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面馆之错过/木木、湾景

小豆面馆之错过/木木、湾景

木木:一次我坐夜航飞机,有三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安心地看了一部挺旧的电影《半生缘》。电影里男女主角世钧和曼贞音信阻隔了十几年后在早先经常踏过的木楼梯上相遇,两人隔着在光影里沉浮舞动的灰尘,平静地打招呼,说,你还好吧。一场永不重来的错过就在平静的问候里等来了它最后的结局。时间不能倒流,命运也不能逆转,所有失散时的焦虑绝望和以后生活里的撕心裂肺都沉到时间的底层,波澜不惊。两人来到一家嘈杂的小饭馆,热气腾腾,人影憧憧,两人在这世间的热闹里拥抱,此时的拥抱已完全不能改变各自的命运格局和生活轨道,隔着一万种不可能,一直冷静的曼贞开始泪流汹涌,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张爱玲借曼贞之口说出的这句话在我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击中我,我在几千米的高空里一瞬怔忡,下面掠过的不知是哪里的模糊灯光。湾景:你描述的错过的确是个很别致的话题,几乎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体验到错过的感受,一些人会说出来,而更多的人可能把这种感受作为一个秘密永远留在心里。木木:我觉得人们貌似严肃慎重地过着自己的一生,其实荒谬和偶然随时可以彻底颠覆你的生活。有时你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它成为你生活里的苍凉背景,越来越远,你却仍然只能在你错过的方向上向前;更多的时候,你不知道错过了什么,每天都有无数的可能,而在选择完成的那一刻,就注定你只能实践其中一种,而其它无数种被排除在你的生活之外。它们所衍生的另外的可能性也与你永不相遇,你的每一天就在这种错过和选择里过去,你的人生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可是,你知道,你本来有无数种可能,它可能是另外一万种样子,但它们每天在与你擦肩而过,你永远没有机会看到它们的样子。湾景:你说的也许过于严重了。其实错过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预期关系很强,也和一个人选择面的宽窄有关。比如一个农村人对错过的感受可能就不如一个城里人强烈,因为他一生中面临的选择机会并不多,而像几米在《向左走、向右走》中所描述的错过在城市中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几乎是一个必然现象。木木:的确,错过好像就和死亡一样,是个宿命的东西,因为我们一生都在错过。我用GOOGLE在网上搜索“错过”,无数的“错过”纷至沓来,在那里有无数人告诫我,不要错过一本好书,不要错过一个好职业,不要错过一次恋情,更不要错过一个能改变我一生的机会。我都看到了,可是还是在无尽的错过中无力地前行。湾景:我倒觉得没有必要过分夸大错过的心理预期。因为错过的东西都是未实现的,容易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比较有利于成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但在现实中,不错过真的就那么美好吗?《半生缘》里的世钧和曼贞如果当年结合了,在琐碎的生活细节磨砺后还会有那么丰富动人的情感吗?木木:你的意思是不要给错过赋予太多的遗憾,而应该珍惜我们得到的东西?湾景:其实错过揭示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现象,就是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结果往往总是相背离的,这有点像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荒谬性。而中国的《红楼梦》通篇也似乎都在强调这种错过,书里的每个人物最终都走向了自己愿望的反面,没有一个如愿者,最典型的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里面虽然是一种中国道家式的消极,但也表达了人不应过分夸大自己的力量,不应和大势较劲,要顺应潮流,顺应自然的朴素思想。从这个角度看,把错过当成一种宿命也未尝不可。因为一生中要走的路太多,而我们毕竟只能选择一条。木木:你的话让我想起罗伯特的《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对不起,有点离题了,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儿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SOHO小报》文章选集――那一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SOHO小报》文章选集――那一年
上一章下一章

小豆面馆之错过/木木、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