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年谱(2)

季羡林年谱(2)

1978年(六十七岁)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大学复课,原担任的东语系系主任同时恢复;作为对外友协代表团成员,前往印度访问;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北京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5年,北大与社科院分别办所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至1989年底。12月中国外国文学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1979年(六十八岁)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编委会副主任兼任南亚编写组主编;中国南亚学会成立,当选为会长;专著《罗摩衍那初探》出版。1980年(六十九岁)散文集《天竺心影》出版;被推选为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赴联邦德国参观访问;应聘为哥廷根科学院《新疆吐鲁番出土佛典的梵文词典》顾问。12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散文集《季羡林选集》由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1981年(七十岁)散文集《朗润集》、《罗摩衍那》(二)分别出版。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当选为会长。1982年(七十一岁)《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罗摩衍那》(三)、(四)分别出版。1983年(七十二岁)获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被选为六届人大常委;在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当选为会长;参加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筹备组工作。学会成立,当选为会长;《罗摩衍那》(五)出版。1984年(七十三岁)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当选为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学会成立,当选为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罗摩衍那》(六)、(七)出版。1985年(七十四岁)主持的《大唐西域记校注》出版;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印度与世界文学国际讨论会”和“蚁蛭国际诗歌节”,被大会指定为印度和亚洲文学(中国和日本)分会主席;组织翻译并亲自校译的《〈大唐西域记〉今译》出版。作为第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随团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斯图加特参加“第十六届世界史学家大会”;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译自英文的印度作家梅特丽耶·黛维(MaitrayeDevi)的《家庭中的泰戈尔》(TagorebyFirside)中译本出版。1986年(七十五岁)当选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应聘为中国书院导师;北京大学东语系举行“季羡林教授执教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和论文《新博本吐火罗语A(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四页译释》,同时获1986年度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率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访日赠书代表团回访日本。1987年(七十六岁)应邀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国际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主编的《东方文学作品选》(上、下)获1986年中国图书奖;《大唐西域记校注》及《大唐西域记今译》获陆文星—韩素音中印友谊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奖。1988年(七十七岁)论文《佛教开创时期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获北京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受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翻译奖”评委会委员;受聘为江西人民出版社《东方文化》丛书主编。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1989年(七十八岁)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从事民间文艺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1990年(七十九岁)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论文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出版;《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中国比较文学 会与《读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作荣誉奖”。受聘为《神州文化集成》丛书主编;受聘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大型知识画卷《画说世界五千年》十套丛书编委会顾问;当选为中国亚非学会第三届会长;受聘为香港佛教法住学会《法言》双月刊编辑顾问。1991年(八十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季羡林的牛棚杂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季羡林的牛棚杂忆
上一章下一章

季羡林年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