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大传》 第一部(十)

《孙子大传》 第一部(十)

天色刚刚透白,男男女女就向姑苏城胥门拥去,奔向外城城郭内的吴王台。

吴王宫里的五百佳丽,要在这里操练,这个“神话”

一夜传遍了都城。

谁肯失掉这个千载难逢一饱眼福的好机会?人们在这个暮秋的早上,嘴里吐着哈气,脚下踏烂了白霜,这双眼睛和那双眼睛,千千百百双眼睛全点燃了好奇的光芒,汇聚到吴王台下。

兵卫们来得更早,用长戟筑成篱笆,把看热闹的人潮赶得老远。

于是,就有人爬到兵卫长戟够不到的树上和屋顶上去,内城和外城的城墙顶上也码着密密麻麻的人,人越攒越多。

把守胥门的兵士,已经接到不许百姓出胥门的命令,开始粗暴地推搡和喝斥拥来的人众了。

孙武来得很早。

他在兵士们拓开的空空荡荡的演练场上等着,看见四面八方全是蠕动着的人,心里忽然一阵悲哀。

这是做什么?人们是来观百戏么?那么,你是那玩杂耍的人?举鼎卖艺的人?抑或是吞短剑、吞烈火的江湖客?帛女和漪罗在城墙上,早早地站了个好位置。

她们的神经从昨夜就开始紧张了,漪罗一直在打抖。

她们俩个靠着,互相支撑,以免在发生不测的时候倒下去。

五百红粉佳人的队伍,流水一般拥出了胥门!

世界似乎陡然间亮了许多。

人众不由地喧哗,赞叹和惊讶,万头攒动。

五百美女的裙裾,搅动起一阵令人迷醉的香风。

个个是明眸皓齿,腰肢婀娜。

上衣一律是兕甲,柔弱的柳肩上都扛着沉重的长戟。

那兕甲和兵铁纯粹是用来陪衬她们的美貌和娇柔的。

走在最前边的是眉妃和皿妃。

二妃的两张粉面是美中之美,眸子里都藏着说不尽的妩媚和风情。

云裳雾鬓,发髻儿梳得很高,乌云般的鬓发间闪烁着耀眼的金饰。

身上,贵值千金的犀甲很厚,似乎也很重,把迷人的胸和腰留给人去想象。

美人们卷过来的时候,孙武下意识地回避了。

为什么要回避?他尽量不去看那两队美女,把头转向了一边。

吴王阖闾与朝臣、侍卫登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声接一声的“大王驾到”

,像飓风一般吹来,无论看热闹的还是参与表演的佳丽,顷刻间全部跪倒,阖闾就立即显得高大起来。

他登上高台,这当时称做姑胥之台的都城制高点,绵延五里之远。

放眼望去,是烟波浩渺的太湖,回首是胥门外的九曲路,可以俯瞰姑苏城中市井街衢。

现在,几乎全城的人众都跪伏在这里了。

他向下一望,一片兵甲之间闪动着的,都是他宠爱和熟悉的粉面美目,不由地心里荡起了柔和的涟漪。

他在台上之台坐下,除王后之外,周围皆为男性。

王弟夫概与王儿夫差坐于左右。

大夫们在下面一层台子上立着,伯对于在吴王台操演宫女,十分地不理解,也为大王这个决定感到不寒而栗。

他抽机会对孙武咬耳朵说:“长卿,这个游戏真是可怕,给先生出了个难题。

先生好自为之吧”

伍子胥已经讨得监军之任:“长卿,尽管放心大胆地施展你的才情,本监军伍子胥在这儿保驾”

这时候,只有鼓励。

气可鼓,不可泄,伍子胥明白。

吴王身边的夫概,一直保持着不文不火的微笑。

他久经沙场,深知杀人的利刃不是后宫妇人的玩物。

他不知道阖闾到底打算如何安顿孙武,试探着问:“请问王兄,难道你真个要孙武做后宫粉黛的男统领吗?”

“哪里,孙子兵法果然可以试于妇人,寡人当拜孙武为将”

夫差一直伸直了脖子看脂粉队中的眉妃,那是他的心爱。

“父王,妇人们披挂起来,还真像回事儿呢”

阖闾说:“哈哈,想不到这美人披挂起来,刚柔集于一身,妩媚娇艳之中,平添了几分勃勃的英气。

看寡人的两位美妃!

噢,两位女将军哪!

两军阵前,只消临风一笑,上将军也得落下马来。

哈哈,唤孙武来说话”

阖闾到底是要试兵法,还是要看美人?是认真,还是玩闹?或是兼而有之?他自己大概也说不清。

他到底要孙武做什么?真格地发号施令?假戏真做?还是仅仅要孙武陪他的嫔妃们玩耍?谁也无法猜度。

一番酒后的醉话,酿出这一场令天下诸侯吃惊的演练,最后的结果,谁说得清呢?反正,大王这日心情极佳,高兴全挂在脸的外头,如若扫了他的兴,孙武的命运可就难以预料了。

孙武作一长揖,今日他是“将军”

,立而不跪:“孙武拜见大王”

“孙武,今日寡人要看你的手段。

寡人将五百宫中妇人全部交与你了,倘能够指挥若定,寡人就拜你为将”

“大王,军中无戏言”

夫差插话:“父王一言既出,铸铜为鼎,你不要嗦了”

阖闾:“你还有什么话说?”

孙武:“还请大王暂借宝剑一用,以做镇军之宝”

阖闾赐借磬郢之剑给孙武去用,很痛快:“开始吧”

孙武抱着磬郢之剑下来。

伍子胥对他悄悄地咬牙切齿:“长卿莫非要一意孤行?你是想废了本监军么?你听伍子胥一句——”

孙武理也不理伍子胥,径直走上指挥台。

纷乱的妇人们和观众全静了下来。

这便是今日的“主角”

?猎猎的五色旗帜之下,悬着一面巨大的鼙鼓和青铜的锣。

孙武在鼙鼓前面站定,却不急着下达命令,先眯上眼环视了一番四周。

他的脸色青白,神态十分地平静,与其说威风凛凛,不如说是温文尔雅,潇洒飘逸。

都城姑苏的人众,第一次见到这位今日的“将军”

,倒觉得只有这等温雅的人,指挥后宫美女才匹配,不至于因虬髯环目,面目狰狞,吓坏了美人儿。

人们期待着一场精彩的百戏尽快开场。

伍子胥却因拿不准孙武,心头在打鼓;帛女和漪罗,知道这孙武看似平静,突然间不定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心情紧张,两个女人的手紧紧地拉着,出了汗。

眉妃,早已急不可待要登场表演,她情愿把今日的操练看成是耀武扬威的乐舞。

皿妃则替孙武默默祈祷,为了妹妹漪罗,她今日打定主意遵从孙武之命行事,决不居傲任性的。

台上之台的大王、王后、王弟和王儿,已经开始举爵饮酒了,反正也不是真正的厮杀,不会死人,甚至连检阅也不算,且从容地观看演练。

孙武看着他生平第一次得以发号施令的队伍,心头迅速掠过了一丝怅惘。

闻所未闻的佳人之旅,妇人们一个个懒洋洋地瞧着他!

他对这些娇滴滴的妇人有些拿不准。

这些妇人编制成军队,超出了姜尚、管子和司马禳苴的用兵经验,也超出了《孙子兵法》论辩的范围,真是个前无古人!

他看着这支红粉队伍,宁愿不承认是红粉队伍,可是这又毕竟是一支散漫的、软弱的、娇宠得不像样子的队伍,他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以自己的镇定影响妇人们,让队伍也能够不浮不躁,听命行事。

“朱雀、玄武两队听着”

静悄悄,妇人们歪着头。

“知道你们的左手和右手吗?”

“知——道——”

他吓了一跳。

这声音竟如此的尖利!

刺激人的耳鼓和神经。

“知道你们的前胸和后背吗?”

“知——道——”

尖利还是尖利,不过他习惯些了。

他忽然觉得像是哄孩子,自己很可笑的。

“拿起戟来!

向前,看前心的方向;向后,看后背的方向;向左,转向左手这边;向右,转向右手这边。

听鼓声整肃前进,听锣鸣,席地而坐。

开始!

擂鼓——前进”

妇人们款款地摇摆着腰肢,扛着戟的,抱着戟的,拖着戟的,动了起来。

有人弄错了方向,和后面的妇人撞个满怀,撞出一片笑声和叫闹声。

也有掉了鞋子的,摔倒在地的,群雀鼓噪,乱成了一锅粥。

阖闾禁不住拍手笑起来。

王弟王儿王后也笑,大夫们也笑。

如墙的观众也笑。

嗔笑。

苦笑。

傻笑。

大笑。

浅笑。

开心地笑。

惋惜地笑。

笑。

笑。

笑……孙武的心里却在流泪,他高声喊叫:“肃静!

肃静!

听鼓声前进,听锣鸣坐下,擂鼓!

——鸣锣”

一声金属的鸣响,乱糟糟的队伍这回却听懂了。

妇人们全都瘫坐在地上,叫苦不迭。

眉妃一边娇滴滴地叫人捶腰,一边拿眼睛撩着吴王台上的阖闾和夫差。

皿妃则喝斥着身边的人:这是操练,兵刃又不是赶鸭子的竹竿,听从命令,不准乱跑。

孙武又按前面的方式,演试了一回。

还是乱糟糟如一团理不出头绪的乱麻。

孙武长叹了一声。

“听着,听——着”

勉强肃静了一些。

“兵法说,将令不明,治将之罪;令行不动,治卒长之罪。

孙武不是哄你们玩儿的!

我这里三令五申,如令不行禁不止,我就要治队长之罪。

我在这里只再重复一回:向前看前心的方向,向后看后背的方向,听鼓声前进,听锣鸣坐下。

擂鼓前进”

一些后宫佳人,已经觉得累了,倦了,玩耍够了,该收场了;一些则勉强应付着将令,慢吞吞,拖着戟如残兵败将;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听鼓声前进的,十之一二而已。

那眉妃早已退出队列,在一旁看着好玩儿。

皿妃则气急败坏地推着身边懒洋洋的妇人:“没听见命令吗?走!

前进哪你!

还有你……”

鼓声疾如雨。

场面已经不如开始那样新鲜,活泼,有趣了,大王阖闾也不再开心地笑了。

夫概感觉到已经看到这场训练的最终结果了,对阖闾说:“王兄,我看可以收兵了”

孙武听到了或者感觉到了夫概的话,感觉到吴王阖闾已经厌倦。

他知道如此下去,这场操练的结果,便是一场令人耻笑的杂耍。

“别敲了”

孙武愤怒地喝道。

鼓声停了,锣声却没有鸣响。

出现了令队伍无所适从的空白。

唯有这个空白,才能让场上静一些。

孙武的样子很平静:“执法官,把朱雀、玄武两队队长绑了,推上来”

执法官愣着。

伍子胥也觉得需要煞一煞后宫妇人的威风,插话道:“执法官,你没听见孙先生之命吗?你不要脑袋了吗?”

执法官咬牙切齿地应一声:“是!

推上来”

吴王阖闾忽地站了起来,又坐下了。

他想,也不过是吓唬吓唬而已,不必失态。

城墙上的漪罗却叫了一声:“完了”

当眉妃、皿妃被兵士松松地捆绑着,轻轻地推上来的时候,夫差血撞天灵,要冲将下去。

阖闾挥手一拦,微微一笑,示意不必惊慌。

眉妃抽空儿既是对阖闾,也是对夫差,妩媚地笑了一下,似乎对捆绑不但并不在意,反而觉得很有趣。

皿妃则做出一脸的严肃和悲壮给孙武看,还轻轻地点了一下头以示鼓励。

她愿意受点皮肉之苦,帮助妹妹的丈夫成功,同时也是她对孙武的报答。

孙武说:“斩首示众”

出人意料!

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孙武狮子般地又大吼一声:“斩首——示众”

是真的了!

第一个要瘫倒的是城墙上的孙武之妾、皿妃之妹漪罗;第一个料到大事不妙的是帛女;第一个担心无法收场的是伍子胥;第一个心肝被揪疼的是大王阖闾;第一个冲过来要和孙武兵刃相见的是夫差,而那五百后宫妇人和数千民众全都做出了无声惊叹,瞠目结舌!

一刹那间,空气似乎凝固了。

秋风抖动着五色的大纛,发出撕裂布帛的撼人心魄的声音。

也许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眉、皿二妃没有晕过去。

她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一样的,刹那的惊呆之后,拼命地挣脱着武士的捉拿,吼叫着:“大王救命啊!

大王——救命”

泪如雨下。

世上没有比即将掉脑袋的美丽的嫔妃的呼号,更令人动心的了。

孙武不动声色,眼睛抬起来看着呼啦啦翻卷着的大纛。

阖闾站着高喊:“寡人的爱妃杀不得!

夫概,夫差,叫他放人”

武士们停止了动作。

伍子胥尽量给孙武留个台阶:“两位队长,知道死罪了吗?孙先生如若饶你们不死,敢不效死率队操练吗?”

两位王妃连声道:“小女子知罪”

“孙先生饶恕”

孙武铁青的脸上毫无表情,没给伍子胥面子。

伯向孙武作了一个揖:“长卿请息怒,没有这两位王妃,大王是吃不下饭的。

意思到了,请手下留情”

夫概也施一礼:“孙先生还是遵从王兄之命为是”

夫差冲过来,剑拔出了一半儿:“孙武,你怎敢杀父王的爱妃?胆子是不是大了点儿?”

孙武冷笑一声,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将之道,贵在有威,威行于众,严行于吏,动三军才能如动一人。

今日孙武受命于君王,便来行令,令行禁止”

阖闾已经匆匆忙忙走过来,边走边道:“孙爱卿,寡人已经知道你是最会用兵了”

孙武抱剑向大王施礼:“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顷刻间的僵持。

阖闾在半路停下来了。

孙武施礼之后,不肯抬起身来。

夫差的剑已出鞘:“少嗦,放人”

孙武举剑:“大王的磬郢之剑在此,孙武代行大王之命”

伍子胥拦住夫差:“孙先生,将二位王妃各杖责二十大板如何?”

阖闾无限怜惜地看着两位魂飞魄散的眉妃和皿妃。

二位美妃已滚了一身的尘土,云裳披散,泪流满面,眼巴巴地等着他救命。

他又抬眼看了看孙武,万万没料到一番醉话,引出了如今的结果,也没料到这位看似温文尔雅、书卷气很浓的白脸孙武,竟是个执著,倔强,胆比天大,铁石心肠的汉子。

叫他立即收回赐给孙武的执行军令的权利,很难。

出尔反尔,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料,谈何王者的尊严?叫他依从孙武,杀了二妃,也很难,世间恐再也没有如眉妃皿妃这般美艳、这般可人、这般懂得他的喜怒哀乐和温凉寒热的女人了。

他曾经称这两位爱妃是——衣上的领子,袍上的带子,白天的影子,夜里的席子,上山的鞋子,过河的筏子,乘凉的扇子。

他必须艰难地抉择,他夹在孙武与二妃之间。

他猛然间一拂袖:“寡人不看了”

抽身而去。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眉、皿二妃的性命丢下不管了?意味着二位爱妃的头颅任孙武发落?这正是阖闾作为一国君王的聪明狡黠之处,他不忍看下去,不再看下去和无须看下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一走了之,既回避了难以割舍的情感的纠葛,又等于残忍地抛弃了二妃,让她们去死。

王僚是他的堂兄弟,庆忌是他的侄儿,他命人去刺杀了这些血缘亲属,从不皱眉的。

他不会做儿女之态,他不怜惜什么人命不人命的,他又一次这样决断了。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孙武淡淡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

眉妃和皿妃哭叫着:“大王不能走”

“大王别扔下小女子不管哪”

然后,眉妃便要去抱住夫差的腿,哭叫着:“王子,你忍心看我死在你面前吗?”

当然,不忍心。

夫差还是个十六岁的血性少年,他泪水夺眶而出了,额上青筋暴突,一边吼着“父王你不能走”

,一边要去解开眉妃的捆绑。

伍子胥拦住了夫差。

夫差急得跺脚。

皿妃哭叫着:“长卿”

“长卿,我和漪罗……父母双亡,抛下妹妹孤苦伶仃怎么活啊!

我没什么对不起你的,你这没有心肝的孙武!

……”

哭诉,哀求,咒骂,最后晕倒了。

极其短促的时间里,孙武的心在打颤。

可是他知道他必须绷住神经,也绷住脸孔,他知道只要一心软,孙武便不再是想要指挥千军万马实践孙子兵法的孙武了。

他十分明白,也一样十分地难于抉择:一个眉妃,是王子夫差钟情和偷情的女人,一刀砍下去,实在不知何时才能了断这番孽债,他和王子的关系将永远有了刀痕;一个皿妃,是他爱妾漪罗的一奶同胞姐姐,一刀砍下去,不知怎样弥合他与漪罗的创伤。

他似乎听见了漪罗正在哭叫着姐姐,也哭着哀求着他刀下留人。

他在这一瞬间就让漪罗失去了最后一个血缘联系了吗?他在这一瞬间就要让非凡美丽的年轻的妃子魂归黄土了吗?可是你必须这样做,别无抉择。

你的叔父司马穰苴一语“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孕育了驰骋天下的军旅,你比他又如何?你用你的斧子,教天下治军之道;你用你的临机决断,示天下为将之责;你的韬略,你的战策,你的阵图,你的竹简,你抛弃故里奔走吴国,你策划推荐要离去死,你不平你烦燥你忧虑你惆怅你狂想你妄想你奢想的,不就是挥手之间,三军动如一人,攻如行于九天之上,守如藏于九地之下吗?你还等什么?“行——刑”

他的声音又嘶哑,又凄厉,又可怕。

二妃被拖下去的同时,夫差在狂叫:“孙武你不知道你的脖颈也是肉长的吗”

在二妃被拖下的同时,孙武没容五百妇人唏嘘,立即祭举着磬郢之剑:“听鼓声前进,听锣鸣坐下,擂鼓”

鼙鼓声大作。

鼙鼓声掩盖了砍落眉妃皿妃头颅的咔嚓声。

鼙鼓声里,五百妇人精神极度紧张和集中起来,没有人愿意顷刻间身首异处,没有人再敢怠惰,没有人再是被娇宠的弱女子。

长戟似乎也变轻了,犀甲似乎也不多余了,脚步也变得有力了。

五百妇人竟然自动地随着鼙鼓节奏发出了整齐的呼号,那呼号也不再尖利刺耳,变成杀气腾腾了。

军中没有女性,军中没有性别,这些话在此时此刻的吴王台上,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一切都是过程。

当五百妇女回宫之后,吴王台上,喧嚣重又变成了沉寂,尘灰渐渐落下。

走了,都走了,帛女早就搀扶着悲痛欲绝的漪罗走了,夫差带着余怒和眼泪走了,伍子胥也走了。

孙武要一个人留下来呆一会儿。

孙武站在空空荡荡的土台子上。

他听见了一阵乌鸦的聒噪,看见成群打伙的乌鸦低低地盘旋。

是来啄食眉妃和皿妃落下的头颅吗?他抓起土块,向乌鸦掷去,什么也没打着,乌鸦们飞走了。

土块沉重地落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他忽然发现衣袖上有紫黑的东西,是凝血吗?哪儿来的血?他不懂。

他敢言,敢怒,敢于发号施令,敢于残酷地顷刻间杀掉了大王的爱妃,可是这会儿,他忽然在这个黄昏,害怕回到自己的府邸去,害怕回去面对十六岁的妾妇漪罗!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孙子大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孙子大传
上一章下一章

《孙子大传》 第一部(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