协、对吴金贵、孙继海、李霄鹏、郑智、张玉宁等众多球星们——的困惑。阿里·汉走了,带走的远不止中国队被提前淘汰出世界杯这样一个无情的事实,更带走了数以亿计的中国球迷的一个梦想——一个曾经让中国球迷痛苦煎熬了40多年的梦想,一个曾经在3年前成真过的梦想,一个依然令人魂牵梦系甚至愿意继续痛苦等待下去的梦想——世界杯之梦。在你的身边,我用情太专。在你的背后,我目光留恋。往日的温情有些不甚寒,痴迷的心中还是很情愿。风花雪月是不是从前?海誓山盟会不会改变?相见多年、相伴多年,一天天一天天,相识昨天、相约明天,一年年一年年,你永远是我注视的容颜,我的世界为你留住春天。相见多年、相伴多年,一天天一天天,相识昨天、相约明天,一年年一年年,你永远是我投入的情感,因为有爱,所以无悔无怨……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同行大仙前些年写的这首歌,特别是在阿里·汉离开中国之后、面对着中国足球的困惑。作为一名长年跟踪中国足球“国字号”队伍的一线记者,在国足无缘世界杯后,不少球迷甚至包括同行经常会这样问我:“阿里·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教练?”“他怎么把中国队带到了这副‘德性’?”“中国足协怎么想起来请这么一个教练?早知如此,还不如让米卢继续带下去呢!”“中国足球还有希望吗?”面对这一连串的提问,我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回答,因为我知道,要想说清楚这些问题以及幕后的全部真相,一两句话是不可能的,甚至连我自己都找不到答案。很多的时候,很多问题、很多真相,你永远都不能说出来,或者永远都无法找到,因为总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束缚着你、桎梏着你,如同你永远也说不清为什么会喜欢上足球、喜欢上中国足球。这恰恰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奈。几十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足球的总结和反思,但作为一个“整体”,中国足球的失败一直在延续,一个重要的原因恰恰就在于我们的总结和反思总是停留在不承认历史和事实的基础之上。而且,我们往往不习惯于理智的反省,只习惯于情绪的反省。因而,作为“败军之将”的阿里·汉,在他离开中国之前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足球搞不好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足球哲学”、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现在为止,中国的足球人还没有找到一条长期提高和稳定发展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渠道和方法。正因为此,这些年来特别是职业化开展以来,中国足球从来就是一种“轮回”。因为中国足球没有“哲学”,所以只有成绩的冲动,在现有的体制与机制下,惟“政绩”是举、惟“成绩”是举。所以,中国足球的惟一“哲学”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中国足球走到今天,恰恰是“政绩与成绩”这个“两点一线”指导思路下的必然结果与选择,导致“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弱。中国队无缘德国世界杯并不是阿里·汉一手造成的,他是中国足球十多年职业化“悲剧”的一个缩影!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真正动机。我不是在为阿里·汉和他所率领的“汉家军”的失败作一次辩护,而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足球人,对中国足球的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