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
DavidJFirestein(方大为):美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强烈。
美国人为美国的历史、宪法和独立宣言自豪的感觉,演变成爱国主义。
这是完全发自内心的自然感受。但是,美国学校里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如以前气氛浓厚。
上世纪60年代以前,那时二战刚结束,美国学生上学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国旗敬礼。
后来的问题是,人们觉得美国学校是否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决定是不是自己要爱国,于是这个仪式就没有了。
抛开
“9·11事件”,看日常生活中的爱国主义,它有许多表现形式。比如,在进行体育比赛时,像参加美式橄榄球赛时,按照美国人的传统,会奏国歌。
所有人都会站起来表示敬意,把右手放在心脏部位,大家一起唱国歌。
我观看比赛,不管听了多少次国歌,每次都很激动、感动。我觉得国歌的音乐和歌词,表达了所有美国人对国家的感情。
美国的爱国主义是鲜活的,天天都能感觉到。在危机出现时,特别是在战争期间,爱国精神更加崛起。
美国的爱国主义是独特的。因为美国的爱国主义确实是爱国,而不一定意味着爱政府、爱领导、爱政党。
你爱的是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现任政府没有成立时已经存在了。这个国家代表的是一些永恒的政治价值观点。
在美国,爱国主义并不意味你要赞同总统说的每一句话,它意味着在你不同意他的看法时,你不但有权利,而且有责任、有义务说出自己的观点,来改善美国。
在这一点上,爱国主义是很独特的。国家不等于政府、政党或某一个人。
作为一个爱国的美国人,我有可能同意总统或政府,也有可能不同意。
我不同意并不意味着我不爱国家。归根结底,我们爱的是一个国家,这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爱的是国家所代表的历史悠久的永恒的价值观点。这一届的美国总统大选进行得热火朝天。
那些竞选的民主党候选人,整天在各种问题上对布什总统提出不客气的批评,但是没有任何人说这些人自己不爱他们的国家。
袁岳(VictorYuan):你能列举三个在美国历史上被认为不爱国的人吗?
DavidJFirestein(方大为):我记得冷战时期有一对夫妇将核武器秘密出卖给了苏联。
他们被看作是卖国的。出卖国家秘密,被认为是卖国。上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盛行。
支持共产主义被认为是不爱国的,甚至卓别林也不例外。但那是在极端的政治气氛和环境下发生的事情,将来不会发生。
波斯湾战争、越战和反恐战争时期,有美国人批评战争,都被视为主流思想的一部分。
通过上世纪50年代的教训,绝大多数美国人同意不能再像麦卡锡主义那样行事。
袁岳(VictorYuan):在中国,爱国是与爱国土、爱文化、爱政府紧密相联的。
中国人赞扬回报本土的行为。华侨投资被认为是爱国的;收回失地、收回香港被认为是爱国壮举。
对于普通人,爱国有三个层面。第一,不可分疆裂土,台独分子被认为不爱国;第二,文化忠诚,如果你说
“当中国人当够了”,那么你就被认为是不爱国的。如果你表现得像假洋鬼子,总是说
“外国怎样怎样”,那么你就有可能站在不爱国的边缘了;第三,在外人面前公开地强烈批评政府。
当然,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很大的一个变化是一般地批评政府的具体人在做某些具体事情上的错误决定已经不会被认为是不爱国了。
在中国,被认为是卖国的类型比较多。上面谈到的分疆裂土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借助外力获得自己的好处。比如,海外的某些所谓民运分子,普通百姓认为,有本事你呆在这儿,跑到外国借外压内,算啥好汉?
第三种是在面临国家危机时,你站在对立面去了。比如周作人,在日本人入侵的时候,他留在北京,参加了日本人组织的政府,于是人们认为他不爱国。
当然,“卖国贼”过去也被当作一顶
“政治帽子”扣在头上。刘少奇同志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就被扣上了这顶帽子。一般中国人在不可分疆裂土方面的观念发生的变化还是很少的,但文化忠诚方面已经明显削弱了。
DavidJFirestein(方大为):即使在美国,如果一个人,尤其官员到国外后批评政府政策,都会被看作不得体。
如果这种行为发生在某个参议员身上,那么许多美国人更会认为是不得体的行为。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包括批评总统都没关系,但应该在国内。在国外,在你代表国家时,那样做就很不得体,当然不是违法,只是不得体。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