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回:三把神兵,生死决战
少林弟子有普通和尚,也有习武的武僧。此处正是武僧练习武术的地方。这一片空地正中央有一处塔,此塔叫“法玩禅师塔”(注1)。这是一座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三丈左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
义空此时站在塔顶最上面,他将手伸进塔顶一处缝隙内,直接抽出了一把乌黑的兵器。
秦天赐和谷梁纳吉定睛看去,这正是凌云阁遗失的那把黑乌玄锏,果然是这老贼带走了神兵,原来这老家伙为掩人耳目还把它藏在这里。由此可见这老贼是故意将二人引到此处,看到二人拿出神兵,马上取出神兵利刃与之对抗。
秦天赐和谷梁纳吉见他拿出神兵,自知不好对付,也不敢贸然上前了。这个战况是十分微妙,十分紧张的。倘若谁先动,只要露出来了一丁点的破绽,定会万劫不复。高手过招,胜负就在那么一瞬间。所以三人都只是摆好架势,谁都不敢轻易先出招。
虽然秦天赐是凌云阁的阁主,可他只会“混元凌霄功”不会“冲云剑法”,此剑却是要使用这套剑法才能发挥出无敌的威力。
谷梁纳吉利用“复刻神功”的威力,倒是能使出一些“冲云剑法”,可惜此时他也不知道此剑要配合那套剑法才能有机会打败义空。
秦天赐只会一种剑法,那就是“太白剑法”。而“太白剑法”只有三招,乃“准字诀”,“力字诀”,“快字诀”,以及三招合一的第四招“三仙归一”。
秦天赐舞动两下重新摆好架势,谷梁纳吉立刻明白。此时秦天赐率先发起攻击,此招凌厉尽致,又快又狠,准确无误点向塔尖的义空。
义空见秦天赐这招来势凶猛,不敢胡乱硬碰,只得立刻跳离塔顶。但他还未落地,谷梁纳吉也以同样剑法刺来。
迫于无奈,义空只得持锏抵挡,只听得“哐啷”一声。还未来得及出招反击,秦天赐已从塔顶蹬来,连续使出精湛剑术。二人默契的配合,一来就合力围之,只逼得义空连连后退,不是抵挡就是躲避,样子狼狈不堪。
义空见二人挥舞着神剑要刺到自己时,内力大涨,强行把秦天赐和谷梁纳吉震开。发完招时已气喘吁吁,不想这二人诡异剑法有这般威力,若是只凭武功,义空还是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想不到这二人持兵器作战有这般实力。
义空气喘吁吁问道,“你们……你们这是什么剑法?”
秦天赐大叫道,“‘太白剑法’。”
义空喘气道,“天下第二剑术……李太白的剑法?有传闻……他已经拥有天下第一的剑术了……”
谷梁纳吉吼道,“三弟,莫要和他废话!老贼,纳命来!”
义空看他二人又扑来,笑道,“呵……没料到你二人竟然都学会了这剑术。这套剑法果然是厉害啊……”
话音未落他持锏横扫,这一击是运上了不少内力的。威力势如破竹,犹如飞流直下瀑布般的排山倒海般袭来。秦天赐和谷梁纳吉只觉得面前一股强有力的大风吹向自己,刮的二人招式都乱了,最后强行被阻挡了攻势。
义空发完招,一手持锏,一手捂着自己胸口位置。那位置正是当时凌云阁后山之战,云飞虎和谷梁傅联手对抗义空时给他留下的重伤。
被这神兵冲云剑刺伤,再轻者也需要三五个月时间来调养。事发距离现在才不过两个多月,所以在洛阳之战时义空也不在,那是因为他那时正在疗伤。只是没想到现在这么快就找到他的老巢,还在他尚未痊愈的情况下和他对战。
难怪今天他的动作看起来不像传闻中那般深不可测,按现在他的这个实力还不如吐蕃国伏藏法王的武功呢。原来是他有重伤在身。
秦天赐和谷梁纳吉顿时抖擞精神,增强了自信。也许今天是唯一能报仇雪恨除掉这个大恶人的日子,今日血战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于是,秦天赐运上内力,将此内力引到手中剑上。这是“太白剑法”第四招,“三仙归一”。这是一招以内力引导剑身,使剑挥出无形剑气,用剑气伤人杀人的强招杭州城之战,谷梁纳吉初次使用这招,便让“魂燕剑法”的剑魔黄泽宗吃了败仗。
谷梁纳尹见秦天赐动真格了,自己也同样将气凝聚起来。
因为这招威力极大,但也极费自己内力,所以只有最后大决战或关键时刻方能使用。看来,这一轮的攻击,可能就是最后的决战了。
……………………
注1:法玩禅师塔: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西约250米。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和尚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
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坐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
此时此刻只有一座高塔,还未形成现在的塔林。而此塔为“法玩禅师塔”,建有三十多年历史,在唐朝(公元791年)投入使用,存放了第一位高僧圆寂后骨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