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之乐(1)
TheJoyofBookCollecting一本书的生命不仅取决于文字所散发出的能量与魅力,还有形体所承载的历史感与美感,如此浪漫、怀旧的情怀,如何能用理性去解释呢?“在座有没有人留心最近史蒂芬?金的电子书?”2000年夏天我在旧金山和几位美国诚孚众望的古董书商聚餐时,席间温铎先生瞇着眼睛轻声这么问。前一阵子惊悚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King)因为在网络上出版电子书《乘上子弹》(RidingtheBullet)、《植物》(ThePlant)而引发热烈讨论。几位老先生却对这问题无动于衷,手持着刀叉、摇摇头,继续享受眼前佳肴。生性幽默的葛雷瑟先生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促狭地说道:“电子书该怎么评断第一版(firsteditions)?难不成得看什么时间下载吗?”众人顿时笑成一气,话题很快就转向他们新近又经手了些什么好书。形体重于内容对于古董书商、藏书家而言,他们所感兴趣的不仅是书的内容,书的形体有时更为重要。以数字化方式储存的电子书绝对难以挑起他们的激情,纸本书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当然啦,如果能拥有中世纪的羊皮卷、手抄本或古埃及的纸草书就更好了!只不过这些更早期的稀有书,大都已永久存藏于各大图书馆或博物馆里,极少在市面流通。对于传统实体书的执着,自然很容易被理解,毕竟人类已经习惯它们千百年了。然而,西方书商与藏书家对纸本书的某些痴迷与讲究,却让很多局外人觉得不可思议。比方葛拉瑟先生所提的“第一版”,总是被特别强调,往往比第二版或第三版更珍贵。一本杰克?伦敦于1903年首印出版的的成名作《野性的呼唤》(TheCalloftheWild),价位可以高达一万五千美元,次年第五版的价格却骤降到一百美元左右。1960年以后的较新版本,在古书市场则多如过江之鲫,以五美元的低廉价位买到手,绝非难事。这几个版本内容明明都相同,何以价钱竟有天壤之别?对于不少书痴(特别是收藏家)而言,一本书的第一版(多半指的还得是第一版第一刷)象征了它问世时最原始的样貌,这通常也是作者最在意的一版。握有这么一本书,许多读者觉得可以更为接近作者。这种心态也促使很多人更进一步收藏书籍出版前的校样、打字稿、手稿等。从这些文稿中,有时的确可以察觉作家的创作轨迹。如今多数人以计算机写作,文章的初稿转变为定稿的过程已无法辨识。这对书商与藏书家来说,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忧的是手稿愈来愈难寻,喜的是他们手中既有的收藏愈显珍贵。插图本、签名本、题赠本在藏书的世界,老版本固然好,但是如果新版本增添了重要的元素,一样也可能博得爱书人青睐。例如1930年芝加哥湖畔出版社(ChicagoLakesidePress)出版的梅尔维尔(HermanMelville)名著《白鲸记》(Moby-Dick),虽然距1851年首度问市已近八十年了,却由于新版本是由美国当代杰出艺术家洛克威尔?肯特(RockwellKent)设计版面,并特别创作了近三百幅的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且仅限印一千套,所以也成了梅尔维尔迷与肯特迷争相收藏的珍品。现今在古书市场,这一套三册的精装本书,索价要超过一万美金。此外,一本书的归属若有渊源或典故,例如书扉上有作者本人的签名、题赠、注释、藏书票,或曾经为某位名人所拥有者,就算它不是第一版、书况不佳,也可能身价百倍,令人垂涎三尺。1906年一本重印的《野性的呼唤》,虽然装订松散、封面老旧、内页还有诸多污渍,但因为内有杰克?伦敦书写给朋友的短句与签名,定价为美金七百五十元。这本书若是少了他的笔迹,我想书商大概会弃如敝屣,更没胆子标上这个价码。《红字》(TheScarletLetter)的作者霍桑(NathanielHawthorne)手边曾有一本梅尔维尔致赠的《白鲸记》,里面有他的亲笔签名,并表达他对霍桑才华的敬意。众所皆知的,两人曾经发展出极佳的友谊。文学史家也认为《白鲸记》曾受到霍桑相当的影响。这本与两大文豪产生亲密关联的书,一度辗转流入纽约一家书店,被不识货(或不小心)的店员以几美元贱卖给一位来访的英国作家约翰?郡可瓦特(JohnDrink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