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乐天知命
古人有许多说话,早先我自以为能领会其意义,其实所领会的极其粗浅。
今年过八旬后,感受时事环境教训,乃有较深领会于心。此一不同,唯自己心里明白而已,难以语人。
今略记之于下;人之领会于吾言者如何,又将视其在人生实践上为深为浅而不同焉。
例如五十年前旧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曾比照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指出
“仁者不忧”之大可注意,自谓能晓然其意义矣;其实甚浅甚浅。今所悟者乃始与《易·系辞》
“乐天知命故不忧”一语若有合焉。乐天知命是根本;仁者不忧根本全在乐天知命。
何谓乐天知命?天命二字宜从孟子所云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来理解,即:一切是事实的自然演变,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在支配。
自然演变有其规律,吾人有的渐渐知道了,有的还不明白。但一切有定数,非杂乱,非偶然。
这好像定命论,实则为机械观与目的观之合一,与柏格森之创化论相近,不相违。
吾人生命与宇宙大自然原是浑一通彻无隔碍的,只为有私意便隔碍了。
无私意便无隔碍,任天而动,天理流行,那便是乐天知命了。其坦然不忧者在此。
然而亦不是没有忧,如云
“忧道不忧贫”;其忧也,不碍其乐。忧而不碍其乐者,天理廓然流行无滞故耳。
孔子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可见。
孔子又云,“五十而知天命”,殆自言其学养功夫到五十之年自家生命乃息息通于宇宙大生命也。
在平素缺乏学养的我如上所说,不过朦胧地远远望见推度之词。即从如上所见而存有如下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
但所以信念如此者,必在日常生活上有其前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
临深履薄之教言,闻之久矣。特在信服伍庸伯先生所言反躬慎独之后,意旨更明。
然我因一向慷慨担当之豪气(是个人英雄主义,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主义),不能实行。
及今乃晓得纵然良知希见茁露,未足以言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却是敛肃此心,保持如临深履薄的态度是日常生活所必要的。
此一新体会也。信得及一切有定数(但非百分之百),便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了。
随感而应,行乎其所当行;过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此亦是从临深履薄态度自然而来的结果。
注一切有定数,但又非百分之百者,盖在智慧高强的人其创造力强也。
一般庸俗人大都陷入宿命论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