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传说特洛伊之谜(2)
1869年,施里曼与他的俄国妻子离了婚。年已47岁的他如此醉心于古希腊的文化和历史,以至于认为只有希腊女人才适合做自己的妻子。他请朋友为他介绍,并强调“她必须对荷马充满热情”。很快施里曼如愿以偿,娶了17岁的希腊姑娘索菲亚为伴侣。虽然两人年龄悬殊很大,但志趣相投,婚姻十分美满。新婚后的施里曼不久就携带妻子动身前往土耳其,去寻找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实现童年的梦想。特洛伊究竟在哪里呢?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人们只能推测出它大致的位置是在小亚细亚西北部沿岸一带,靠近赫勒斯滂海岸(达达尼尔海峡)。在施里曼之前,许多人曾在这一带找寻过这个传说中的城堡,但踏遍青山却一无所获。施里曼手捧荷马史诗,重点在土耳其西北部的布纳尔巴希村和希萨尔雷克山进行考察,许多人认为布纳尔巴希村有冷热二泉存在,村后的小山像是城堡的所在地,也就是特洛伊故址的所在地。但施里曼把这个地方的环境与荷马史诗中的描述进行对比后,很快排除了这个可能性。因为布纳尔巴希村远离海岸(距海13公里),而据荷马描述,希腊联军驻地离特洛伊不会太远,希腊人甚至能听到特洛伊城中的长笛声。而且,当年阿喀琉斯追击赫克托耳时曾绕城三周,若城堡建在村后山冈上,这一切根本不可能发生。他认定,希萨尔雷克山的可能性更大,它虽然没有冷热二泉,但离海近,地形更符合荷马的描述,而且,它附近有一座城市的遗迹,这个城市被学者认为就是罗马人所建的城市新伊利昂。他相信,荷马的特洛伊就在希萨尔雷克山下。施里曼这种“按图索骥”、迷信荷马的做法在当时被传为笑柄。在千方百计才取得土耳其政府的挖掘许可证之后,施里曼于1871年正式在希萨尔雷克山动工挖掘。这位对荷马史诗抱有热情浪漫想象的考古爱好者,当时的挖掘方法有些鲁莽。他不像专业考古学家那样小心翼翼地对遗址进行挖掘,而是雇佣了100多民工,命令他们尽量挖宽挖深,从小山的这一端挖到那一端,挖出了一道130英尺长的坑道,有人讽刺道:“他简直是在挖苏伊士运河,哪里像是在考古现场挖掘。”但施里曼不管这些,一心只图尽快找到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使施里曼大感意外的是,他发现了埋在山丘下的一大片城市。一层一层的废墟一个压一个,每一层代表着一个城市,各层之间又有多层泥土相隔。有几层有灰烬存在,表明城市曾被火焚烧过。但施里曼对上面的几层不感兴趣,他认为真正的特洛伊,即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应该是最下面或靠近最下面的地层。他大刀阔斧地掘毁了上面的几层,许多有价值的遗址就这样消失了,当时许多学者对这种无法挽回的损失大为痛心,斥责施里曼是“特洛伊的第二个破坏者”。最初的发掘使施里曼感到失望和困惑,一挖到底的结果表明,在荷马描绘的特洛伊之前,还有更早的居民居住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出土,大多数是石器和陶器,陶器中大多数是单色陶瓶,造型很独特,有人面形的,女人形的,瓶身上捏塑出手和胸部,瓶颈上有眼耳鼻眉。施里曼心里充满了疑惑,荷马史诗中那些闪光的金属在哪里?他把所挖掘出的城市遗址命名为特洛伊Ⅰ,继续寻找真正的特洛伊。到了1873年,荷马终于没有使施里曼失望。民工们在接近小丘遗址的底层挖出了一条5米多宽的石铺路面,施里曼断定,这条街道的尽头一定有一座大型建筑物的遗址。他马上加派人手,沿街掘进。街面上覆盖着一层~3米厚的灰烬,在黄、红、黑色的木灰中掺杂着烧透了的砖石碎片。施里曼确信,他终于找到了那座被希腊联军焚毁的城堡。同年5月,一大栋建筑物的遗址展现在施里曼眼前,虽然这座建筑物并没有预想中的豪华,但施里曼毫不迟疑地认定,他已经找到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发现,但遭到的是一片指责和怀疑。既然普里阿摩斯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考证,施里曼凭什么确定他发现的就是普里阿摩斯的宫殿呢?学者们的口诛笔伐使狂喜的施里曼大为泄气,他拿不出任何的证据来证实他的发现。几年的挖掘使他疲惫不堪,一度决定打退堂鼓。也许,荷马的特洛伊压根儿就不存在。但是,幸运之神没有抛弃施里曼。就在他决定打道回府的前一天,即1873年6月14日,施里曼在“普里阿摩斯宫殿”的一堵围墙下,无意中见到了期盼已久的金属的闪光。他抑制住内心的狂喜,不动声色地叫索菲亚遣散了民工。他不想让民工把发现黄金的事上报给土耳其政府,因为根据许可证的要求,发掘者应将所发现文物的一半上缴给土耳其政府。而施里曼决心把找到的文物上缴给希腊政府,他已把希腊看成了他的家。民工一走,施里曼就开始在那堵随时都要倒塌的墙下拼命地挖金子,一件又一件的宝贝从他的手中递到了索菲亚的手中。施里曼后来回忆道:“这需要很大力气,还会碰到极大的危险,因为这座堡垒的墙——我必须在墙下发掘,随时都会倒塌在我身上。但是看到这么多的器物,每一件对考古学家都是无价之宝,使我顾不到危险,也想不到危险。”据说索菲亚用她的红披肩,把这里的宝藏偷运到他们俩人居住的小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