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英雄》第43章(16)
爸爸回e你发现了这个问题,是一种很好的醒悟。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发生在你和儿子身上,在所有的家庭几乎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现在的家庭结构,一个宝贝都是上有几代长者,周边有大批亲人呵护,星星围着月亮转。
在家庭做作业代笔当枪已经习以为常。
在情上看似乎是爱护孩子,但在理上却是破坏了学校的教育规则。
老师给学生留作业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你的介入恰恰影响了孩子的巩固和温习知识。
对孩子来讲,有了大人来帮忙,他也就不独立去思考,独立去完成作业了。
否则的话,再难的题他也会自己想思路完成,况且,老师留作业也决不会留没学过的难题。
你想想,大人帮孩子做作业到底是爱他还是害他?更有甚者,有的家中富有的孩子模仿大人,在学校花钱雇同学帮着做作业或者考试。
金钱是身外之物,只有装进头脑的知识才能伴自己一生。
你还记得吧,我是学中文的,又教过书。
我曾经想走捷径用填鸭法教儿子快速学会拼音,好在网上给我发邮件。
但是实验一段时间,发现很难进行。
现在他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几个月,我十月一国庆节回家,发现他的拼音已经很熟练了,还是学校的系统教育重要。
要记住:我们虽然望子成龙,但有个成长过程,不能拔苗助长希望他一夜成龙。
上学竞争妈妈e件最近,学校要求家长给学生在周末报兴趣班来学一些美术、音乐、体育、航模等启蒙知识。
我本来根据儿子的兴趣让他自己选择了美术。
后来发现有些小朋友不但报了几个兴趣班,而且还到外面的少年宫去拜访名师。
我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选择好。
孩子们刚上一年级,孩子的教育已经交给了学校,我想家长最好不要参与太多,现在似乎变成了孩子上学家长竞争了。
甚至现在,每晚吃完饭,有的小朋友每晚例行在下面的草地玩耍也不下来了,儿子和其他的小朋友喊他下来玩,他妈妈就在阳台上喊:不行,他要做作业。
爸爸回e这是一场危险的竞争。
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人民教师是受过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专业师范教育的特殊人才。
学校的教育是按着教育大纲,进行科学育人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相信学校,不要太相信自己。
家长跟着瞎忙,反而会帮倒忙。
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他们不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
而家长都是社会的角色,他们的身上有很多不良的社会习气,这种家长之争,会过早地把社会问题带进学校,传染给学生。
使学校这块阳光下的绿草地受到污染。
所以,在家长履行好自己对孩子的养育责任之后,明智之举就是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退出竞争,回到社会。
老歌中年人少儿时代为了**的远大理想而唱的歌,大多数属于红色经典。
现在有歌手重新翻唱,唤起了中年人从前的理想、情感和回忆,很受欢迎。
代表人物:刘欢、古璇。
代表作品:流淌的歌声。
古璇要比刘欢唱得好,刘欢却比古璇名气大;流淌的歌声最好听,三位歌者却没名。
炒饭哲学家卞谦教授请我们到他的朋友和平开的昌明酒家去吃土菜。
卞教授甚至夸张地说:来到桂林只看了甲天下的山水,而没有吃到昌明的土菜,不算真正到了桂林,因为你没有享受到淳朴民风的抚爱。
我和楚风兄是经历过美酒佳肴阵势的,多年的人生行走,品起味道便是真正的美食家,端起酒杯的情怀就成了两个古代文人。
哲学家卞谦教授的朋友和平老板年过四十,竟然是一个不懂字的人。
这不算拍案惊奇,惊奇的是这个厚道的饭馆老板一餐炒饭,竟然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创作过程。
先吃腊味。
腊鸭、腊肠、腊肉都红光满面,洁净透亮。
和平一一介绍:自己家有农场,菜是自己种的,不上化肥,不洒农药;猪是自己养的,鸭是自己放的,腊肠、腊肉、腊鸭都是自己做的,蛋也是自己下的。
和平觉得自己挺幽默,所以自己就先笑了起来,大家也跟着笑。
腊味吃得差不多了,和平端来一盆新鲜米饭,倒在了锅里。
我看到和平马上兴致来了,卷起袖子,挥铲在锅里炒了起来。
他一脸斗志昂扬,目光专注,旁若无人地盯着火候。
和平炒着饭,像一个雕塑家,在雕塑着一件精彩的作品,他在倾注着一生的功力和激情。
饭炒好了,我们早已被诱惑得垂涎三尺。
他给每人盛了一大碗吃,他自己却不吃。
他在看。
我和卞谦教授都说好吃,他就很有成就感地笑,那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楚风兄说还吃一碗,他马上给盛,然后就更加得意地笑,一直笑。
吃得沟满壕平,我们握手再见。
坐在车上回头看,和平在追赶一个小孩,小孩在追赶一只猫。
一幅情趣盎然的嬉戏图。
寻找阳光这个家伙是个作家,仅仅是个作家并不精彩,甚至有些乏味和沉闷。
现在是老板的年代,作为金钱的代言人,老板是这个时代的激情。
可是这个家伙是个专栏作家,专栏作家是个时尚符号。
正像他所宣言的:我写作不是为了教育人,而是要娱乐人。
其实我的作品,就是阅读者放在床头或厕所的消闲品。
写作这种活计,只不过是我赚钱的一门手艺,不崇高,也不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