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第十八章(2)
他突然感到惆怅。十几年过去了。生活给她带来的变化想必是巨大的。再往下看,又是几幅雪景,一片迷惘,又含着一丝凄凉。接着有几幅怪石,又是那种凌乱而强烈的线条,他注意到其中一幅小画,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大睁着天真的眼睛,在她的脸蛋上,终于看到了罕见的红颜色。他站了一会儿,回到桌前坐下了。房间里的布置,画稿中的色调,使他走进了林虹的世界。她此刻的心境怎么样已经大致浮现出来了。他发现窗户上几块玻璃被打碎的,用白宣纸贴着。他眼前浮现起1966年冬天的情景。西伯利亚寒流正袭击着北京城。呼啸的西北风中,北京街道两边墙上的大字报纸哗哗响着。林虹像影子一样一声不响地出现在他面前。“这么长时间你到哪儿去了?找你也找不见。”他生气地问,已经几个月没见到林虹了。她低着头双手插在棉大衣口袋里,沉默着。“林伯伯怎么样了?”“他死了……”一张碎大字报纸被西北风卷着在他脚旁疾速滚过。“伯母呢?”好一会儿,他才又问了一句。“也死了……”他一句话说不上来。这才发现林虹变得消瘦憔悴。“你们能要我吗?”她低声问。李向南鼻子一酸:“来吧。”他正在组织一支不到二十人的队伍,准备步行去延安。从那时起,林虹就变得沉默寡言。一路去延安,她和高中的男生一样每天步行**十里,脚上打满了血泡也一声不响。每次李向南想帮她拿背包,她都默默地抓住背包带不松手。当远远看到宝塔山,大家一起欢呼着奔跑时,她也露出了笑容。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二十来个人在一个只有三十户人家的山村里留下了,在那里整整劳动了十个月。一年过去了。1968年秋天,李向南因为有对“文化大革命”怀疑的言论,被工宣队隔离审查了四个月后,刚刚出学习班。夜晚,他独自在学校杂草丛生的操场上散步。月色很冷。林虹从黑魆魆的楼影里出现了。“你怎么来了?工宣队会注意你的。”他说。“我早就要来了,”她扭头看了他一眼,“我才不会不相信你呢。”俩人并肩缓缓走着,沉默了许久。“我已经报名了……”她低着头说道。毕业分配已经开始,初中都是去内蒙古兵团。“去兵团挺好的,都是北京学生,各方面条件也稳定一些。”他说。“不,我……想和你一起去插队。”她急急地说着,扭头看着李向南。“你不要和我在一起。”“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以后怎么样。”李向南沉默了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能保护你,还可能给你带来麻烦。”“我不怕。”“那也不好。等我在村里扎住根,情况好一点了,你如果想来,再转来,好吗?”她低着头慢慢走着,没说话。“你在想什么?”李向南问。“我在想你最喜欢的格言。”半晌,她才说道。“百折不挠?”“你以后会灰心吗?”“不会。百折不挠后面还要加上四个字:愈挫愈奋。”她抬起头,转向他:“我也觉得你永远不会灰心的。”“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可以增加,热情磨灭了就很难再获得了。”“一个人的生命就体现在他的奋斗上。”“而且,奋斗不是抽象的。离开了为理想的社会奋斗,奋斗就失去了最大的意义。”李向南说。她沉默了许久,然后看着他问道:“可现在的社会理想吗?”他沉默着,过了一会儿,说道:“我们会有一个理想的社会的。”“通过我们的奋斗,是吗?”在月光下,他们的目光相遇了。他当时为什么不带她一起插队呢?多少年来他一直后悔这件事。他没想到一下乡就再也没有见面,甚至连音讯也断了。现在,林虹是找到了,但十几年过去了。门推开了,是学校传达室的老头:“林老师不在?她的信。”“你知道她去哪儿了吗?”“你到学校后面找找她,河边老槐树下。”老传达走了。李向南拉门出了房间。一出学校后门,就看到了哗哗流淌的小河。因为下雨涨水,黄浊的水面漂流着树枝草叶。踏着石子路转了几个弯,就来到了大槐树下。林虹正垫着塑料袋坐在水边的一块青石上,眼睛恍惚地看着湍流的河水。浑浊的河水冲刷着岸边,在她脚下翻卷着小小的浪头。一缕烟云从槐树上垂下来,在她头顶上缭绕着。他朝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