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南方朱雀――二十八宿故事之四(2)
北魏初年,国中出了一个叫崔浩的人,此人是个军事谋略家,上知天文地理,下览经史百家,足智多谋,聪颖过人。明元帝拓跋嗣时代,崔浩在朝廷做官,一天,观星象的太史官上奏皇帝:“火星前天还在匏瓜星座中,昨天夜里忽然不见了。不知预示着什么。”拓跋嗣问御前星占家,星占家说:“陛下,火星可能是下界来到哪个国家了,它到的国家将会有危亡之祸。它很可能化作人形,教给儿童一些歌谣,这些歌谣暗含着将要发生的灾祸的内容。陛下可派人打探,看是不是在我们国家,”拓跋嗣听了这话很紧张,因为当时北魏还不强盛,十六国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家家朝不保夕。他赶忙召集了学士、儒生十多人,与太史官、星占家一起商讨这星象是否与北魏有关,崔浩也在被招之列。大家议论纷纷,猜测不已。这时,崔浩发话了:“你们说的都讲不出道理,还是我来替你们推算一下吧!火星是昨天晚上至今天早晨不见的对不对?昨天是‘庚午’日,今天是‘辛未’日,按二十四方位,庚、辛都属西方,未也主于秦,所以我认为,火星是下界到秦国去了,现在姚兴(姚苌的继任者)占据咸阳,正应在他们身上。秦国要倒霉了!你们不信?过80多天,火星还会回来,那时它将出现在‘东井’,对应的还是秦。”听此言众人都不信,一个大臣说:“天上火星失踪,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头头是道?是你摘走的?你怎么能说这种荒诞不经的欺君大话呢?”崔浩并不和他斗气,笑着说:“你的话先记下,到时候让事实说话,那时你最好把刚才说的再重复一遍。”果然,过了80多天,火星又在东井出现了,先留,随后逆行,又留,盘旋一圈。同时,后秦关中一带大旱,赤地千里,连皇城昆明池的水都干了,童谣四起,国内动荡。第二年,后秦国王姚兴去世,他的后代争夺王位,更把国家搞得乱作一团,东晋乘机派大将刘裕(后来建立刘宋的开国皇帝)西征,将后秦灭掉。这以后大臣百官们对崔浩心服口服了。其实很可能是崔浩模清了火星的运行规律、也琢磨透了天下形势才敢下这样的断言的。井宿的故事讲完了,我们再来看井宿南面的一颗亮星——天狼星。天狼星是天空最亮的恒星,比织女星要亮5倍左右。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把天狼星奉为星神,但我们的祖先却一直认为它不是一颗好星,故取名“天狼”,是胡兵、夷将的代表,总是敌方的军事力量,所以古代诗文中一提它全是“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西北望,射天狼”(苏轼)这样的句子。天狼星的东南方还有一“弧矢”星座,正是射天狼的星座。在我国北方民间,把天狼星称为“二毛郎”,有“大毛郎出,二毛郎赶,三毛郎出来白瞪眼”的谚语。原来,“大毛郎”即长庚星(晚上看到的金星),“三毛郎”是启明星(早晨看到的金星)。全句是说了一夜间可能看到的3颗最亮的星星:晚上天刚黑长庚星先出现了,然后慢慢天狼星又升起赶了上来,等快天亮时启明星又从东方冒出,随后天空渐渐变亮,启明星消失,故称“白瞪眼”。民间以为长庚、启明是两颗星,其实长庚、启明总是交替出现,一夜间只能看到一颗。3.鬼宿与犁头星的故事鬼宿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它有4颗星,组成个小四边形,正位于黄道十二宫巨蟹座的蟹背上。古人认为它是朱雀的脑袋,但因为它的名字,古人总把它与死丧之事联系起来。四边形里边肉眼可见一个模模糊糊的天体,像一团云气,先秦时就人们被发现了。这团云气出现在鬼宿之中,就应该是鬼气,所以古人给它取了“积尸气”这个名字。有一本流行的儿童漫画书《圣斗士星矢》,其中的巨蟹座圣斗士开战时有一绝招:发射“积尸气冥界波”,这把戏纯粹是中西星座合璧想像的产物。在望远镜中,积尸气并不是云气,而是与昴星团类似的疏散星团,称“蜂巢星团”。视力极好的人,如果遇上大气极干净的日子,也能看出它是由一颗颗微星组成的。至于它名字的来源,与鬼魂并没有关系。商周时代西北方有个少数民族自称“鬼方”,作姓时,常写成“隗”(读作guǐ或weǐ),在现在的陕西扶风一带,曾非常强大,是商、周的强敌,后来春秋时秦国成了西戎霸主时,才逐渐将它们平定,但其名字按分野还是留在了天上。与鬼魂联系基本是后世的附会。正如重庆丰都成为“鬼城”一样,据传,汉代阴长生、王方平两个方士曾在丰都附近修炼成仙,被后人并称为“阴王”,于是丰都就成了“阴王府”。阴王府不就是鬼府吗?于是丰都又被人们附会成了“鬼城”,成了一座“人间地域”。鬼宿的来历与此非常类似,按分野,也许两者之间也有联系呢!“星”宿的名字颇特殊,它本身即是星,名字还叫“星”。星宿是南方朱雀的鸟脖子,由7颗星组成,有时也称“七星”,文献中很容易与北斗七星搞混,如杜甫诗句“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里的“七星”就是星宿七星。它的形状还真有点像个小北斗(图),不过在民间,更经常把它想象成一只犁头,黎族关于昴星团的故事已经提到了这一点。这里再讲一个彝族关于犁头星的故事。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