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解风情(7)
与外国人打交道,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不了解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对戴结婚戒指的年纪稍大的可称夫人。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布莱克先生"、"议员先生"、"市长先生"、"上校先生"、"玛丽小姐"、"秘书小姐"、"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等。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为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情况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总统阁下"、"主席先生阁下"、"总理阁下"、"总理先生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但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在这些国家可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既可称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称先生。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卡特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博士先生"、"马丁博士"等。对军人一般称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与名。如"上校先生"、"莫利少校"、"维尔斯中尉先生"等。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称阁下。对服务人员一般称服务员,如知道姓名的可单独称名字。但现在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地称服务员为"先生"、"夫人"、"小姐"。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或职称加先生。如"福特神父"、"传教士先生"、"牧师先生"等。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凡有同志相称的国家,对各种人员均可称同志,有职衔的可加职衔。如"主席同志"、"议长同志"、"大使同志"、"秘书同志"、"上校同志"、"司机同志"、"服务员同志"等等,当然也可以姓名加同志。在日本对妇女一般称女士、小姐,对身份高的也称先生,如"岛京子先生"与外国人见面时,视对象、场合的不同,礼节也有所差异。对日本等许多东方国家,鞠躬是常见的传统礼节,行礼时立正站直,双手垂在前面,俯身低头,同时问候,弯身越低,越表示敬意。对日本人、朝鲜人的鞠躬礼,每次必须同样还礼。对日本人,眼睛的直视和身体的直接接触都不提倡,因为这代表傲慢。不要看他的眼睛,取而代之的是看他的领带打结处,以表尊敬。在日本鞠躬要哈腰,头要低到身体一半处,双手放在一起。您见到的人的年纪越大、职位越高,您鞠躬应该越深。您的声音和态度应该平静,不要嘈杂。欧洲各国则更喜欢拥抱的礼节,有时还伴以贴面和亲吻。但要注意,不可吻出声响。我们最好不要主动拥抱、亲吻这些国家的人。对德国人,握手很正式并伴有几乎感觉不到的鞠躬,除非对主人很了解,其他的接触,例如拥抱和接吻面颊是不提倡的。对英国人,人们穿得很正式,最好不要有身体接触。可以拥抱,但不能有其他身体接触。对意大利人,握手很重要,在业务活动中表示很正式的尊重。对拉美国家的人,握手和拥抱很频繁,说话时他们比美国人站得更近。向后站是不礼貌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人在社交场合中握手后又在双方脸颊上互吻,要同样回敬。对佛教国家的人要行合十礼;对军人要等其行举手注目礼后再行握手礼。除了知道必要的礼仪知识之外,我们还得知道不同地区的禁忌。我们先聊聊亚洲。亚洲是国人旅游最频繁的地区,不但面积广大,种族也相当复杂,风俗禁忌的来源多半为宗教。佛教、回教、印度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对各国政治文化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在我国,人们习惯用点头表示同意、认可,摇头表示否定、反对。但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等国,人们却以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印度人表示赞同时,总是先把头往左或右轻轻地斜一下,然后立刻恢复原状,令人以为是"不要"或"不愿意",其实是表示"知道了"或"好的"。不用左手递交东西。在东南亚诸国,必须使用右手或是用双手为妥。此外,游客在那些地区用餐,如果没有刀叉,那意味着吃抓饭,我们就得清楚,右手才是吃饭的工具。被邀去吃饭不必客气。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吃东西时要大家一起分享,独食是小气而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印度人邀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心诚意的邀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回绝当然令人不高兴。在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不可骑在佛像上拍照。旅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行动,被视为"罪恶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游客,曾经由于跨坐在佛像上拍纪念照而被罚。对想带回去的佛像纪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为在信奉佛教的国家购买的佛像虽然归自己所有,但必须对它有一份敬意,如当它是一玩物,随意放置或粗手粗脚地动它,这种行为,会引起该国人的不快。泰国也是佛教盛行的国家,法律中有许多保障宗教的条文,故而不要对佛像不敬。由于小乘佛教教义中规定,绝对禁止僧侣接触女性或被女性触摸,所以女性游客在公共场合亦应避免接触僧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