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eling:一本不完整的学术思想传记

Ebeling:一本不完整的学术思想传记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的25年中,关于他对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哲学的贡献之阐述和评价,已经出版了十几本著作和论文集,见诸报章的还有上百篇大众化的和学术的文章。

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本完整的哈耶克传记,埃本斯坦(AlanEbenstein)的《哈耶克传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埃本斯坦是一位经济学家,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学术思想史、政治理论和哲学研究。在这本新书中,埃本斯坦则显示了他确是一位心思细密、喜欢追根究底的传记作者。他仔细地研读了现已出版的一切跟哈耶克生平有关的资料,同时还查阅了很多已出版的访谈录,包括伦敦经济学院收藏的档案文件和论文集,同时走访了过去几十年间跟哈耶克过从甚密的学者及其家人以收集资料。

埃本斯坦追踪了哈耶克生平的各个阶段,详尽地描述了他的父亲、祖父的生平及其与19世纪奥地利学派成员的关系。不过,本书对于哈耶克从美国返回之后的那些年的经历,似乎有所缺漏。比如,对1927年到1931年哈耶克出任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所所长期间的活动几乎就没有提及,而这段时间却发生了很多值得记录的事件。一直到1931年哈耶克离开维也纳之前,他显然已使该所成为理论研究和统计分析方面获得广泛赞誉的研究中心。

哈耶克作为经济学家,作为1930年代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在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阐述者已经获得国际声誉,另一方面,则是从1940年代起他作为社会和政治哲学家捍卫自由社会和市场经济,也获得同样卓著的声名。

这种局面与个人生活中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促使哈耶克于1949年离开英国来到美国,哈耶克决定跟他的第一任妻子离婚,他们曾育有两个孩子,新任妻子则是他年轻时就恋爱的远房侄女。

有一次对我说,1930年代末期到哈耶克在伦敦的家里吃饭是一桩让人尴尬的事。当时,哈耶克跟他的第一任妻子互不搭理。坐在餐桌前,Lachmann跟这个说完跟那个说,而他们两人彼此却不说话。

Lachmann相信,哈耶克这段时间作品高产,部分地就跟他不幸福的家庭生活有关,他把自己的精力全副投入到研究工作。

于是,我们得以弄清,哈耶克1930年代中后期关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经济核算问题的论著,如何促使他认识到并反复强调与劳动分工同时发生的知识分工的重要性。埃本斯坦解释了哈耶克关于生产活动受到在商业周期过程中可能被货币力量扭曲的市场价格引导的论点,如何促使哈耶克最终把握了基于市场的价格发挥着信息收集和分配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在市场关系的网络中无数个人计划之协调。

由这一认识,哈耶克构造了自己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演进理论。在此一秩序中,人类制度乃是人类行动的结果,而非人类设计之产物,因为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没有、也不可能被某一单个人或团体之心智所知晓或把握。

埃本斯坦概括叙述了他自己认为可以从这一洞见中得到的论旨,也即哈耶克在《自由宪章》、《法律、立法与自由》中深入阐述的思想。读者可以不同意埃本斯坦在这一部分所做的阐释或特别强调的重点,但他必须承认,作者的确是在努力地理解和评价哈耶克在这几十年中所致力阐明的理念。

书中败笔

埃本斯坦也试图再现哈耶克在芝加哥大学那段时间的学术气氛。他说,由于哈耶克研究经济理论的“奥地利学派”理路使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不想聘任他,他只能当该校社会思想委员会的社会与道德科学教授。尽管他有点孤僻,也讲究礼仪,不过很明显,他的同事和学生们都发现他是很容易共事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学术伙伴和导师,并且总能从他那里获得教益。

埃本斯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哈耶克的学术活动的叙述与关于1930年代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岁月的记述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如果读者关于哈耶克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的知识完全就只建立在埃本斯坦本书第五到第七章的叙述上,那么读者能得出的唯一的结论就是在这一时期,哈耶克是一个受到误导、装腔作势的低能者。

埃本斯坦鹦鹉学舌般地照抄凯恩斯主义者反驳哈耶克的言论,说哈耶克假定资源被充分地利用,而不是未被利用,因为如果存在着未被利用的劳动和资本,那么消费者和生产者物品的生产总量肯定会增长。哈耶克作为一位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家被埋葬进棺材的最后一颗钉子是引用MiltonFriedman的一句话:“我认为《价格和生产》是一本漏洞百出的著作,我觉得他的资本著作不堪卒读。”

哈耶克在芝加哥大学给同事和学生留下了肯定性印象,相反,1930年代在伦敦经济学院,他则由于日尔曼口音和他的“奥地利学派”观念,而令同事们觉得他完全难以理解,学生们则发现他讲课了无生气,让人糊涂,作为老师也无法接近,读者们由此一叙述中得到的结论就是,“可怜的哈耶克,如果他没有那么拼命地想当经济学家,那么他生命中的这段岁月大概还不至于如此糟糕透顶。”

这些章节是本书的败笔,这些章节对哈耶克这段时间为经济分析作出的无疑是最重要的贡献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公正、富有见识的概括和理解。与埃本斯坦所创造出来的印象相反,哈耶克在两次大战之间是欧洲最重要也最受尊重的经济学家之一,在193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论述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的著作在英国与凯恩斯思想可谓势均力敌。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家SudhaShenoy曾对我讲过,1931年,他的父亲、二战后印度最重要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在听过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开的、后来结集为《价格与生产》的系列讲座后大受启发,大大扩展了他理解经济过程之性质和运转的视野。

而且奥地利学派的资本、利息、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并没有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相反,正在经历一个复兴和重建过程,奥地利学派正在走向新的黎明。哈耶克的贡献与米塞斯的贡献则是此一复兴的基石。

埃本斯坦在其传记中完全没有正确地评价奥地利学派的生产理论,他们把生产看成是需要透过生产活动过程把生产工具转化成成品消费品的时间性过程,而在使用货币的经济中,这些相互勾联和相互依赖的生产阶段只能透过市场价格和利率之网络实现协调。

米塞斯和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的核心是,货币和信用扩张会扭曲市场利率,发出错误的价格和利润信号,进而导致资源向错误方向流动,资本配置失当,储蓄与投资失衡。奥地利学派理论揭示了被总产量、总就业、一般价格和工资水平这些宏观经济总量如何掩盖事实从而导致这种扭曲现象的,并阐明了微观经济的过程及货币、信用扩张将如何影响相对价格结构进而影响市场中生产结构。

不幸的是,与其投入到解释哈耶克之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致和关怀不相称,埃本斯坦解释哈耶克的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时显然有失公允。

因此,埃本斯坦的传记只是关于哈耶克生平的不完整的学术思想传记,更有进者,他也没有满足人们对传记作家最基本的的期望:他没有试图持平公正、有理有据地理解他所讲述的传主的生平事迹———即使他最后不同意传主的见解。埃本斯坦是写了哈耶克的第一本传记,但人们仍需要期盼另一部更权威的传记问世。

注:本文为英文原版《哈耶克传记》书评,写于1999年,有删节。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哈耶克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哈耶克传
上一章下一章

Ebeling:一本不完整的学术思想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