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物(2)
康熙又问:“哪颗是老人星,你知道吗?”
李光地当然不知道,康熙指着南天很低的一颗闪烁着的、微微发黄的星星说:“看到了吗,那就是老人星”
然后又打开金纸做的星图,指给大家老人星在星图上的位置。
李光地不敢不言,只好搜肠刮肚地找好话:“据书本上说,老人星见,天下太平”
没想到这马屁还是拍到了马腿上,康熙说:“都是胡说,老人星和天下太平有什么相干?老人星在南天,北京自然看不见,难道说北京永远不太平?若再到你们闽广一带,连南极星也看得见,老人星哪一日不在天上?就永远太平了?”
李光地哑口无言,再不敢答话。
康熙回北京后,就把他降了两级。
从这番对话看,康熙俨然精通天象,信手拈来,群臣个个自叹弗如。
其实康熙也是现学现卖,原来这年二月他到南京后,先派人问传教士:老人星在江宁(南京)可见否,出地平几度?得到肯定答复后,他让手下的人计算好并事先观看,验准老人星出地平度数,然后报给他。
康熙熟记于心后,这才在一班大臣的前护后拥下登上观星台,顺手捋过个李光地,把他捉弄了一番。
康熙确实头脑聪颖、对大自然非常好奇(也可以说是“热爱科学”
),但他根本不知道科学对社会的巨大价值,只把它当成棋琴书画那类技艺,作为炫耀自己高人一头的手段。
所以才有了这场预谋式的、捉弄人的观星台对话。
据说他捉弄完了别人,站立在观星台上,仰视朱雀座,俯瞰玄武湖,心旷神怡,欣然命笔挥毫,写下“旷观”
二字。
鸡笼山从此也被改名为“北极阁”
,“旷观”
二字如今就刻在北极阁山体上,在城里鼓楼市区都可看到。
3.傅说星的故事在东方苍龙七宿的箕、尾之间,有一颗普通的星星,名“傅说(yuè)。
傅说是一位真名真姓的历史人物,接下来我们看看他的故事。
在商王朝中后期,第23任天子武丁即位。
武丁年幼时,曾隐瞒身份在民间广泛游历,不仅学会了各种劳作,而且深切了解民间情况。
当时商朝中衰,他日夜都在思考着如何重振天朝声威这件事。
据说他即位后三年不怎么理政,所有的朝廷军政事务,都由大臣操办。
但他一直都在观察,希望发现一位贤臣,能够辅佐他的改革。
这一天,他睡觉时作了一个梦,梦见上天赐予他一位贤人,这个人称自己姓傅名说。
武丁醒来后,对此人相貌、名字仍然记得真真切切。
他想:“傅,就是辅佐的意思,说呢,就是喜悦、取悦。
看来老天赐我此人,当是辅佐我,而使万众喜悦的人哪!
我要有一位治理天下的好帮手了”
天亮以后,武丁就上朝召集群臣,一个个地细看,看谁长得像梦中所见的傅说,但没有一个像的。
他就招来画工,详述梦中之人的模样,让画工把他画出来,命令大家按照这画影图形在全国寻找。
臣子们终于在傅岩这个地方(今山西平陆,后来晋献公假途伐虢的要道)找到了一个人,长得与画影图形上的毫无二致,而且也叫傅说。
此人是个奴隶,正在与众苦力一起筑墙。
那时筑墙是先用两块木板固定,规出墙体范围,然后在其中填以半干的黄土、稻草,夯实,去掉木板即是结实的土墙,称“版筑”
,今日叫“干打垒。
这是个非常累的活,人称“版筑垛墙,活见阎王。
武丁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派人去傅岩把他请来。
武丁一见到他,马上高兴地说:“正是这个人”
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
傅说见识不凡,谈天说地,证古论今,先劝武丁虚心纳谏,再陈述治国方略,其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成为传颂至今的名言。
真没想到奴隶中也会藏有如此大贤,武丁立刻与之同载而归,回去后就把他任命为宰相,主持朝政。
傅说大权再握,立即实行“治乱罚恶、畏天保民、选贤取士、辅治开化”
等一系列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使国家出现政治开明,国泰民安的局面。
商代达到又一个极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和傅说,也成了古代明君贤相的代表,被后人尊为圣人。
就这样,傅说的大名升上了天空,跨在箕宿、斗宿之间,与灿灿的群星为伍。
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傅说“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在箕斗之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傅说早年的艰苦经历,也被孟子当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的范例。
平陆县从此别名为“圣人涧”
,建有傅说庙、傅说墓,有一处高崖土层里有夯土的痕迹,还裸露出层层黑色的麦草,就是傅说当年版筑的遗址。
4.诙谐幽默东方朔西汉时期的东方朔,传说中也是天上的一颗星,但不是恒星,是行星——岁星,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东方朔,字曼倩,是个以诙谐幽默著称的人,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广招贤良,很多人上书应聘,东方朔也写了一封长长的求职信,那时没有纸,文字都是写在竹片上,他一共写了三千多张竹片,由两个壮汉抗着才送进宫的。
把刘彻看的腰酸臂疼,他只好改为一天看几片,结果看了两个月才看完。
信中东方朔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说自己读遍经史,会十八般武艺,精通兵法,英俊潇洒,大智大勇,廉俭仁义,等等。
刘彻说:“此人难道真这么了不起?”
就把他招来,交谈中发觉这人确实不简单,不过求职信中有夸大成分,就给安排他作了一个俸禄不多的小官。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