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疲力竭症”(1)

“精疲力竭症”(1)

“精疲力竭症”折磨着那些成功人士,他们发现自己的事业在心理上不再令人满意,或者已经开始威胁到他们的自尊心。我们的文化颂扬物质上的成功。然而,事实上,这种有缺陷的理想使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在经过多年努力才获得成功后,失望地想逃离他们的环境。一些企业家在经历过几年成功后请求打破金手铐的束缚,专业人士愿意放弃高级学位,以逃离使头脑麻木的单调工作,表演家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和演员常常被观众在他们表演结束时不断的“再来一个”的要求所困惑。每个人至少都知道一个关于由穷变富再变穷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之所以这样结束,是因为这些人[如弗莱迪·普林兹①、文斯·福斯特②、罗伯特·麦克斯韦③、戴维·比格尔曼(DavidBegelman)]拥有了一切以后却被心理的恶魔击垮了,最终以自杀结束。这不是“精疲力竭症”。这种现象我研究了20多年了,它表现为对成功事业的不满,这种成功事业常常被非主动而使人衰弱的症状所打断。这些症状表现为,从对生计的担忧到对成功的渴望到对现实的厌倦。你认为达到了某个目标就能改变你的生活,但事实上你却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你就对现实产生了厌倦感。达到了你的愿望却没能实现随之而来的心理转变,其结果要比没有实现目标更糟糕。如果失败了,你会从头做起,或者“努力,再努力”,这些实际上都是对自己的激励。然而成功会使你怀疑“一切就是这样了吗”,也就不存在第二次机会了。揭露了成功的神秘感后所产生的失望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我们被成功所困扰了。事业成功实际上是所有创造文明的英雄人物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这些英雄们,从哈罗修·阿尔吉①作品中的主角到洛克菲勒、梅隆、卡内基到今天的英雄例如迈克尔·乔丹、奥普拉·温弗瑞②、比尔·盖茨和史蒂夫·凯斯(SteveCase)。所有这些白人和黑人,男人和女人,都达到了他们的事业巅峰,并且赚了很多钱。然而,在我的经验中,最引人注意的人物也最容易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从而有可能打击他们的梦想。精疲力竭症很普遍。尽管这种疾病已经被发现了好几个世纪了,但是人们还是不愿意承认它的存在。萧伯纳是以一种好斗的感觉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我们对他的感觉的最好描述是充满耻辱的绝望,因为他感觉自己被成功和认知所困惑:我成功了,而令我感到沮丧的是,事业虽然使我不再是个一文不值的平庸之辈,但是却使我牢牢抓住它无法放松。因此,在我二十几岁时,我开始厌恶职业培训,就像一个健全的人厌恶他无法摆脱的事物一样。(最终)我挣脱了!萧伯纳70多岁时写下了这些文字,当时有人邀请他描写自己以前的生活,或者他是如何开始自己真正的事业的。我用心理疗法治疗的专业人士以及我所指导的管理者中的大多数人,都不能像萧伯纳那样在二十几岁时去“挣脱”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此时生命中的金手铐具有很小的约束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它被家庭的要求和期望所充满。一般而言,患有精疲力竭症的专业人士早就认识到他们处在一种他们厌恶的职业(或事业环境)中,但是他们不能打破束缚获得自由,除非发生了某些大变动迫使他们这么做。可以确信的是,有许多人—就像大多数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具有与精疲力竭症相似的症状,但是他们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以调整他们的生活。一位我称为玛莎的女士—因为她具有玛莎·斯图尔特(MarthaStewart)那样的谨慎和有点与生俱来的组织才能—她在位于华盛顿附近的一家金融公司做行政副总裁,工作几年以后似乎已经适应了她所厌恶的工作。但是当我遇到玛莎的时候(我对公司的行政队伍进行评估,因为他们正准备开始一项相关的业务),我被玛莎面对新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似乎非常疲惫的状态吓了一跳。当我们初次见面以后,我安排了后续会面的时间以使她正视我的关心。“我感觉,你认为收购(这家公司)对你们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步骤,”我说,“事实上,当我和你谈话时,我觉得你正在准备迎接的是繁重的任务,而不是一次发展的机会。”她的回答非常坦白:“你说得对,但是这与我的职位毫无关系。我的工作曾经是我的一个梦想,我通过努力才使梦想成真,但是它已不再是这样了。我现在41岁了,我的女儿们都在上高中,我很羡慕她们,她们的机遇是无限的。当我处于她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我的愿望就是获得诺贝尔奖和做一名慈善家。我现在的薪水,不算股权的话,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两倍还多,但是这还不够。为什么我不能努力做一些事情使自己感觉像个成功者,而不仅仅是个平凡的从业者呢?”玛莎和我后来又进行了多次交谈,虽然我可以说自己在她所做出的决定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我绝不是起决定因素的物质。我发现,玛莎已经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寻求加入位于哥伦比亚地区的著名经济智囊团的可能性(她已经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我的鼓励下,她辞职了。患有精疲力竭症的人承受着更多的普遍化惰性,这种惰性困扰着那些高收入但缺乏心理回报的人。这些人陷入了困境,担心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结果遭受沉重的打击。但是他们的主要焦虑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不是性质上的不同,这些焦虑影响着所有的野心家。我用一个精疲力竭症的极端例子来说明同样的道理,即广告商们都用漂亮的女人来为产品做广告,从汽车广告到啤酒广告,他们的目的就是:引起注意。如果不深入理解精疲力竭症,那么迫使玛莎多年就职于她并不想久留的公司的心理因素就没有那么明显。下面描述的例子旨在让所有的人明白和理解导致精疲力竭症的冲突、怀疑、焦虑、内疚感和敌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超越自我的典藏之作:成功人士战胜疲劳的秘密(选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超越自我的典藏之作:成功人士战胜疲劳的秘密(选载)
上一章下一章

“精疲力竭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