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泄露了西街的秘密

我们泄露了西街的秘密

记录:陈海霞整理:锥子2004年4月2日15:40,周末。

一早的阴郁,下午改善了。

可阳光的视线仍旧模糊,没什么穿透力。

在翠湖北路14号6楼大蕃茄的讲武堂里:四个煞有介事的人、两只懒猫、几条小鱼、许多植物……空气中蒸发着什么……喜欢穿白色上衣、牛仔裤,一身休闲的是姜亮。

话少,严肃的气氛与穿衣文化无关,这是无庸质疑的(以下简称:姜)。

另一个是莫锟。

黑风衣黑眼睛黑胡子?话多,胡子也多(以下简称:莫)。

还有一位是周重林,常常说完就沉默。

他是这个“酝酿着的”

事件的倡导者、主持人(以下简称:周)。

还有一个做笔录的新人陈海霞。

不用看她说了什么,她是来记的,看她记了什么给你看就行。

其余的猫啊鱼啊什么的,它们是布景,负责酝酿情绪。

新观点:互动和游戏是体验式旅行的精神周:我们聊聊西街,机构从创作《丽江的柔软时光》开始,到现在已经一年多啦。

这期间,陆续出了6本书,其中四本旅行书都是一地儿一本,西街却一次就出两本,是不是创作模式上有了变化?莫:与以前基本一致吧。

我们为每个景点提出一个概念,一个符合景点特色、特质的概念。

如丽江的“柔软”

、昆明的“慵懒”

、大理的“游侠”

等等,这次对西街提出了“快乐中毒”

的概念。

一次出两本,却内容各异,针对读者的不同需要。

姜:形式上的细节还是有变化,这次设计上更微妙,做得更细致,尤其是对照片和文字的位置处理。

综合版还是很随意,写意版显得更空灵。

形式做到位了,形式就是内容。

周:当时为什么想做西街呢?实际的西街和所做的西街有什么异同呢?莫:有这么几点吧。

第一、三大小资圣地,我们已经做了大理、丽江,并且反响都很不错。

基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继续做西街。

第二、书本身的形式和风格。

丽江、大理的图书创作模式,都属于城市景点型的体验式旅游图书。

西街也很契合现代旅行方式——体验式旅游而非传统的观光式或休闲式旅游。

姜:阳朔、大理、丽江有相同的气质。

如果从有历史的做起,就应该是西街、大理、丽江。

但为什么我们要反过来,从最年轻的地方做起呢?是基于这样考虑是:西街更深沉、厚重、老练有韵味。

大理和丽江都是后起之辈,年轻单纯。

周:书写西街的内容方面有什么新的创意?莫:我们这套书上很出“新”

,《在西街快乐中毒》里新增了“虚拟篇”

和“游戏篇”

,这是在任何一本书里都没有过的,这高度体现了书和读者之间的深度互动。

“虚拟篇”

体现着体验式旅游的精神,比如卡尔维诺,他到没到西街并不重要,问题是你是否有他那样的心境,有了那样的心意,整本书就被贯穿起来了。

之所以“虚拟”

是因为在西街读卡尔维诺,读米兰·昆德拉,你会更上瘾,更中毒,是整本书“中毒”

概念的一个深化。

“游戏篇”

突出书与人,人与人之间形成互动,并在其中创造阅读快乐。

游戏也是“中毒”

的另一种方式,游戏的精神就是快乐的精神。

我们泄露了西街的秘密周:说说对西街的印象吧。

感觉上这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莫:西街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总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她是城市与乡村的和谐交融。

旺季的西街,狂热、甜美;淡季又格外的安静、平和。

清晨,她是沉静,安宁的;夜晚,她又融入人潮,时尚、现代、融合。

很多人喜欢在不同时段领略异样的西街风情。

在西街的酒吧,一开始人三桌两席地分开,后来总会全部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西街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魅力,让你无法想象。

姜:西街是在洋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1970年代西街就对外开放了,洋人到达西街时,中国还没有小资,可以说就是像西街这样的地方培养起来中国的小资。

几十年过去了,许多人觉得西街老了,没有魅力了,其实不然。

她是一个成熟的美女,越了解就会发现她的魅力,但是这样的发现又是艰难的。

周:哪,你们发现了什么?怎么表现出来?莫:如果比较一下丽江大理,你就会发现:丽江是三个胜地中最年轻的,并且大家对丽江的感受、体验都比较一致,没有太大的出入;大理相对成熟一些;西街是沉默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西街,评价不一,各有其收获。

这说明西街太成熟了,坦然地笑对一切!

姜:西街是大家风范的,成熟的,也相对内敛。

越成熟就越包容越博爱,表现她就是一个难点。

我们赋予了西街一个“窝”

的概念,把她视为在山水交融的地方的一个“窝。

你想想,在阳朔那么甜美的山水里,出现这么一个狂热的地方。

难道不叫人惊讶么?白天的西街很清净,晚上却声犬色马,人人其乐融融。

很强烈的反差和很强烈的快乐,这就是西街。

莫:一个鸟巢——白天飞出去,夜晚又回来的自由鸟,既可以安心的飞翔,又有一个随时等待她归来的温暖的窝。

周:的确,这是一个动人的酒窝,又是一个温暖的鸟窝。

可是这样的快乐我似乎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见到呀?丽江啊,北京的三里屯啊。

莫:三里屯是大城市的酒吧符号。

不如西街那么多样化:自行车、攀岩、徒步、泥巴浴……都成了西街的生活方式与旅行方式。

姜:游客很容易融进当地的生活方式,但当地人却仍然有着自己的生活,这是许多地方与西街的不同之处。

西街当地人与游客几乎没有什么界限和隔膜,简直叫人惊讶。

那个月亮妈妈本是一个农民,现在却会多国语言。

西街奇迹很多。

周:商业的东西与旅游文化存在冲突?莫:就丽江而言——丽江人因为坚守自己的纳西文化,在商业化过程中就会遭遇文化冲突问题。

阳朔一直是个平静之地,没有经历过强烈旅游高温的洗礼。

另外,西街没有足够鲜明的本地文化,其文化是多样的,因而不存在太大的冲突。

而这一切,一直以来都是西街的秘密。

我们是西街的代言人周:也就是说,你们发现了西街的秘密。

莫:对,西街选择沉默,而我们——暴露了她的秘密!

一直以来,没有多少人真正懂过西街或者他们都把西街解读偏了:要不抬高,无法接近;要不无法发现什么而将她庸俗化。

我们是代表西街发言!

我们成为了阳朔和西街的代言人!

姜:翻翻以往西街的书,要么是长篇的通讯,要么是一个个故事,有的干脆就是景点的资料汇编;也或者是画册、摄影集、明信片什么的,整体看来下文字和形式脱节,满足不了现在人的体验需要,那些书也就相对没有太大的价值。

周:谈谈《西街》这本书的操作模式?毕竟作为书写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姜:这书从去年10月开始策划,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也寻找一个异样的西街,想着怎么样给她定位,写西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写书者要比旅游者有更多的心意和深厚的洞察力,要比旅游者关注得多,思考得多,体验得多。

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旅游高手、老手,才有资本告诉别人怎么去玩,去体会,去感受。

有时甚至需要用批评、批判和苛求的眼光去看西街。

西街的性格不会直露,而是以一种智慧的方式与你沟通,她属于那种耐品、耐看的第二眼美女,需要去鉴赏。

莫:这回是先体验,后出策划方案(以往都是先出策划方案后实地体验)。

目的就是能真正把握西街的气质。

以前到某地,只是一个游客的身份,现在却是以一个分析型、观察型的书写者的身份进入,为的就是使《西街》这本图书的核心概念得到一个饱满的体现。

西街是鉴赏性的而非震撼性的,需要去品,去切身感受。

那是一个发现自己、发现心灵的过程。

是和山水、和西街、和人,和自己的互动,发现自己的过程也自然地成了中毒的过程。

所以,很多人对西街一旦上了瘾,就离不开了,或者才离开就又想回去了。

(编辑:张心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在西街快乐中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在西街快乐中毒
上一章下一章

我们泄露了西街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