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1)

导言(1)

这本书是写给上述3种不同类型的男人看的:第一种男人善于在阅读中获取新知,第二种男人善于从别人或诉诸声音或诉诸文字的尝试和磨难故事中汲取经验,而第三种男人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本书同时也是写给女人看的。我的一位听众马克抱怨得很有道理,他说:“人们似乎总是指责男人不理解女人的心理。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这却导致了人们总期望男人成为女性心理学家,否则便被视为麻木不仁的傻瓜。为什么女人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弄清楚男人的心理呢?这难道不重要吗?”一般说来,女人对于男人心理的关心,仅仅限于那些关乎自己的部分:那个男人爱自己吗?爱自己的身体吗?那个男人是否时时刻刻想着自己?还是惦记着其他女人?他是否觉得别的女人更性感?他是否关心两人的关系呢?诸如此类。而任何试图理解和尊重男人心理的尝试往往会遭到一些女人的反对。在我写《女人把生活弄糟的10件蠢事》(TenStupidThingsWomanDoToMessUpTheirLives)那本书的时候,我曾论及一个至今依然盛行的观点,那就是男人必须对女人生活当中的烦恼、失败、不幸以及挫折负责。其实在无数生活的实例中,女人往往是,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因自身的懦弱、恐惧、冲动、**,以及价值体系的缺乏导致其伤害自己的。尽管如此,每当我被问及那本书时,提问者几乎总会归结在一个问题上,那就是要从政治上改善女人的处境。女人所受到的伤害不仅来自那些坏男人,更来自我们这个用传统礼教荼毒女人的社会,这个总是在教女人做蠢事的社会。并且,听众都不赞同我使用“愚蠢”这个词,认为这是对女人的侮辱。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些女人并没有意识到,对她们造成侮辱和诋毁的,正是她们的过于敏感,而不是我客观的描述。然而,自从《女人把生活弄糟的10件蠢事》这本书面世以来,在我的许多巡回演讲中,大家对于我将要出一本为男人而作的姊妹篇这个想法均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些听众里同样包括了男人和女人!男人们非但没有反对出这本书的想法,反而提供了比女士更积极主动、更有价值的素材。根据演讲现场观众和那些发来传真和来信的听众的反映,我了解到他们需要这样一本探讨男人内心秘密的书,并且对此很感兴趣。不过,我还听到另外一些言论:“这样辛迪加式的节目,在这个男性听众占统治地位的广播市场一定会步履维艰的。因为男人根本不会去听一个由女人主持、谈论感情关系和伦理道德的节目……他们只会为政治和体育摇旗呐喊。”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从来就没有过一个与政治观点、激进的解放主义或男人的抱怨无关的,关于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的节目。无怪乎对于大多数节目男人并不欢迎和感兴趣。然而,我的节目却不太一样,在国内众多的广播栏目中,我的节目的男士收听率高居榜首,或者至少与那些体育节目和主流政治节目不相上下。由此看来,男人的确乐于谈论“个人话题”。然而,他们通常的做事方法和兴趣点却与女人大相径庭。实际上,我相信如果你把打进电话来的听众的声音加以掩饰,我仍然能够从他们的言语中辨别出男女的不同来。简单地说,女人是一贯地“内省”,也就是说她们会就自己感情上同样的问题不厌其烦地一谈再谈,而且始终兴致高昂。而男人则“外放”得多,一般他们不会执意在个人情感上钻牛角尖,而是着重于解决问题。换句话说,男人并非没有感情,他们只是不愿受制于感情,正如同他们不愿和失败的情感纠缠不清一样。或者像一名打进电话的男士所说的:“男人征服感情,而女人一辈子咀嚼情感。”有一位叫迈克的听众给我发了一个很长的传真,信中有一小段是这么说的:“长久以来,女人一直责怪男人不肯与她们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感情,可是我觉得这样说并不妥当,而且有失偏颇。男人乐于分享成功和快乐,而不像女人一样容易陷入彼此负面情绪的泥淖中。”这话说得真好,可惜不够深入。而我的新书就是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例如说,女人善说而男人善做。言语会伤人,可能会使人鼓不起勇气来采取必要的行动;同样地,在应该勇敢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避而不谈反倒采取不当的行动,也一样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这本书就是要集中探讨对男人生活杀伤力最强的十大糊涂事。当然,除了我所列举的,可能还有其他的“十大”。下面所提及的只是我在节目内外搜集到的素材中的大约5%,基于我对这些作者想法的理解,我将诸多观点总结为这十大蠢事。这些听众所列举的十大蠢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男人内心的想法,以及他们的切身体会。※逆向解读派※*当她说“只是朋友”—她希望你把时间、金钱和精力都投注在她身上,而她自己却保有选择下一个更好的男人的自由。*当她说“我再也不想他(她的前夫)了”—她每天脑子里几乎都有他的影子。*当她说“我觉得金钱不重要”—没钱花是她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当她说“如果你真的爱我,你根本就不该提婚前协议这种事”—如果两个人的感情破裂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要留给她。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男人把生活弄糟的10件蠢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男人把生活弄糟的10件蠢事
上一章下一章

导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