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吃
苏州的吃,跟苏州的园林一样,小中见大。
在苏州这样的城市,亭台楼阁都纤巧玲珑,不适宜搞满汉全席什么的。
一看就不是那个路子。
同样,苏州人也不喜欢大吃二喝,讲究少而精。
找一家小饭馆,摆开小碟子、小碗、小酒杯,说一些小话题。
跟朋友相约喝一点儿也叫小聚。
在苏州,最精致最出彩的还是小吃。
小吃,一般都属于小本经营,但要做到价廉物美并不容易。
首先要求经营者必须有耐心。
苏州的小贩,在这方面是过关的。
小摊上卖的小吃,常常比有门面的店家的同类食品更有滋味。
早先的馄饨担就是一例。
馄饨担相当于走街穿巷的“游击队员”
,在路边架起锅灶,摊主总能以包裹肉馅的麻利动作(真是一门手艺!
)以及骨头汤的浓香,吸引来馋得直流口水的顾客。
在风中啧啧有色地吃一碗辣油馄饨,站起来,脸上都流露出满足的表情。
难道如此廉价的馄饨,就能使人轻而易举地成为瞬间的神仙?苏州人把专售包子水饺等各种面食的铺子叫做件头店。
“件头店之物品,每不若馄饨担上所制之佳,以其专精也……盖有担上之馄饨,因挑担者只售馄饨一味,欲与面馆件头店争冲,非特加改良不可,故其质料非常考究”
(引自莲影《苏州小食志》)真是门门懂不如一门精。
馄饨担,馄饨担,可以拿“单项冠军”
的。
担上的馄饨,把店里的馄饨挤垮了。
看来真不要小瞧小吃。
小吃不小。
莲影在介绍苏州茶食时提及大方糕,堪称传奇:“春末夏初,大方糕上市,数十年前,即有此品,每笼十?)不禁突发奇想:待我手头这本饮食文化的书出版后,可以考虑在苏州园林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或新书首发式。
毕竟,苏州是出美食家的地方。
把他们全请来!
可以没有“红包”
,但不能没有美酒。
假如文物管理部门禁止在园林里埋锅造饭,那就改作冷餐会。
自助式的。
每个亭子、每个楼阁里都摆一桌。
大家可以端着盘子、排着队形在假山与金鱼池间穿梭。
挨着个儿挟菜。
还有比苏州园林更好的吃饭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