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作室制
新闻操作92条札记第22条
(2000年4月21日)
编委会正在研究“重中之重”工作室的事情,十分高兴。从中央党校中层年会,到这之后的多次例会,编委会都对工作室进行了多次研讨并抱有很大的期望和热情。魏月蘅同志这个工作室的立意,首先在“重中之重”上。今年是思想工作年,尤其是年初**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批示,强调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大局的,是重中之重。这之后,在中央政治局“三讲”会上又强调一定要抓得很紧很紧。“事关大局,重中之重,很紧很紧”这12个字就是这个工作室的重要意义所在。今天《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一论。年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总编辑会,中宣部也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和安排。我理解,这是形势使然、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作为机关报,这显然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需要探索出一条新路,需要重视,需要投入,更需要创新。成立一个工作室,像策划国庆50年50版那样,集中精力策划、组织、采写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报道。这是一件事关大局、十分紧迫的事,万望十分重视。
建立工作室制,无疑是我们进行的一次改革。一、集中优势兵力,完成重大战役性报道;二、为报纸真正向策划人过度,形成《每日新报》那样的策划人角色;三、通过改革,形成一新的机制,包括分配机制,以真正带动竞争。总之,是想尝试一些新的办法,激活队伍,办好报纸。
现在,形势发展得很快,仅新千年这三个多月,世界就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又有九家报纸形成报业集团。而且报业竞争已不只是传统媒体的竞争,网络这个事情,不论它的发展怎样,它至少存在可以和传统媒体竞争的极大优势,我天天在感受这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说心里话,目前报社的体制和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将愈为惨烈的竞争。我们要办好报纸,还要为人才、为年轻人真正提供一个舞台、一个机会,用事业、用感情、用待遇真正留住人才。退回去年,我对我们的机构、部门设置似乎还能容忍,而今天,当形势迅速发展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质的,是跨越的,是无可阻挡的)的时候,我想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应该至少开拓打破一些惯性的东西,束缚人的东西,沉闷的东西。在这方面,我们要让每个同志都明白,《天津日报》是大家的,不是个人的。发展,快些发展才是《天津日报》的硬道理,才是大家真正的利益所在。
必须改革,但又不能过急,所以我们提出成熟一个做一个,想好一点改一点,只是不要停顿。“50年”工作室证明,动比不动强。魏月蘅工作室是又进了一步。我想,起步的时候,只考虑动,至于边界是不是要特别清晰,所定是否特别准确都不是大事。我们有些边界太清了,清得让人感到是画地为牢的束缚。《每日新报》给了我启示,新和流动才有生命力,而且是强大的生命力。我看工作室可以相对独立,工作室可以有签稿权,可以直接对编委会、编委、总编辑负责。在这方面要坚决一点。改革有时要整体推进,但更多的是先撕开一个口子。有些改革要说清楚,一目了然,有些就是要一时说不清,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面对的压力其实不在内部,而是外面的强大竞争,天津日报要想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这就是改革。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去年到今年所有的思路都富有那么点改革的味道,而且得到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