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败在细节中(2)
中方海闻教授说:“初期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时,看到经济学的落后,同时也看到MBA管理方面的落后,尤其认识到管理学不是技术,而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意识,一种观念。经济学是一种操作的方式,管理学是一种具体的技能,这两块东西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选这个项目时,我们的出发点是:第一,合作双方一定要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地负责任;第二,学生的学位一定要由美方学校授予美国大学正式的MBA学位。“其他大学来合作的很多,但是不会给你学位,原因是我们中国的MBA教育跟西方商学院还有相当差距。为什么一定要对方给学位?其目的是由他们帮助我们控制教育质量与水准,在我们达不到西方MBA教育水准的时候,由于学位由对方授予,所以它也有责任帮助你提高,达到西方教育体制下的MBA教育水准。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国外留学,当时已经深深感悟到:我们必须面向世界,这是中国的出路,不能关在自己的圈子里搞来搞去。”至于为何没与美国哈佛商学院这样的院系合作,海闻教授说:“我们要注重现实,中国的一切东西都要面对现实。比如说高科技,你现在做不了波音飞机你就先做别的,做到一定程度再升级。如果你为了攀附所谓最顶尖的东西,却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会做,我觉得这不现实。换句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当然愿意找个城里又漂亮又能干的名门闺秀进门,可是在我们自己的水准没有达到时,选择的权力不在我们手上。当然,即使我们有美国名牌商学院的合作,如果他们不给学位,仅仅派几个教授来讲讲课,那么MBA项目的整体素质,还是需要相当时间和努力来提高。”美国方面的安东院长说:“美国教育体制下的大学有两种,一种研究与教学并存,甚至研究更重要;另一种不做研究,而全力专注教学,我们的院校属于后者。”通常美国周刊杂志做大学排名时,研究项目与成果是项目评选标准之一,这样的评比对于自身没有研究项目的院校,是没有优势的,而且任何研究项目除了需要大量经费之外,还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安东说:“我们是由美国以出色教学为标准而联合起来的26所学院组成的,BiMBA项目,美国派出的教授是从千位教授中严格筛选出来的。我们的基地大,所以选择余地大,我们要做的是长期发展和结合,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可以与一个名牌大学合作,而大学里商学院的老师,不过一两百位教授,教授来一两次中国住上几个月还可以,但是如果每隔一年都要来教书,对于一所学院的资源尤其是对于一所学院下有限的教授,都是非常不容易解决的难题。所以即使有这样的项目合作,短期可行,长期就有问题。”于力仲说:“中国在变化,过去在外企工作的中国人讲中文时都会夹杂着洋泾浜,而现在他们中文里不再有英文,讲英文时也更加地道。这是否说明人员的素质更高了呢?许多选择BiMBA的学员,本身也在接受一种挑战,使命与危机感迫使每个BiMBA人努力在中美的双向教育下,与这所日趋成熟完善的中美合办的MBA项目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