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匕首到腰刀(1)
任务已完成,缪洛兰德上校于2002年3月15日给美陆军特种部队司令部传送了一份简短的信息:—秘密—信息传送我已经把最后一支第5特种作战大队A队撤出了阿富汗。
“匕首特遣部队”
不再存在。
信息结束—秘密—第3和第19特种作战大队已抵达阿富汗境内替换缪洛兰德上校指挥的第5特种作战大队。
他们将在偏远地区继续作战,展开持久搜捕。
穆罕默德·奥马尔和奥萨马·本·拉登仍然在逃。
对他们的搜捕将永远遥不可及、永远存在。
找到本·拉登的一个方法就是搜捕出那些与他有紧密联系的人。
显然这指的是他的最高顾问、他的军事计划人员和他的财政助理。
艾哈迈德·萨伊德·阿尔·卡德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与本·拉登关系最紧密的顾问团成员。
这个出生在埃及的加拿大人,被称做“al_Kanadi”
,即“加拿大人”
的阿拉伯语。
众所周知,卡德尔通过一个名为“国际关心人类”
的加拿大救济机构转移资金以资助恐怖分子的活动。
他也已经被列入“匕首特遣部队”
的十大紧急通缉名单。
现在他又被列入第11特遣部队的死亡名单。
卡德尔被认为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来回活动,周转资金,并与其他“基地”
组织高层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的人。
他的一个儿子,19岁的阿卜杜尔·拉曼·卡德尔,已经在11月美军围攻孔杜兹和塔利空之后被“匕首特遣部队”
和北方联盟部队所擒。
他的家人也同穆罕默德·泽基·马朱伯有密切联系,后者是“基地”
组织高级顾问团成员,他负责挑选潜在的目标并批准恐怖分子的行动。
1995年卡德尔曾被巴基斯坦当局逮捕过,因为他参与资助了那一年在伊斯兰堡炸毁埃及大使馆的恐怖活动。
在加拿大政府的帮助下卡德尔被释放出狱,加拿大政府声称他没有在巴基斯坦得到“正当的法律程序。
加拿大安全情报机构(CSIS)对此颇为恼火。
也有秘密报告说“基地”
组织曾经为他的释放而贿赂过巴基斯坦官员,而且巴基斯坦情报机构(ISI)策划了他的释放。
本·拉登的触角无处不在。
2002年6月,通过一名雇佣的告密者提供的一条情报消息,第11特遣部队展开了一次抓捕卡德尔的行动。
他们的计划是猛扑入卡德尔躲藏的村庄,动用“小鸟”
直升机和“三角洲”
部队的“闪电”
特种作战小组突然袭击他的住所,行动要求快速、奇袭而且猛烈。
这次行动要求规模小而迅速。
作为正在进行的逮捕计划的一部分,另一支部队将实施一次标准的挨家挨户的武器搜查以打掩护。
这将给后援部队带来挑战,攻击部队会遇到麻烦或遭到一支更强大部队的攻击。
众所周知,本·拉登和其组织高层领导人一直被外国精锐士兵和“基地”
组织中坚分子围绕和保护着。
他们总是荷枪实弹、装备精良。
2002年6月27日,突击小组袭击了卡德尔住所。
原本计划好的10分钟抓获逃犯的行动变成了一场耗时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战斗。
卡德尔的保镖猛烈地顽抗,通过泥土墙上的枪眼开火并用手榴弹和RPG火箭弹袭击第11特遣部队突击小组。
当战斗结束后,第11特遣部队控制了混乱的局面并逮捕了几名犯人。
他们并没有抓捕到卡德尔,却有五名特种作战队员受伤,包括头部严重受伤、情况危急的克里斯多弗·斯皮尔上士。
他们抓获了卡德尔15岁的儿子奥马尔·阿尔卡德尔;年纪较小的卡德尔都已经跟随其他“基地”
组织恐怖分子一起作战,并且个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斯皮尔和其他伤员被空运至德国接受治疗。
2002年8月6日,克里斯多弗·斯皮尔因为在那次战斗中头部所受的重伤而死。
然而,就在那场火拼的前几天,斯皮尔,这名“三角洲”
特种作战支队的战斗医护人员,还曾直接冲入布雷区抢救两名受伤的阿富汗儿童。
他的死并非毫无意义;第11特遣部队才能够获得足够的情报和信息来查明恐怖分子在巴基斯坦藏身的地方,而且年长的卡德尔曾经从阿富汗运送在逃的“基地”
组织恐怖分子去那些藏匿处,被运送的人包括本·拉登的一名私人翻译。
缪洛兰德的“匕首特遣部队”
队员们现在已返回本土,重组他们的部队,在从K2到喀布尔的一次长途艰苦跋涉后休整复原,并且准备去推翻“恐怖的疯子”
萨达姆·侯赛因。
他们的使命,他们的承诺,现在将赋予第1和第3特种作战大队和第11特遣部队的“三角洲”
特种部队队员。
第11特遣部队现在也因其代号“腰刀特遣部队”
而闻名,但是他们将必须砍出比“匕首”
更宽的痕迹来。
情报大混乱还会继续,虽然“匕首特遣部队”
和第11特遣部队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突击小组,但是他们仍然受到情报不足和常规指挥官们的支配。
中情局仍然极不称职。
他们拒绝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即使那些人掌握着惊人的情报。
他们曾经在这场战争的早期愿以巨资来换取塔利班领导人的归降,却不愿意出钱从“罪犯”
嘴里换取情报信息。
他们不会雇用或买通“坏人”
,尽管那些坏人所知道的信息能让他们抓获并结果其他坏人。
“坏人”
似乎是中情局或处理情况的其他情报机构可以任意挑选的一个主观条件。
中情局的几个签约机构,大部分由以前的特种作战士兵组成,却没有这个问题;他们将同任何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打交道。
更糟糕的是,联邦调查局还在继续插手为获得更多资金和人员的长期竞赛中的冲突。
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现在完全与特遣部队“游骑兵”
意见不一,甚至拒绝采纳特遣部队“游骑兵”
已经获得的大量情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