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习百味(1)
1.走出成都站,老远就看见刘海风这个烂人矗立在出站口,1米8的个头,跟火车站旁边的电线杆相得益彰。
热烈地拥抱后,我问刘海风:“怎么给我接风洗尘?”
“一切安排妥当”
刘海风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然后我转身向阿义、童师群和山鸡隆重推介刘海风,他们没说几句就开始称兄道弟。
在高中复习班的时候,刘海风和我同病相怜。
他曾经有过短暂的人生目标,就是立志成为风流才子。
才的方面,上复习班的时候,刘海风时不时的在教室的讲台前,解开衣扣敞开胸部,大声朗诵一段据说是散文诗的东西,搞得一群盲目爱好文豪的小mm趋之若鹜。
其高考马马虎虎,第一年高考勉强过了重点线,比我水平高一点点,因为好高骛远,有大学不去上,嚷嚷着要复读。
结果第二年沦落到跟我一个水平。
填志愿时,我们早上商量着报同一所大学,晚上我打电话跟他开了个玩笑,说我改报四川某大学了,他信以为真,最终盲目地考进了四川某大学社科系。
上大学后,我们经常联系,放下电话我就感叹:因为一句玩笑话,害了这个同志一生啊!
可能因为想做才子的梦想破灭了,上大学以后又没有像我这样的良师诤友好心约束和提醒,刘海风就终日沉溺于女色,把风流用到极至,成了一名“风流子。
这个同志已经不再是高中时那个看到女生就脸红,跟女孩子多说一句话,要激动一个星期的好同志了。
三年来,从不断地受女人伤害到不断地伤害女人,刘海风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岁月,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据其自称,到川某大以后,已经有超过三位数的女人惨死在其石榴裤下,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大幅度攀升。
此次到成都,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从本质上挽救这个同志。
挽救的方法我已经想好了,先了解参观一下他耍风流的具体操作流程,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为了更深入了解其流程的破绽,有必要的话,我也可以操作一次。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一想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想到肩负的历史使命,一路上我激动不已。
某飞机制造厂位于成都的西南面,真远!
本来只要转两次车,因为我们上错了一次车,结果从火车站转了三次车才到。
下车的时候,天公开了个玩笑,临时下了场倾盆雨。
到招待所的时候,我们变成了一群落汤鸡。
我们找带队的老师报了到,拿了钥匙,找到了自己的宿舍。
里面已经有很多早到的同学,打过招呼,我从阿义的包里拿了件衬衫,换下湿透的衣服,然后就和刘海风出发了。
去川某大的路上,华灯初上。
雨后的成都,空气格外清新,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是街边着吊带装超短裙的姑娘丫头还是屡见不鲜,她们像一朵朵流动的鲜花点缀着这座城市,让我目不暇接。
当然,这种景色在昆明也有,但是很少。
她们要么是从外地来昆明通过某非法行业淘金的,要么是皮肤黝黑得让你在黑夜只能看见双眼。
刘海风在车上打了两个电话,从其眉飞色舞的表情、过分轻佻的语言来看,应该是打给女孩子的。
果然,这家伙提前约了两个女孩子过来搞三陪。
一个女孩子是他的新任女朋友,准备介绍给我认识的;另一个女孩子,据说比较热情比较漂亮比较开放,是叫来陪我的。
当然,三陪只限于陪吃陪喝陪聊。
这家伙一路,喋喋不休旁若无人厚颜无耻地讲他的风流经历:从成都杀到重庆,从川某大杀到川某外,一路鸣枪前进,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给川内外平添了许多怨妇。
我好心提醒他“不要讲了,衬衫已经湿了。
口水都流湿了衣服,还没发现。
美女们到齐后,时间也不早了,没吃晚饭我们就直接开始吃消夜。
川某大后面的小吃街,有一家“川妹子”
,专营麻辣烫。
我们一行四人坐在雨后的街道旁,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多年以后,我时常记起那晚,香的辣的美食,陪在身边的美女。
麻辣烫又叫串串香,是西南一种很有意思的小吃,它所有的食物都用长竹签串起来,一串串地在浓厚的汤底中烫着。
昆明也有,不过味道没有成都那么纯、那么辣。
店里的小姑娘拿来菜单让我们点菜,我瞥了一眼:成都的麻辣烫价格真便宜,无论素菜荤菜,一律一毛五一串。
我正在考虑现在哪里还能找得出五分钱,等下万一吃了个单数,我们该参照四舍五入多付五分,还是忽略不计,少付五分的时候,刘海风已经要了两百串。
我连忙说太多了,可是小姑娘端上来的时候,我的担心解除了——一串的量塞牙缝都不够。
刘海风的女朋友长得高大丰满,是个典型的北方姑娘,名字很通俗,叫张小菊。
我很大方地叫她嫂子,小菊就满脸通红,以不断递菜给我来掩饰自己的喜悦和害羞。
我很惊讶,刘海风这个花花太岁居然能觅到一个这么纯情的。
看刘海风殷勤的样子,八成还没上过,对到手的东西,这家伙从来不会珍惜。
喝酒的时候,我一直在偷偷打量坐在我旁边的女孩,一头披肩发,漂亮的脸蛋,性感的嘴唇,粉红的吊带衫,翠花短裙,讲话的声音嗲嗲的,总是有意无意地跟我发生局部身体接触,这般风情,对男人真是有很大的诱惑力。
唉!
天底下像我这种坐怀不乱的真君子已经不多了。
可恨刘海风这个家伙,吃饭前居然告诉我,这个女孩子是他的二手货,谁都知道我是从来不用二手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