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了算

谁说了算

古时的中国,法律的制定其实还是很完备的,翻一翻当时的律令,会发现其周密翔实的程度足够让人吃惊。

当然,这种“完备”

和现代意义上的完备还是有所不同,但总算还是有法可依吧。

可不知道为什么,民间的说法对法律一直不太认同,反倒向往起无法无天的社会来。

金庸小说的流行,就是这种向往的最好注脚。

金庸小说中,最让许多人折服的大侠莫过于洪七了,其他的侠比起他来,都有所不足。

比如萧峰,并不是什么侠,不过是有些英雄气而已;郭靖呢,虽然能说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但行动在前,没有什么理论体系来支撑。

只有洪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小说中的江湖地位也算是天下第一。

《射雕英雄传》最后一节里,许多大侠面对裘千仞喊打喊杀,但裘千仞给大家出了难题:谁要没杀过人,没做过坏事,就来动手吧。

很多人不能动手,因为在场的郭靖、黄蓉、黄药师、一灯等手上都沾有其他人的血。

这时,洪七站出来说:“我来锄奸”

裘千仞道:“好,大英雄大侠士,我是奸徒,你是从来没做过坏事的大大好人”

洪七道:“不错。

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

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

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洪七的话说得大义凛然,但他可能没想到,按照这个理论,他自己本来就该死。

这个理论的根基在于:一个自认为正义的人,有权力用非法律手段剥夺其他人的生命。

也不用说会有人以正义的名义行连自己都不认为是正义的事,只说洪七这样的人,就有这个权力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程益中说:“我对以道德名义行事的人向来保持足够的警惕”

谁比谁强多少,你拥有的道德真的会比别人多吗?在这里,洪七最荒谬的地方就是,他凭什么认为被他杀死的那二百三十一个人都是无恶不赦的坏蛋呢?如果有道德更高尚的人看不惯洪七的作为,是不是洪七的人头就该落地呢?估计洪七会为自己辩解:虽然不能以道德水准的高低来定人的生死,但人都应该有一个道德底线。

越过这个底线的就该死。

假如,仅仅是假如,他真的这么想,我琢磨不明白的是:道德底线该有谁来制定?也就是说,谁有权力来定我们的生死?偷一包烟该不该死?嫖一次娼该不该死?打一次架该不该死?回应第一自然段,什么是无法无天的社会?洪七等“大侠”

横行的社会就是无法无天的社会。

那么道德呢?道德用来做什么?是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呢?显然不是,还是程益中说的好:道德只是用来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而不是准备拍向别人头上的板砖。

有关道德的问题,谁说了算?你自己说了算,当然,也只对你自己起作用。

我想圣人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意思绝对不是让我们“己所欲,一定施于人”

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王小山: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王小山: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上一章下一章

谁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