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海上来》第二十章(6)
她在灯下,从凌乱的纸箱里翻找,把一个防水的牛皮纸袋打开,里面放着她的相簿。
翻开相簿,第一张就是她三岁时肥嘟嘟的脸。
再来是弟弟,祖母,母亲,她和姑姑……她和炎樱的青春岁月……都像昨天,甚至比她自己真实的昨天做了些什么还要记忆清晰。
她知道已逝去的,也知道即将来的,她只是站在中间张望着,挣扎着。
那天晚上她把所有的照片按照时间次序排在地上。
好像还少了点什么,她去好莱坞的照相馆。
戴着假发,嘴唇涂上淡银色的唇膏,一张“主席金日成猝逝”
的报纸卷成一卷贴在脸颊边。
她是拍照老手,从年轻时就知道如何在相机前表现自己,现在年纪大了,也还是有当年玩弄镜头的幽默。
手持报纸倒像绑匪寄给肉票家人的照片,证明她当天还活着。
其实这倒也不是拟于不伦,有诗为证:人老了大都/是时间的俘虏/被圈禁禁足。
它现时待张爱玲还好——当然也可以随时撕票。
张爱玲又病了,有气无力地躺在行军床上。
超市送货员提着三袋东西上楼,按地址找到206房敲门:“我是VonsPavillions的送货员”
他又敲了一次门,听见里面有动静,很缓慢。
门开了一条缝,张爱玲一只手把钱递出来,另一只手拿东西,她没有露面,门自动又重重地关上。
她缓慢地移动到厨房放东西。
想对账单却没有眼镜,还得到浴室拿,镜子里映出形容憔悴的自己,她不忍卒睹,只快速地瞥了一眼就走开。
她做这一点事就已经很累了,躺回行军床上,外面太阳很好,但是她不能走出去。
她随便选了个电视频道,弃置在那里当做背景声音。
她累了,要睡着了。
天光在她脸上移动。
她看见七岁的自己站在父亲面前大声地背诵《陋室铭》……天色暗一点的时候,她似乎又睁开眼来一次,仿佛瑞荷在旁边喊她起床:“Eileen”
翻动身体,她又要睡去。
姑姑公寓的电梯咕咚一响,她骤然惊醒,睁着眼,谁来了?她没换好衣服,要躲起来。
她看见小时候的自己躲进母亲那一口大箱子,藏在里面。
一声温柔的呼唤飘来,是母亲的声音:“小瑛”
那是世界对她最后的一声呼唤。
恍惚中她又像在船上,正飘洋过海来美国的途中,海水的光荡漾在她身上,远洋轮船的汽笛声从遥远处传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