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梦想
张潜,普普通通中国公民中的一个,可是他却有制造一个水陆两栖车的梦想。并且,为了这个梦想,他在一步步地探索,并最终实现了梦想。我们这次介绍的改装车就是张潜的水陆两用越野车。张潜的这辆水陆两栖车的基础车是一辆北京吉普2020,在改装时他并没有对车的本体做大幅的改动,而把改装的重点放在了让车能同时在陆上与水中行走,这其中复杂的结构和各种构件的设计是整个构想中的重点。因为张潜想将这个想法实用化,所以在这些设计上都选择了最简单的结构和最便于操纵的系统。于是在动力的传递上张潜采用了机构最少的液力传动结构,实现的途径是在变速箱上加装了一个曲力器的方法。液压泵、曲力器的作用是把发动机的动力输给液压泵,液压泵再输出高压油,高压油带动4个液压缸和上面的2个螺旋桨转动,这样的结构下螺旋桨靠液压传动可以省去很多复杂的传动链、传动轴,非常方便。在升降机构的设计上采用在每个力臂上安装一个液压缸,用液压缸的动力来控制机械力臂的动作。在说到这个液压缸的时候,张潜最为得意,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来之不易。为了降低机械系统的复杂程度,这两个液压缸能够承受的压力必须是3吨以上,而国内可以实现这样力量的液压缸的体积都很庞大,自重也非常大,而且最要命的是它们的伸缩行程不够,如果选用再大一点的液压缸,自重和体积就又要增大很多。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张潜开始了四处讨教与寻找。作为一个完全的非职业设计者,这样的难题实在是不好解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向汽车研究所的专家们请教的时候,张潜得到一个消息,在空军退役的液压缸可能会满足需要,在飞机上使用的液压缸重量轻,力臂也长,新的很昂贵,但是用退役下来的旧液压缸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河北的某空军机场曾经和汽车研究所联系过这样旧液压缸的事情。虽然有了这么一个信息,但是究竟在哪个空军机场有?人家会不会卖给个人?一个个疑问还留着。带着一定要把这个水陆两用车造出来的决心,张潜决定去碰碰运气,就从最近的地方开始寻找。也许是老天在照顾着张潜,张潜在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找到了这样的液压缸,是从战斗机上退役下来的,只有七公斤重,力臂有十几厘米,还有自锁的功能,在支杆全部伸出的时候能防止“溜缸”。这些都是水陆两用车上最需要的功能,而且自锁功能还进一步提高了车的安全系数。提着这些液压缸,张潜回到北京开始了他的水陆两栖车的制作。几个月后,张潜的样车做出来了。个人去改装这么一个水陆两栖车,从原理设计到样品实验,从零件加工到各部件的制作,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张潜一个人知道。样车做出来以后的第一次试水,由于浮船支点的设计不合理,两只浮船断了,这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6000元。张潜在这个车上的投资已经不少,这次的损失不啻于一次重大的打击。车的改装已经走到这一步,一定要把它做完,于是重新改进设计、购买材料,水陆两用车终于试水成功了。而且在实验中,张潜还意外地发现采用液力设计的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提高了安全性。当液力系统发生意外时,可以用湖水代替液压油,有一次试验时油路破损液压油流失,情急之下用湖水代替液压油,结果利用剩余动力车安全地开回了岸上。这在实际的应用中完全可以起到安全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这辆水陆两栖车最大的特点是全部水上装备只有16个螺丝,船不用时可以摘下来,摘下之后,原车外型、内部结构、行驶性能一点没变,需要时,20~60分钟就能组装上。而船的内部是填充的实心泡沫,即使是撞破了也不会进水,外面包的是玻璃钢,安全性极高,可以在水上随便上下人,整个水陆两栖车在水上是双体船结构,类似于印第安人使用的那种双体船,重心低,稳定性好。而且使用两条浮船,完全脱离了二战以来水陆两用汽车惯用的密闭厢式结构,解决了车在水上不能开门,不便于人和物进出的问题。实际使用时,这辆车可以先把浮船放下来,再往水里开,轮子三分之一在水里,三分之二在水面上,因为重心低,所以它抵抗风浪的能力比冲锋舟都要好,而分体船的支架是4层的复合钢板,重量轻,强度大,便于车辆的使用。做这辆水陆两栖汽车的样车和制造样车的相关数据张潜整整用了3年的时间。仅在造汽车浮船时,螺旋桨先后就做了近10个才达到了要求。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造价不菲的浮船,他先后做了8条,汽车也报废了2辆,最终完成了这辆水陆两栖汽车。虽然这辆车由于汽车的老化和一些材料的不足,整车的性能还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在理论上张潜为民用两栖汽车的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现在,张潜用研制取得的数据和图纸,已经申请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我还要改装一辆货车,现在南方经常有洪灾,如果每家都能有这么一辆车,再发洪水时,情况就好很多了”,这是张潜的下一步计划,他将与北京在路上天地豪情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成功。将梦想实现,将梦想用于现实。能够触摸到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人。(文、图/张翼)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