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世纪后重踏故土(1)(图)

四分之一世纪后重踏故土(1)(图)

1971年7月20日,杨振宁乘坐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巴黎机场出发,踏上了他的归国之旅。飞机经过十多小时的飞行,从缅甸进入中国云南省上空。机师在广播中宣布,我们的飞机已经进入中国。这一刻,杨振宁的内心有如涌起万顷波涛,再也无法平静。在相隔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终于回来了!飞机傍晚时分降落上海虹桥机场,罗孟华和振汉、振玉来接。来接机的还有科协和上海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一下飞机,振宁哪里也不去,立即直奔华山医院,看望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虽然之前已经有过几次相聚,但这一次隔别已有六年时间,其间经历文革,杨武之吃了不少隔离审查的苦头,父子见面,真有恍若隔世之感,杨武之的激动更不在话下。杨武之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够再见到儿子,振宁内心则暗暗为父亲的苍老、憔悴而感到难过。在上海,接待方面安排杨振宁入住当时条件最好的锦江饭店。那是一所建于解放前的旧式酒店,虽然设备古旧些,但气派还是很大的,杨振宁也很满意。第一个晚上,这相隔二十六年的“中国梦”是睡得很香甜的。在一个月的行程中,杨振宁访问了上海、北京,回到家乡合肥,还专门参观了当时在文革中大大有名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在合肥市,他找到了自己出生所在地的西大街四古巷老宅,解放后已改名为安庆路三一五号;在北京,他重访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清华园西院、读书的崇德中学(解放后改名为市三十一中);其间拜会师长,探访昔日同窗友好,访问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参观故宫,登上长城,还举行了多次的座谈会……每去到一个地方,每看到一些旧日师友或新认识的人,杨振宁都觉得十分新鲜、十分兴奋。1971年8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见杨振宁。在北京,周恩来总理会见并宴请了杨振宁。会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座的有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育部长刘西尧,振宁的老师以及著名科学家吴有训、周培源、张文裕、竺可桢、钱学森、钱伟长、华罗庚,以及杨振汉、振玉。振宁此行也第一次拜见了岳父杜聿明。杜聿明、曹秀清夫妇也参加了会见及宴会。在会面过程中,周总理详细地向杨振宁询问了美国社会的情况,包括学生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失业问题以及大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等,话题十分广泛,振宁一一根据自己的看法和了解作出回答。杨振宁是一个很念旧、很重友情的人,这次久别回国,与昔日同窗好友聚会是他的主要目的之一。当负责接待他的科协负责人征询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协助的时候,振宁拿出了一份名单,上面都是他希望见到的人。名单上的人大多数是知名的科学家、教授,要安排见面不难;惟独是排在名单第一位的名字,倒把接待人员难倒了。这个名字是:邓稼先。对一些不知情的人员来说,在科学界知名人士中,没有听说过邓稼先这个人,杨振宁这么隆而重之要见的到底是何方神圣?而对极少数知情人士来说,要见邓稼先,能不能见?怎样见?在哪里见?……都是一个大问题。结果,名单急呈周恩来总理请示,周总理亲自指示:“安排见。”邓稼先:中国的两弹元勋,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杨振宁和邓稼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两个人是同乡,同在安徽省怀宁市出生,振宁比稼先大两岁。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蜇也是一位教授,和杨武之是好朋友,两家在清华园西院毗邻而居。振宁和稼先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在昆明西南联大又是同学。1945年,振宁赴美,三年后,稼先和振平一起出国,三个人曾合租一间房子住,生活上互相照顾,就像三兄弟。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普度大学取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那时,新中国刚告成立,邓稼先一毕业就立即乘船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协助建立物理研究所的工作。这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杨振宁和邓稼先之间失去了联络。直到有一天,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爆”出来了——1964年10月,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举世震惊,全国人民、全球华人无不欢欣雀跃,感到无比自豪和振奋,美国等西方大国则目瞪口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人情物理:杨振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人情物理:杨振宁
上一章下一章

四分之一世纪后重踏故土(1)(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