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战争(2)

阿富汗战争(2)

游击队员随时可能出现,他们住在遥远的山洞里,使用短剑和手榴弹。

苏军只好模仿越战中美国的策略空中打击,村庄被夷为平地。大批的人群逃离村庄。

苏军主动向游击队最勇猛的领导人马苏德提出停战协定,企图分裂敌人,但只持续了几个月。

1984年春,在其他游击队组织的压力下,马苏德又回到战场上。两年多来,苏联经受了多次失败。

虽然苏联伞兵击退了游击队的多次攻击,但却是以巨大损失为代价的。

击退游击队基本上没有依靠上当地政府军,导致苏联占领军撤掉了无能的卡尔迈勒,让精力更加充沛的纳吉布拉上台当总统。

苏军的核心力量是第四十军,最初由米哈伊洛夫(Mikhailov)中将指挥,后来在1985年由扎伊采夫(Zaitsev)将军指挥。

他的战略是尽可能多地减少损失,避免在苏联造成影响。所以,苏联红军的进攻战是自相矛盾的,是一场

“抵抗”真正抵抗战士的战争,实际上,是这些抵抗士兵在不断地发起进攻。

游击队控制了阿富汗80%的领土。据说主要干道和机场由苏联占领军占领控制,以确保撤离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苏军战略的局限性也表现在要计算战争开支上。虽然这只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资的一部分,但是每年至少需40亿美元。

打响不同寻常的阿富汗战争,苏联依靠的主要武器装备是翰德(Hind)直升机,它甚至比超音速米格-27和苏-25飞机更具威力。

特别是翰德(Hind)MI-24直升机能够释放毒气,它消灭了游击队的大部分将领并给残存者制造混乱。

相比之下,喀布尔政府军遭受了更加严重的损失,占部队人数的50%——每年至少1万人丧生、受伤或逃亡。

许多人逃亡的目的是不愿意朝他们的穆斯林同胞开枪,而且也不愿意接受训练。

这些人没有学习过苏联人要求的任何训练科目,因为他们内心对帮助异教徒增强有效的战斗力充满抵触情绪。

然而,这些做法遭到无情的阻止,占有很大比例的阿富汗青年被强行送到苏联进行马列主义培训。

这一计划也失败了,伊斯兰教是阿富汗家族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阿富汗军队相反,抵抗组织由7个政党组成,从传统主义者到原教旨主义者。

尽管如此,他们仍紧密地团结起来抵抗苏联。抵抗组织最杰出人物是马苏德,被授予

“帕尼沙雄狮”(Panishar)之称,不仅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而且还因为他在帕尼沙河谷领导游击队员击退了苏联的几十次攻击。

游击队和他们的战术经得住考验。他们复杂的组织是可以想象的从十二三岁的少年到参加过第三次阿富汗独立战争、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兵,以及于1919年抗击英国的80岁老人。

他们是阿富汗引以自豪的珍贵典型,在世界上少有先例。他们遭受巨大的损失持续约10年的战争,至少有50万人丧生。

对此,必须加上不计其数的伤残者,总计900万人口中的400万平民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到巴基斯坦200万人和伊朗100万人寻找避难所。

1985年,米哈伊·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阿富汗的战争与苏联历史事件的展开紧密相连。

阿富汗冲突的真正制造者列奥尼德·勃列日涅夫于1964年与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联合统治苏联,直至1982年11月10日逝世。

然后尤里·安德罗波夫上台,他是克格勃的前任领袖,不愿放弃阿富汗,但是却没有做好人力和物力的准备。

1984年2月13日安德罗波夫英年早逝,契尔年科接任苏共总书记。

1985年3月11日,契尔年科逝世,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总书记,面对的是腐败的政治和萧条的经济。

这些因素导致1989年12月柏林墙的倒塌,以及苏联于1991年圣诞节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研究逐步恶化的苏联形势后,决定进行改革,其改革的类型和程度在战后的苏联从未有过。

他在1986年2月26日至3月6日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大会议上宣布

“改革”。戈尔巴乔夫的另一口号

“开放”,被应用到政府机关行为、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以及选拔任用高级领导方面。

如此的变化必然对阿富汗战争产生直接影响。实际上,克里姆林宫的新领导人没有慎重考虑要与苏联的新外交政策保持一致。

他命令苏联军队从阿富汗单方面撤军。1986年10月底,苏联开始谨慎的撤离。

1989年2月15日苏联的最后一名士兵登上喀布尔机场跑道上的飞机,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结束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惨无人道的历史:《世纪战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惨无人道的历史:《世纪战争》
上一章下一章

阿富汗战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