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女人在纽约

三人女人在纽约

张曼玉1989年在《人在纽约》中饰演的是一个经济独立的女性。她不温不火的表演令她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并为她夺得演艺生涯的第二个奖项——第2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人在纽约》(又名《三个女人的故事》)是由以专拍女性题材见长的关锦鹏执导的。编剧为邱戴安平,而主演除张曼玉外还有张艾嘉和斯琴高娃。如果说《人在纽约》是张曼玉主演的第一部情感细腻的女性电影的话,那么,在演艺事业上真正对张曼玉影响最大的是关锦鹏。1984年,关锦鹏就执导了处女作《女人心》,刻画了一群独身女人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描绘了社会转型期白领女人对丈夫“剪不断,理还乱”的心情。影片拍得很传统,虽然还没有形成他的个人风格,但公映后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当年香港票房最高的电影,并获得198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多项提名。如此辉煌的开始,奠定了关锦鹏日后的香港影坛“得奖专业户”的地位,几乎逢片必得奖,也使他从此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女性电影创作。在他精心构筑的影像世界里,观众往往可以看到不同面貌、不同个性的女性,角色塑造尤为细腻生动。1987年,他导演了《胭脂扣》。关锦鹏将这部悲情片拍得哀怨缠绵,营造了一个凄美、哀婉的画面气氛,把如花这一“鬼”的形象塑造得温情脉脉、楚楚动人,令人同情。而且,观众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导演对于角色的认同。关锦鹏说过:如花有多痛,我就有多痛。关锦鹏的影片总是请当红的大牌明星出演,而他也总能挖掘出他们作为偶像背后的演员特质。《胭脂扣》就把红歌星梅艳芳送上了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领奖台。《人在纽约》是关锦鹏电影生涯中最出色的电影之一,充分展示了他长于女性细腻情感铺陈的特点。比如在影片中,三个内心空虚的女人在纽约雪花纷飞的街头大喊大叫,发泄心中无根、无奈的迷惘情绪的那场戏,关锦鹏删去了戏剧性的场面,代之以极富情趣的生活片段,真实、细腻地体现了中国人身在异乡的复杂精神世界和人生感喟。在影片中,张曼玉以充满自信的快节奏,准确地演绎了那位自香港移民纽约、整天沉迷于追逐金钱及功利,逐渐迷失自我,同时也徘徊在同性与异性恋之间的香港女子李凤娇。这是一部没有很具体、很强烈的情节矛盾的电影,也无所谓人物的特定性。对张曼玉饰演的香港女子,我们可以理解成是张曼玉自身的一部分。人物的泼辣、现实、热情,也许就是张曼玉本人在异域挣扎求生时曾经流露的特性。片中有一段情节:一个黑人在街头与张擦身而过,占了张的小便宜,张埋头匆匆走了一段路后,赫然醒悟,返身气势汹汹地追打黑人。张曼玉的这种泼辣爽利在以后拍摄的《新龙门客栈》中的金镶玉、《东方三侠》中的陈三身上体现得更为酣畅淋漓。这部影片是张曼玉和斯琴高娃、张艾嘉合作演出的。当时斯琴高娃是大陆的名演员,张艾嘉是台湾红影星。和她们同拍一部片,张曼玉起初感到既紧张又兴奋,觉得比起她们来,自己是“小”字辈,生怕把电影拍砸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此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生动,相当出色,因而受到金马奖评委的青睐,使她夺得当年度台湾金马影后的宝座。有趣的是:香港金像奖肯定她在明星魅力中展现的外放的一面,而台湾金马奖却鼓励她以内敛的方式演绎。作为1989年度台湾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人在纽约》在第26届金马奖还获得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最佳剪辑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原著音乐奖。此片还获邀出席超过10个国际影展。而张曼玉也因《不脱袜的人》和《人在纽约》分别拿走金像、金马两个影后宝座。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对《不脱袜的人》的得奖,有人归功于她的“型”好,一时风光罢了;《人在纽约》得奖,则又扯出有祖国大陆影人身份的斯琴高娃不能角逐,而让她占了“便宜”的冷语。不过张曼玉在以后的一连串作品中证明了自己绝非昙花一现,她的进步持续而飞快。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全景画说花样曼玉:张曼玉画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景画说花样曼玉:张曼玉画传
上一章下一章

三人女人在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