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断指(二)?(1)
辽沈战役开始的时候,父亲已经是营长了。
父亲的部队从黑龙江的海林县威虎山的脚下休整完毕往锦州进发,那时部队的人很多,分几路纵队昼夜兼程,部队开到吉林一个叫公主岭的地方已经半夜了。
父亲骑着马,看着眼前疲惫的队伍就发出命令:“队伍在前面那个大屯子里过夜”
那时的公主岭还很小,有一条铁路是日本人修的,构成了连接沈阳和哈尔滨的运输线,公主岭就座落在铁路旁,那时只是一个大屯子般的模样,现在已经是县级市了,盛产黄豆和玉米,每年上交的公粮在全国的县市中占首位。
那时东北部队的重要目标是攻打交通要塞的主要城市,像锦州沈阳长春等,其它一些偏远小镇还没放在眼里,那里还有一些零散的地方组织起来的保安队,他们不属于国民党正规部队,却吃国民党的俸禄,为国民党卖命,那里的人大都是本乡本土的混子,组织在一起,其实是一些乌合之众。
这些保安队并没有把解放军部队放在眼里,他们想这次仍和往次一样,气汹汹地来了,打几枪打不赢就跑了。
每次部队过往时,都没有惊动他们。
驻扎在公主岭里的保安队长叫乌二爷,乌二爷手下有几十人,国民党配发的枪支,有足够的弹药,屯子外过部队时,乌二爷没敢大意,集合了全部的人马分三班,轮流放哨,自己躲在塔楼里和新娶的小妾鬼混。
夜半时分,我父亲的部队就开进了公主岭,乌二爷的保安队发现了;先是打了一阵排子枪,走在前面的几个解放军就倒下了。
有一颗子弹贴着我父亲的头皮“嗖”
的一声飞过去,吓得我父亲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这里还有国民党部队。
他跳下马背,把缰绳扔给跟随在后面的警卫员,拔出腰间的枪,一挥手部队就散开了,接着就相互对射起来。
黑暗中父亲看到有几个士兵倒下了,父亲很恼火,大战尚没开始先损兵折将,这很不吉利。
其实我父亲下一道撤的命令也就撤了,绕开走也就没事了。
父亲眼睁睁看到十几个弟兄倒下了,他想不能白白让这些王八蛋占着便宜,一挥手招来司号员,父亲说;“吹号,冲锋”
号声就响了,嘹亮的号声划破黑夜,伏在地上射击的解放军听到号声喊着冲了上去。
屯子里只有几十个保安队员,又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他们一听到号声就知道坏了,碰上了解放军的正规部队,有的扔下枪跑了,有的爬在那不敢动弹。
父亲的部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公主岭,父亲的部队冲进保安队院子里时,红了眼的父亲仍命令士兵开枪,有十几个躲在暗处的幸免之外,其余的全部被打死了。
我父亲这么做有些悖离解放军对待俘虏的原则,父亲每当战争打响时,他看到死人就失去冷静,忘记了原则。
部队冲进保安大院时,父亲亲自带着几个战士冲进了塔楼,塔楼上乌二爷和他的小妾没想到解放军会这么快就冲了进来。
两个人没来得及跑掉,躲在炕柜里。
父亲一冲进塔楼就看见了那条炕柜,父亲用手一指,一个战士就冲过去,拉出了浑身上下赤条条的乌二爷,和那个打扮得小妖精似的妓女。
父亲命人点燃了油灯,灯光下父亲看到了乌二爷,秃头大脸,一身肥肉,父亲认出乌二爷时就一怔,他小的时候见过乌二爷,乌二爷那时不叫二爷,叫乌二。
是和爷爷当年一起上疯魔谷的长工,后来日本人来了,爷爷带着棒子队的人投奔了赵尚志的部队,乌二就跑回了大屯镇。
赵尚志的部队被日本人打散后,爷爷逃回了家守着奶奶小凤,后来父亲记事时,乌二去看过我爷爷。
那时乌二趁乱又拉起了一支队伍,他不打日本人,专打穷人。
乌二那次跪在爷爷面前,被爷爷打了两个耳光,爷爷咆哮着冲乌二说:“乌二,回家过日子吧,”
乌二什么也没说,跪了一会儿走了。
父亲没有想到在这里碰上了乌二,父亲知道乌二在大屯镇是有家小的。
此时乌二顾不得穿衣服了,他腆着肚子跪在父亲脚下不时地冲父亲磕头,边磕头边说:“长官我错了,我错了”
父亲一脚踢在乌二的屁股上,怒喝着说:“你看我是谁”
乌二抬起头,乌二当然认不出我父亲了。
父亲冷笑一声说:“乌二,你个怕死鬼,跟我打仗去”
父亲还念着乌二当年随我爷爷一起上疯魔谷的壮举,他想打死乌二的瞬间突然改变了想法。
乌二见自己抓到了一条救命草,忙磕头说:“是,长官,我随你们走”
我父亲命令乌二穿上衣服,他又冷冷地看一眼缩在墙角那个妖精似的小妓女说:“大屯镇不有你的老婆孩子么”
乌二此时大脑已经迟钝了,他没反应过来面前站着的长官会知道这些,便连磕头说:“是是是,我老婆叫苦花,儿子叫傻柱”
父亲把枪扔到乌二面前,冷冷地说:“打死她”
乌二抖索着身子,直愣愣地看着我父亲。
父亲从身旁一个战士的怀里抓过一支长枪,“哗啦”
一声推上了子弹。
枪口冲着乌二道:“你不打死她,我就打死你”
乌二翻一下眼皮,抖颤着手抓过面前的枪,哆哆嗦嗦地冲着那个女人,此时那个女人早就吓晕了过去了。
父亲等不及了,怒喝一声:“开枪”
乌二的枪响了,却没打上,子弹打在墙角上,震落几块墙皮。
父亲的枪响了,子弹贴着乌二的秃头飞了过去,吓得乌二趴在地上。
父亲又大喊一声:“乌二,再给你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