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在心里养花
你的心里能放得下花盆吗?你有着一颗能看风景的心灵吗?你能看到每一件事中隐藏着的快乐吗?用心看风景有一次去南方一个风景区玩,那里是出了名的风景如画的地方,遇到的很多人都是一副流连忘返的样子,但我却不然。由于偶感风寒,浑身乏力,再也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沿途的景致,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的心里开满的是对病痛的忧虑和烦躁。这些对风景之外的强烈感觉遮住了我的眼睛,我再也看不到风景了。不久,我回到了家乡,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特别是看到父母身体和精神都很好,心里觉得很舒坦,有时就像是在流动着泉水一样,平静而甘甜。傍晚,陪父母去邻近的公园散步,突然发现这里真的很幽静,也很清香,那种感觉比先前去过的风景区要好多了,可那里,在我的印象中其实都算不上公园,只是一片绿地的样子。我很奇怪,就和父亲说了。父亲笑着对我说,这是因为你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心、眼是相通的,心里有了绿色,眼中也就有了美景了。也许只是一瞬间,我明白了此前很是觉得奇怪的一句话,“享受来自舍弃,并非获得”。其实一个人要想真正获得人生的种种享受与快感,就必须放弃那些使我们躁动与不安的事物,放弃那些不健康也没有道理的欲求,放弃我们眼中的横梁和杂草。有时只是略微地停一下,静一静,你就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你平时注意不到的事情。我的一个好友给我讲过他的初恋故事。那还是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和一个师妹在操场上聊天,忽然间,天边飘起了火烧云,他俩几乎同时向天边望去,静静地,像看海上日出一样,注视着云的聚散和游弋。过了一会儿,他俩又几乎同时收回了目光,并相视一笑,“那一刻,简直灿烂极了”,好友后来津津有味地回忆到。也许就在那一刻,他们两个人都找到了心中的所爱。与其说是火烧云成全了他们,不如说是两颗同样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珍惜美的心灵碰撞在了一起。多年后,当我再遇到他们时,他们仍然像初恋一样彼此眷恋和宽容,因为他们都知道自身的不完美,也能够从对方身上找寻出好了,或者说,他们都有着一颗能看风景的心灵。快乐不需要理由曾经很佩服的一个人,是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人,他的长相普通,工作普通,家庭生活也很普通。唯独不普通的是,他长着一张不折不扣的笑脸。说不折不扣,是因为那张脸几乎从来都是笑容满面的,无论碰到在我们看来多么悲伤、遗憾和烦心的事,在他的脸上都找不到痕迹。这不是因为他城府深,而是他根本就什么都不往心里去。看着他整日乐呵呵的样子,我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你真的天天都快乐吗?”他笑着反问道,“我为什么要不快乐?”是啊,我们为什么要不快乐?人是非常善于找寻借口的生灵,无论是做错了什么还是做不到什么,都要找出一大堆借口来,仿佛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和别人。就连不快乐,人们也要设法找出这样那样的借口来,好让自己可以不快乐下去。但却没有几个人可以正确地回答“我为什么要不快乐”的问话,也许从来就没有答案,也无须答案。快乐其实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许多时候,有理由恰恰说明没有理由。我有一个朋友,曾经认识过一个女孩,很优秀也很可爱的样子,大家都说他俩是天生的一对,他也在努力说服自己不要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女孩,但似乎就是找不到感觉。直到有一天,他下定决心,为爱她找了24条理由,每条理由都是可圈可点,然后他去见她,准备讲清楚。他们在一个很幽静的地方见了面,相信在那里有很多男女曾经定了情,那里的花香都散发着一种钟情的味道。他对她说,你有很多优点,我原本是要接下去说24条的,但连他自己都吃惊的是,他竟然对她说,“但是我不能接受你。”在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他有很多理由欣赏她,但他没有理由爱她。就这么简单。有了的东西就不需要找。就像爱的理由、快乐的理由、活下去的理由一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刻意去编造。有一次,几个朋友在一起聊生活状态,也很自然地聊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一个朋友问我,“你生活的最大乐趣是什么?”我对他说,我从13岁开始看世界杯足球赛,如果我能活过90岁的话,我就能看到20届世界杯,将来我还会边旅游、边去现场看球,也许有一天我还会自己经营一个足球俱乐部,没准60岁的时候还会去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有感觉的时候,还会去买两注足彩,与父母一起看球,等待揭晓的那一刻……其乐无穷。而这还仅仅是看球带来的快乐,其他的乐趣数不胜数,而事实上,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中都隐藏着快乐,重要的是,你要能找出它来,或者说只是让它表露出来,还它本来的颜色。在心里打高尔夫球在人们的印象中,高尔夫球是要在高尔夫球场上打的,但却有一种高尔夫球是可以在心里打的,而且可以打得很好。阿列克斯?莫里森,一个大名鼎鼎的高尔夫球教练,曾经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心理训练方法。在他看来,只要坐在安乐椅上,在心里练习他所谓的“莫里森七要诀”,你就能减少高尔夫球的杆数。他认为,高尔夫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占90%,身体因素占8%,技巧因素占百分2%。在他的妙作《不经练习而打好高尔夫球》一书中,他告诉我们:他训练的列奥?雷尔没有经过任何练习,第一次就打出了低于90杆的成绩。莫里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他要雷尔放松地坐在客厅的一张安乐椅上,给他示范正确的挥杆方法,简单地讲解“莫里森要诀”,雷尔所进行的不是现场的实际练习,而是每天花5分钟在安乐椅上放松,想象自己正确地领会和掌握这些“要诀”。莫里森训练法的中心是:“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你首先对这件事情要有一幅清晰正确的心理图象。”莫里森用这个方法训练保尔?怀特曼和其他一些高尔夫球员,使他们击球的杆数至少减少了10至12杆。著名的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强尼?布拉也说,在心里有一幅清晰的图象、想象出你要高尔夫球落到什么地方以及怎样滚动,比高尔夫球的“形式”技巧更为重要。布拉说,绝大部分职业球手在他们的形式技巧中都有一个或几个严重的缺陷,然而他们都能打好高尔夫球。根据布拉的理论,如果你想象出结果——“看到”球按照你的意愿滚动,并且自信你“知道”它会服从你的意愿,你的下意识会承担任务,正确地指挥你的肌肉。如果你握杆的方法有毛病,脚也没有站成最好的姿势,你的下意识仍然能尽到责任、指导你的肌肉进行必要的补偿,从而克服形式上的错误。不仅高尔夫球,你其实完全可以在心里打好其他比赛,做好很多重要的准备。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曾通过“心理演习”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比如说,拿破仑在参加实际的战争之前,曾经在内心想象中“演习”了多年的军事。韦伯和摩尔根在《充分利用人生》一书中告诉我们,“拿破仑在上学的时候所做的阅读笔记在付印时竟达满满四百页之多。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司令,画出科西嘉岛的地图,经过精确细微的数学计算后,标出他可能布防的各种情况。”同样的,戴高乐在成为自由法国运动领导人之前的许多年里,都一直把自己当作未来法国的领袖,他曾出过一本小册子,叫《剑刃》,讲的是领导艺术,而其中所讲的种种事情,后来都被他应验了,多少年后,他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就是写给他自己的。而卡斯特罗则更是“在心里打高尔夫球”的高手。早在学生时代,卡斯特罗就对军事十分痴迷,并为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军事统帅而准备着。他的媒体意识很强,经常对着镜子像军事领袖一样演讲,想象着有无数的人在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结果十几年后,在1959年1月,卡斯特罗终于上演了多年以前的“样片”,当他带领部队穿越古巴,进军哈瓦那时,他欣慰地感到这是一次胜利的进军,一次彻底改变古巴命运的进军,也是一次在自己心中预演了无数次的进军。沿路的群众都自发地向他们欢呼和致敬。当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向人民发表演说时,一只白鸽落在卡斯特罗的肩上,顿时人群沸腾了,人们拼命地呼喊着“菲德尔,菲德尔,菲德尔”。就在那一刻,“大胡子”卡斯特罗成了古巴人民的信仰。备忘录: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