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女排,时代的英雄(1)(图)
冠军之花芬芳扑鼻,冠军之路却是崎岖难行。这一批参加夺冠的老队员,给我留下一生难以忘却的记忆。她们超人的付出,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每一个优秀运动员,都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奋斗史,每一个冠军队员,都走过一条艰难困苦的坎坷路。2003年,我和新一届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夺冠回国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走过17年》晚会。我真是又高兴又激动,能在这个时候见到老女排的“大姐小妹”们。当年通过电视、媒体的宣传,被全国人民奉为偶像的姑娘们,再次亮相央视荧屏,祝贺中国新一代女排队员17年后再圆冠军梦。岁月不饶人,老女排姑娘们是“老”了一些,时间的印记已经刻上了她们额头和眼角。但是,她们的冠军豪气不减,她们的欢声笑语依然如旧。她们是时代的英雄。同时,她们是我的大姐,也是战友。拼搏中铸成的友谊,奋斗中融聚的情感,此生永远挥之不去。没有她们当年的拼搏精神,就没有我们今日新女排的荣光。历史的情结无法割断。我小跑着出场后,激动地与各位老女排将士击掌招呼。曹慧英带头起哄,她还把我当成当年的小弟弟,开玩笑说要“拥抱一下”。这种战友重逢的热闹场面,也使晚会气氛达到了**。我一如当年一样,真心真意地笑着,拱手向各位大姐鞠躬致意。真的,我们当年在排坛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就亲同兄弟姐妹一样。老女排20年尘封的记忆,一幕幕重现眼前,仿佛就在昨天。当然也有一些难忘的“故事”。老队长曹慧英抖出在北戴河游泳打水球时,我被她们“报复”抓出一道伤痕,还在水中被抓住裤衩……我赶紧说,是我当时拿球“打”你们。……老女排是我佩服的英雄群体,在我心目中,她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在这里,我想多多提及她们。第一任队长曹慧英,是河北人,1954年出生,大我三岁。在我记忆中,她当年是一个非常健美的大姑娘,浑身上下充溢着青春的气息。曹慧英是一名优秀的副攻手,是一个练不死的“铁姑娘”,可惜她在一次比赛中左膝膑骨断裂,至今她的腿骨还镶嵌着钢板。曹慧英功底很深,是一名很早就冒尖的队员。她曾经在1977年的世界杯赛上,一人独获“敢斗奖”、“最佳拦网奖”和“最佳选手奖”,是一个“要球不要命”的优秀运动员。在1981年世界杯赛上,她带伤参加拼搏。在对战前苏联队的关键时候,被袁伟民教练当作奇兵派上场,她在中路拦网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战胜对手立下了功劳。离开排坛的曹慧英一样不凡,她创办的公司在北京已经小有名气,开发了几个居民小区,还拥有了一座气势非凡的“龙德行大厦”。钟情体育旅游的曹慧英,现在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体育文化发展公司。一个拼搏精神永存的人,在任何行业中,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第二任队长孙晋芳,是名扬世界的二传手。她1955年出生于苏州,大我两岁。当年的孙队长,平时总是笑眯眯的,很有亲和力。我第一次看到她,就感觉她是“温暖如春”的人。孙晋芳16岁入江苏队,1976年进入国家队。她是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夺取冠军的主力队员。孙晋芳是队里的“灵魂人物”,球迷们当年看到了孙晋芳手上功夫娴熟,拼劲十足,组织战术清晰的一面,却不知道她多年受到的极限训练和磨难。孙晋芳是个左手队员,她担任主二传手,被教练盯得最紧,练得最苦,“受气”最多。可是她就是有超人的气量,把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神二传”。袁教练在她离队时曾经说过,一个人最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孙晋芳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全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孙晋芳1983年退役后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现为中国体育彩票中心主任。她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穿针引线”,风范依然。第三任队长张蓉芳,主攻手,她1957年出生,身高米,原籍河南。1976年从四川入选国家队。张蓉芳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刚中带柔”,特别大气,有一种独特的人格力量。张蓉芳小名叫“毛毛”,她在四川女排时,就以吃苦耐练出名。当时,张蓉芳是世界排坛最小个的主攻手之一。她当年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依然记得:“个子是爹妈给的,就这么高,但是,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嘛!”后来,张蓉芳发奋苦练,竟成了“三连冠”全程的主力队员,真是不容易。张蓉芳以自己的小个身高,创造出强大的网前杀伤力,堪称是世界排坛的奇迹。张蓉芳第一次当中国女排主教练,就夺取了“第五连冠”,叫国人难忘。1987年后,张蓉芳任国家体育局训练局副局长、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成了我们排球界的直接领导。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