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令智昏,劳心伤身(1)

欲令智昏,劳心伤身(1)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喟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众,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诸及久,殁身不殆。”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往往为私欲所蒙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则失其常。所以我们要尽力使心回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这样就能够看清万物蓬勃生长、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纷纷纭纭,各自返回到它的根本,这叫做“静”,也叫做“常”。了解“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而轻举妄动,就会有祸害。了解“常道”的人是无所不包的。能坦然大公,才能做到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大道”才能永垂不朽,这样,终身也不会有任何危险了。“致虚”和“守静”的功夫做到极笃,就能明察事理;能洞知万物变化的常规,就能深得自然的妙趣,而与道同体。北风呼啸着,卷着鹅毛大的雪片,时而东,时而西,时而在空中飞旋。好大的雪,好冷的天!五更时分,风小了些;雪,渐渐停止了。街上的店铺燃起了灯火,早饭的香味从一家家饮食店铺里飘逸出来。一辆旧马车在街上慢慢地走着,车上坐着刘晏。刘晏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善于管理经济。他官至左仆射,是负责全国财政的大臣。他手中管理着全国亿万钱财,而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马车是旧的,衣服十分普通,几乎与普通百姓一样。他使劲搓着冻僵了的双手,对车夫说:“找一家早点铺,买一些早点充饥,然后再去上早朝。”“是,大人。”车夫答应着,将马车停在一家店铺前。刘晏走下车子,步入店铺。他一看价格,比别的店贵。他犹豫了一下,退出店外。车夫问:“大人,怎么退了出来?”刘晏说:“这家太贵,我们往前找一家便宜些的。”他们往前走,在一家价格便宜的烧饼铺前停下来。他对车夫说:“你去吧,买些烧饼,够我们两人吃的即可。”车夫买来了热气腾腾的烧饼,刘晏急忙摘下帽子,将烧饼放在帽子里。然后,他和车夫一起,站在雪地里吃起来。几个也要上早朝的官员看到刘晏站在雪地里啃烧饼的样子,小声讥讽道:“刘晏身为国家大臣,太寒酸了!”“嘿,他怎么跟乡下佬似的!”刘晏听到了,毫不在意,说:“这烧饼很好吃!”他的仆人听了大家的讥讽,心中憋着气,愤愤不平地说:“大人,你也太不讲气派了。你不在乎,可我们都觉得脸上无光啊!”刘晏听了,呵呵笑着说:“别被那些世俗的说法拉过去,个人要有主见。记住,仁人君子从来就是讲求节俭的。一个人光讲奢侈,那才是真正丢了身份呢!”车夫听了,点点头说:“老百姓还是赞成你的看法的。”刘晏的家位于闹市,居处人口杂乱。他的宅院既无高楼亭阁,亦无奇花异石。因此,朋友们劝他:“换个地方重新修座庭院,也可风光风光。”刘晏笑而不答,仍然住在原处。朋友们见他按兵不动,就暗地里为他找了一块地皮。那里紧挨朝中一些大臣的宅第。若在那里修起豪华住宅,该是令人十分羡慕的。地皮找好了,就告知了他。“我们实在看不过去,你的住处太差了。一个普通的官员都比你的宅第强,何况你是掌管全国财富的大臣呢!地皮都给你找好了,你就下决心修造新府第吧。”刘晏想了想,说:“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但修建豪华宅院,我刘晏是决不会干的。住宅能挡风御寒、住人、休息也就可以了,不必去追求豪华。希望各位明白我的主张。”刘晏作为财政大臣,掌管着亿万钱财,他却依然生活得十分简朴,不贪、不占、不为私欲所蒙蔽,保持着心灵虚明宁静。所以他坦然大公、清正廉洁的美誉才得以不朽于世。利欲与浮躁是人心灵的蛛丝网,有多少人因图一己之欲而贪赃枉法,见利忘义,慷国家之慨,饱自己私囊。有多少人利用不义之财,挥霍无度,放浪形骸,昏昏然,飘飘然,而最终落得身败名裂,锒铛入狱,成为无耻的罪人。他们被熏心的利欲吞食,给自己及家人造成无法解脱的压力。因此,对物欲与浮躁,真该绕开它走。去除心灵的蛛丝网。明智的人们信奉这么一句格言:在事物抛弃你之前首先抛弃它们。哪怕是你的末日,你也应该使它成为一场胜利。太阳有时会隐没在一片云彩后面,这样便没有人能看到落日西沉。品格高尚,能激发起各种各样的伟大情怀。它使人增加趣味,放宽心胸,拓展视野,高贵修养,以堂堂之风为其所欲。其实,灵魂有其美丽的服饰,即使人的胸怀光彩照人的那种精神上的潇洒与豪放。它从不炫耀成功,从不装腔作势,即便其成功凭本事得来,它也懂得怎样不露痕迹。心性浮躁的人们,当知天堂里万般皆乐,地狱里万般皆苦,惟有在居于二者之间的地球上,我们苦乐皆具。我们生活在两个极端领域之间的地方,因此可以兼得两个极端赋予的东西。祸福无常,人不可能永远幸福,亦不可能终身受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心灵咖啡--悠着点,别太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心灵咖啡--悠着点,别太累
上一章下一章

欲令智昏,劳心伤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