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本色(3)
问:“社里喂了多少猪?”答:“全社的公有猪、私有猪加起来共有5100多头,人平均近0.9头。”“看起来你们这几年养猪事业发展的还是不错的,但是还不算多,要争取发展到一人一头猪或是一头多一点。”邓小平评论了几句,接着问:“你们社有好多堰塘,兴修了多少水利?”答:“堰塘不多,新修的山湾堰塘比较多,全社有108个堰塘。”邓小平批评说:“你们的植树造林搞得不好,没有什么树木,要下点功夫搞绿化。”然后,邓小平提议进村里去看几家农户。在农民郭士元家,邓小平问了能分多少粮食、两头猪一天能屙多少粪。在另一户农民家,邓小平问了一个老大娘一天能绩多少麻、能有多少收入。他还问了高粱、花生、油菜的产量,问了鸡蛋的价格。每一个问题都和数字有关,每一个数字都和人民的生活、生产有关。在农村这样,在企业也如此。1961年,邓小平到大庆视察工作。在一口油井旁和工人聊起来。他问:“这口井每天产量多少?”工人回答:用12毫米油嘴每天产油120吨。邓小平又问:用7毫米的油嘴每天产量多少?工人说可以产50吨,邓小平说:“恐怕不止这个数,要有70到80吨。”他问油田领导:职工生活如何?一个月吃多少钱?他还问:去年盖了多少平方的房子?(指职工住房)今年准备盖多少?每平方多少钱?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数字是冰冷的,枯燥的。但在邓小平的眼里,这些抽象的数字却是富有生命的,是实事求是的“实事”。了解了这个“实事”,才能做出正确的合乎中国国情的决策。邓小平不光问数字,还帮着地方的同志算数字。邓小平算的账,十分细致。1979年7月,他在黄山为当地干部算起了旅游账。他分析到:黄山是你们发财的地方,对黄山的工作要好好整顿,主要是搞好服务工作。“外国人到中国旅游,一般的一星期要花1000美元,有时钱花少了还不满意。”他指着古色古香的观瀑楼说,“一家住一天可以收他500美元,起码200美元。我在美国住旅馆,最低的是900美元,高的有1200美元。”他还建议说:“每个宾馆要搞小卖部。祁红、绿茶搞小包,一二两的,包装搞得漂亮些,卖他几个美金。他不是喝茶,是当纪念品。游客带回去送人,表示他到过黄山。安徽纸、墨、笔、砚,也要搞包装,卖美金。小卖部卖笔、墨、纸、砚,定国际价格,大有买卖可做。”“山区宝多得很。种柞树也很好。要搞经济林。要很好地发展竹木手工生产,搞好竹编生产,搞些好的竹编工艺品,每件收他几个美元。”“公园要卖门票,外国人一个价,中国人一个价。泰国曼谷公园本国人收两角钱,外国人收一元五角钱。”祁红和绿茶不管包装的多漂亮,都还是小插曲,邓小平心里真正挂念的,是一笔大账,是中国究竟怎样发展的大账。他为这笔大账起了个名字,叫“翻两番”。早在60年代中国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5年6月,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他在会见一个美国代表团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家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这些方面建成比较完整的独立的体系,第二步是在这个世纪末达到现代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粉碎“四人帮”后,四个现代化成了最大的政治。但究竟什么才叫现代化,中国达到什么水平才算实现了现代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看得见摸得着的说法。邓小平要用数字说话。他不喜欢用形容词代替量词。他更不喜欢模糊含混。1979年10月4日,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书记会议上,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据澳大利亚的一个统计材料说,1977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为8700多美元,占世界第五位。第一位是科威特,1.1万多美元,第二位是瑞士,1万美元,第三位是瑞典,9400多美元,第四位是挪威,8800多美元。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等到人均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300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不久,他在会见外国友人时,把这个1000美元的设想表达了出来。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二百几十美元,邓小平据此推算,到本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就要增加3倍。增加3倍,实际上就是翻两番。1981年11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这样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力争用20年的时间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消费水平达到小康”。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这一目标作为党的行动纲领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十二大还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到1990年为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剩下的10年为经济起飞阶段,在新的基础上使工农业年总产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