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如果你是一位天文爱好者,或者是一位比较关心天文学知识的人,一定会对天上的星座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比如一提起流星雨,你就会想到狮子座,一提起勺子星,你就会想到大熊座,再如冬夜星空有猎户座、夏夜星空有天蝎座,等等。但不知你是否还知道,这些星座的划分、命名并不是中国传统的,它们来自西方,许多星座名出自古希腊的神话。由于西方近代天文学的飞速发展,于是这些星座成了“法定”的标准划分、成了“法定”的名称为全世界所通用。但你一定也会发现,天上的许多亮星都有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如天狼星、轩辕十四、参宿七、北落师门、织女一等等,这些名字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给起的,相反,它们倒是从中国古代就有的。那么中国古代给星星起了很多名字吗?当然了!不光是起名字,细究起来,中国古代另有一套完整的星座体系呢!天上一千多颗较亮的星星都被我们的祖先划分成大大小小的星座,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其中星座的划分,星座和星星的取名十分有讲究,也十分有意思,附带着大量神话、传说、典故、历史故事,其热闹程度可以说一点也不亚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那些星座故事。干吗要划分星座呢?这是因为,我们肉眼看得见的恒星,大体是无规则地分布于天空的,为了便于辨认,必须将其分群——每一群就是一个星座。由于星星的无规则分布,人们对星星的分群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不同的民族常有完全不同的星座。不过确定星座的思路是相似的:古人都是用假想的直线将较亮的星连在一起——经常是有意将它们连成某种图形,如动物、器具、墙垣、人物等,然后给它们取上相应的名字。在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有个大学问家,叫顾炎武,他对中国历史曾作过精湛的研究。他在《日知录》中写了这么一段著名的话:“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这里的“火”、“三星”、“毕”、“龙尾”都是星星的名称,“三代”指的是夏、商、周三代。远古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辨认一些星星,因为古代社会生活方式简单,群体间的交往很少,因此人人都要能单独一个人通过观察星星来辨认方向、估计时刻、判断季节等等。这样,也就可以称得上“人人皆知天文”了。我们阅读古希腊星座神话故事时,常为它们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所折服,以至于觉得故事与星座简直等于合为一体了,此故事对此星座来说已经有了不可替代性。其实,我们如果把目光投向我们中国传统的星座体系,回头看看我们祖先的星座神话和历史故事,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何况,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华夏文明是世界五千年历史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朋友们可以想象,在如此悠久的岁月中形成的星座体系该是怎样的充满历史寓意和文化内涵!你了解了这些故事,就会发现头顶的星空原来还铺展着一个五彩缤纷、变换多姿的中国式的神话、典故、历史人物世界,这个世界是同样的生动有趣和博大精深!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青少年朋友们,你们除了要学好功课外,还应该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文化素养,尤其是对中华文明及其历史的了解,要多多益善。想了解我们历史、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读一读中国星座故事应该说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读者朋友们可能读过一些介绍西方星座神话故事的书,但出版界直到前不久,还没有系统介绍中国星座故事的出版物。其实中国星座神话、历史故事方面的题材是非常之多的,比如上述顾炎武的话,几乎每句都可引出一篇诗话、一串故事,仅择古代星座故事之要,就可以编成一部大书。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在休闲时节、在轻松的阅读中对中国传统星座及有关的故事有个大体的了解,本书便择要中再择要,以图文并茂、简捷明快的方式,将中国古代主要星座体系及其相关的故事展示给大家。同时,在讲解神话、传说、典故、历史故事的同时,也穿插介绍一些星体方面的有关内容,这样可以一石三鸟:读者们既认识了中国星座,还学习了中国历史文化,又能获得现代天文学的一些知识。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作者查阅了不少文献,并参考了陈久金先生的《星象解码》一书,不敢掠美,在此对陈久金先生的慷慨表示感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天上人间--中国星座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天上人间--中国星座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前 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