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诊断(4)

自我诊断(4)

茵宁恨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医生背后的墙上挂着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的照片。

这个医生到底为什么把那张照片挂在自己头上呢?法老是神一样的存在,是因为他相信精神科医生必须具有神一样的权威才能治疗患者吗?怎么办呢?茵宁犹豫着。

她没有看医生的脸,而是看着窗外,脸上的表情充满疑虑。

即使自己把心底深藏的一切全部展现出来,医生对她说的话也是可想而知的。

医生边翻看桌子上的一本厚书,边等待茵宁开口说话。

看他的神态,只要茵宁一开口,他就会抬起头来欣然倾听。

如果我把我跟奇朔之间那些打算永远珍藏的事都告诉这个医生,他嘴里会讲出什么样的话来呢?既然这个精神科医生也是个人,他自己也不能参透爱和生活的秘密,那么,他能提出来的方案大概也只能是这样吧:原来是这样。

如此看来,男朋友的意外死亡就是你出现那些症状的缘由。

我的结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必须把那个男人忘掉!

虽然现在不可能马上做到,但,是的,必须努力。

对那个人的回忆是他留给你的遗物,令你心情沉重,所以,你必须停止对那个人的回忆,把自己的心空出来。

只有那样,才能有新的人进入你的心,你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我再说得深入些吧,现在你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对男朋友的内疚,你依然爱着他,但现实情况是你不可避免地会见到别的男人,这就在你的心里形成了一种压力。

你之所以出现这种症状,就是希望摆脱这种心理压力而形成的逃避型防御。

首先,你必须亲手把“我是他的女人”

这一标签摘掉。

人们都是彼此依靠着活下去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希望进入另一个人的阴影下,获得物质依靠或精神依靠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如果太严重了,就会出现类似自闭症的症状,心和身体之间产生抵触,害怕别人,希望能进入远离别人的自我世界里独自生活。

现在这段时间对你来说很重要,你想保持自己对那个男人的忠贞不被别的男人破坏,这一点我充分理解,但是,无论什么,一旦过度就成了病。

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逐步跟自己妥协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尘不染的纯洁一点一点消失的过程本身不正是生活吗?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是对人类的本性——贪欲、**等**熟悉的过程,宽容地理解处于这个过程中的自己,这正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年人必备的条件。

因此,尽管并不容易,还是要下定决心,尽快忘掉那个男人,把他从你的心中清除掉,干干净净地。

“我不认识你。

我没见过你,从来没有。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也想不起你的面孔”

一想起那个人,就可以有意识地大声喊出或在心里念诵这些话,或者说:“我讨厌给我带来这么多痛苦的你。

真的讨厌你,再也不想见到你了,别再来找我了”

那不是催眠,而是面对自己内心的勇气。

另外,哪怕自己心里有所抵触,还是要主动跟别的人交往,跟他们打电话、喝咖啡、吃饭。

人造成的伤害也应当用人来治疗,这样才比较快,比较容易。

忘记那个人,尽快跟别的男人见面喝茶看电影吧!

见的人越多,越容易把那个人从你心中抹去。

每一个人体内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机制,只要你努力去做,这种机制就会发挥作用。

万事开头难,之后就会自然而然适应那种对自己有利的方式了,这是所有生命体的属性。

就像植物向着太阳生长一样,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向着**的,不是利他的,而是利己的。

一般人认为爱情是利他的,精神分析学的看法则不同,认为爱情是通过利他实现利己的。

神父或僧人等神职人员也是一样,他们爱世人、拥抱世人,不就是相信那样做最终可以得到绝对存在的爱和拥抱吗?人们常常借爱的名义说话做事,但把所谓的“爱心”

一层一层剥开来,最后剩下的只有对自己的爱,最终任何人都会意识到这一点的,这是活在世界和社会上的懦弱的人类的局限性。

当然,不在乎任何条件和报答而付出绝对的爱的人并不是完全没有,但微乎其微,或许你就是其中的一个。

但是,生者把死者藏在心里活下去,尤其是像你这么年轻漂亮前程万里的人,为了绝对的爱而选择那条路的话,我一定会带上干粮追着你劝说你的。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也只有一次,而且非常短暂。

任何一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综合体,并不是只有那一个人可爱,别人的身上也有很多值得爱的美好的东西,别犹豫了,跟别的男人交往吧!

在跟别的男人交往之前,你先得敞开心扉,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悲伤到了极点却憋在心里,这是引起身体和心理异常的捷径。

身体是心的温度计,精神医学认为身体和心是一体的,如果心里充满愤怒,把火气发泄出来才是健康的;心里悲伤的时候,尽情哭泣才是健康的新陈代谢。

为什么痛哭一场后心里会变得轻松呢?哭泣就是倒空心灵、倒空一个人的第一步。

大声痛哭之后,对那个人的担忧和自责就会一点一点被泪水冲走,正像“为了你我才这么放声大哭的”

所说的那样,哭泣是取得死者认可——实际上是希望自己原谅自己的感情独白。

我们祖先的巫术不就是那样的吗?虽然名义上摆上鸡鸭鱼肉敲锣打鼓跳舞高歌是为了抚慰死去的冤魂,但实际上,其目的在于消除生者的悲哀,跳着舞唱着歌吃着糕喝着酒,说着那个人的事,把那个人从自己的心里送走。

所以,像巫术一样的祭祀仪式不是为死者举行的,而是为生者举行的,尽管是眼泪盛宴,但目的是为了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大声地笑。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眼泪就像松树树皮受伤时分泌出来的松胶一样,只要是生命体,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在按照同样的原理和机制运作——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用心里分泌出来的泪水治愈心里的创伤,这样,造成强烈悲伤的那个人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从心中消失,被意识忘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金河仁:玉兰花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金河仁:玉兰花开
上一章下一章

自我诊断(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