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旧诗韵,怎写旧体诗?(2)

不通旧诗韵,怎写旧体诗?(2)

其实,余先生如果不说旧体诗而是指的新诗,那么,说“根”

、“信”

、“亭”

三个字押韵,还是混得过去的。

请看下面这几句:昨天家乡的阿根,捎来了一个口信,说是我的心上人,已长得玉立亭亭。

这首小诗,意境不错,每句末尾的“根”

、“信”

、“人”

、“亭”

四个字读音相近,念起来也顺口,可以算押韵,如果再添上几句,把爱的气氛渲染得更浓一些,指不定哪一天还会被选家看中,收入《网络爱情诗选》呢!

因为在可以完全不押韵的新诗里,能够凑出这么几个还算顺口的韵脚来,做到句句有韵,已经是veryverygood的了。

但你要说它是作者“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

,那就纯属扯淡了。

一个不知旧体诗韵为何物的人,他的散文写得再漂亮,也是写不好真正的旧体诗的。

接下来谈一个运用旧体诗格律知识校改错字的问题。

余先生在《山居笔记·十万进士》中引录了唐人温宪的一首七绝:十年沟湟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这首诗一、二两句中的两个“年”

字非常惹眼。

因为据我所知,七绝一共才四句,不太可能将一个音义完全相同的字用上两次。

而且首句入韵的七绝,一、二两句的第二个字,必然是一仄一平,不可能同是仄声或平声,所以两个“年”

字中必有一误。

经查《全唐诗》卷六六七,温宪此诗题作“题崇庆寺壁”

,其首句中的“十年”

作“十口”

,而“口”

字正属仄声,与规定的格律相符。

“十口沟湟待一身”

,是说温宪一家十口处于濒临死亡的困苦境地,正眼巴巴地等待他金榜题名后归去拯救呢!

而余先生原引的“十年沟湟待一身”

是个无主句。

谁在十年中处于沟湟?不得而知。

其实无论是谁,十年辗转沟壑,都早已尸骨无存了,还怎么等得到温宪出头之日呢!

可见引错的诗句在文意上也是讲不通的。

余先生如果真的懂点儿旧体诗的平仄和格律,这种明显的差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并改正了。

你说是吗?最后,我还想出一道关于近体诗的问答题考考余先生。

这道题目,本来是出给2001年9月–11月举行的“上海出版界青年编辑语言文字规范大赛”

的参加者的,结果好多人答不出来。

试题如下:在一本《唐诗选注》中,高適的七律《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被印成: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清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暂时分手莫踌躇,圣代即今多雨露。

请问:其中的句子有没有排错?说一说你的理由。

这道题目,余先生能回答吗?对于不懂旧韵和近体诗格律的人,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果回答不出,答案在本书中找。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月暗吴天秋雨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月暗吴天秋雨冷
上一章下一章

不通旧诗韵,怎写旧体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