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境(1)

走出困境(1)

都是BiMBA惹的祸曾经在国家某部委担任过副部长助理的01级的方培池,没等机构精简人员,自己先砸了铁饭碗,下海到了深圳一家某颇有名的私营企业。一次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计划决策会上,老板请来了一位海外归来的专家,侃侃而谈其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构想和计划。终于挨到了下午5点,大家都乏了,专家也讲累了,报告也算告一段落。这时,专家礼貌性地问在座的同仁有何异议,结果一向直率的老方毫不客气地坦言道:“你这番理论说说可以,但在实际企业管理中根本行不通!”“老方,怎么又是你?怎么就你意见多?”老板对他此举非常不满。会议结束后,老方和老板单独交涉:“我不能接受这个计划,这是你的公司,我劝你冷静考虑一下,我是为公司利益考虑才提出这个异议的。”“老方,人家是干吗的?人家是留洋回来的博士!你充其量不过是个本科毕业生……”还没等老板的话说完,老方来一句:“博士怎么了?不就是个文凭吗?他是海归,我还海鲜呢!别把他捧得太神了!”当天晚上,老方搭上了从深圳飞往北京的班机。脑子很乱,心也很烦,一向把企业把事业视为生命的他,回顾几年来企业的变化,风风雨雨打下的一个又一个硬仗,自己带出来的无人不赞的队伍,而今天仅仅因为一句大实话,却受到这样的对待。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开始一次次地问自己:“我老方还缺什么?”突然他眼前一亮,看着无意中掏出来的《中国民航报》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BiMBA的招生信息,一拍大腿:“嘿!我不就是缺个学位吗?出国读学位,对我来说根本不实际,那我就在国内读,而且在北大读,太棒了!人与企业一样,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我再不提高充实自己,就要落伍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老方立即下了决心,杀回北京,投身北大,再造一个更强的“我”!树挪不一定会死,人挪肯定会更活!上BiMBA去。**始自困惑“人有困惑的时候就意味着不满,如果你试图去改变这种现状,消除这种不满,你就得向前向上。”北京盛世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伟峰这么对我说。上大学的时候周伟峰也想过出国,想去追求一种梦想;或者是对当时生存环境的不满,觉得自己的一生不应该老是这样度过。1997年周伟峰28岁,在公司里待了6年,有一天他沾沾自喜地跟太太说:“很快就可以分到一套50万的房子。”太太反问道:“那你不是还要等4年?难道出去干4年你连一套房子都挣不到?”这话一下子把他问醒了。长期待在一个非常稳定的大公司里,他已经忘记了这些。在这种体制内身居高位,往往会使人麻木,觉得一切都只需随波逐流,虽然看起来前景也不错,升官顺利,住着公司的房子,开着公司的车,薪水比社会上很多人要高,但他已经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潜力还有哪些。周伟峰就这样辞职了。很多人离开哪个地方表面上是为了一些小委屈或者小冲突,但慢慢他们才发现自己的不满是源自内心深处,一种要摆脱当时那种生活状态的恒心。那时周伟峰还很年轻,做了也就做了,可能这跟北大人的性格也有关系吧。出来之后他就发现一切都跟周边不一样了。过去可以利用公司所有资源来为你办事,一旦离开了那个集体,所有的东西都要靠你一个人张罗。起初真是处处不顺。过去你以为很简单,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现在都要自己亲历亲为。年轻人做事总不考虑风险,只想着成功,真开始闯荡时就会发现连应变的准备都没有,所以成就很大程度上要看运气,靠本能。而靠本能做出的反应并非完全没有根据,比如说,一个训练良好的运动员,他可以凭本能很轻松地跨越某个障碍,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使发挥他最大的潜能也无法做到。EMBA就是调动并发挥你潜藏能力的一种形式。在这里,周伟峰指的个人潜能是一种综合调动运作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根据一个方法推导出一个计划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面临重大问题的时候,你所有的经验知识都被浓缩,支持你做出一个最快的反应,这就是你的潜在本能,一个被压缩的思考过程。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意思是知识就像一个圆,它越庞大,圆向外扩张得就越多,圆里面的人就会发现越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越来越了解到自己的无知。近代管理学中有个“彼得原则”与此类似,就是说一个人总会被不断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岗位上,直到他发现自己有一天再也混不下去。企业也一样,企业生存的基本动力是利润,通过为社会提供产品来创造利润。企业需要增长,需要每年都制定目标,需要每年都有发展。发展中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资产额已经无法控制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最大根源是什么呢?对中国企业来说,它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各方面素质的经理人和执行目标。周伟峰说:“我们创业的这些人,当每年营业额达到两个亿时,靠几个人一条线滚下去没有问题;当达到七八个亿时,就发现问题越来越多。再回头看以前的管理,过去我们强调的那种团队作战,其实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忽略了独立运作的能力。即使变革成功,营业额突破10个亿时,又该怎么办?其实我并不知道EMBA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觉得它也许可以给我带来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某些启迪。有种说法是:当你成功之后,你才会发现其实你走的路是最短的。希望通过学习,我能少走些弯路吧。”不惑中的抉择在北京信泽尔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的方礼勇,对他为何来读书总结了4点,许是更能代表这些在事业得意之际由于不惑之年困惑的来临而引发的思考吧。在他看来,能够做到四十不惑的人实在很幸运。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商务精英众生相:因缘际会-走进EMBA(选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国商务精英众生相:因缘际会-走进EMBA(选载)
上一章下一章

走出困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