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人咋管孩子

看看美国人咋管孩子

在中国,我们管教孩子,大多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到了美国这一套就行不通了。他们教育孩子是引导为主,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如果谁错了,老师会让他一个人到角落或他自己放衣服、书包的小格子里去,单独呆上几分钟。因为孩子喜欢在一起玩,这对孩子可算不小的惩罚。前一两分钟还行,时间一长孩子就呆不住了,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希望开恩。这时老师会抓住时机,讲点孩子能懂的道理,这就比打骂管用得多,而且孩子的记忆也比较深。我大儿子上幼儿园,一个学期大概有4—5次这样的经历。有的顽皮的孩子,这种经历就更多一些,太顽皮的孩子或不听管教的,就要家长合作了。对那些冥顽不化的,学校为了保证别的孩子不受影响,就将孩子“遣送”回家。但每个社区都设有专门为这类孩子辅导的学校,通过特别的手段,让孩子回到正轨。孩子上学后,不听老师的话,老师会先自己处理,给他讲道理,再不听的,就送给校长。校长蛮严厉的,训斥一通,认错了,就送回班级;不听的,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去,也有放学留下来让家长来接的。大孩子犯错误,不太严重的就让家长、学校配合解决,严重的如持枪威胁同学的就送到警察局。因为美国枪支管制有许多漏洞,有些事是很危险的。孩子在家里,做错了事,大人会说:“我不认为是这样,这样不好,你看那样如何?”大人真的生气了,就会让哈子单独呆在自己的房间;或一个星期不许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或不许玩他心爱的电子游戏;或禁止上网,禁止用电话与朋友聊天等,但一般没有体罚。在芝加哥,有一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夫妻,因为女儿丢了新买的戒指,一气之下打了女儿一耳光,被警察看见,就将女儿带走,与家里隔开,还将父母送上法庭。为此,华人社区、中国领事馆出了许多力,费了不少周折,才使全家团圆,还不知有没有附带处罚条件。在印地安那州的一所大学,有几对来自大陆的学生、学者夫妻,因为夫妻吵架动了手,丈夫被警察带走,送上法庭,妻子还得再去想办法,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最后才将丈夫弄出来。可见,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人,到了美国,就要特别注意美国的文化和法律。平时如果你要发火,就要像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牌子上写的那样:当你生气时,请数到10;当你很生气时,请数到100。即使在家中,你也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老婆和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摘自《现代教育报》4、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各种心理刺激,培养孩子的阅读和计算能力;5、引导孩子理解事物,使其学会自己安排生活,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6、爱孩子,与孩子分享快乐,对孩子说的话感兴趣;7、镇定、愉快,有幽默感,经常面带笑容。现象分析:众所周知,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但愿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或者准妈妈们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为此积极进行自身素养的完善。希望妈妈们不要总是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首先要关照自己,在决心要一个宝宝之前就开始提高自己。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妈妈,她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在各自所处的时代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之所以往往排斥传统,无非是说在现代条件下,一些传统的做法不太适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我们知道,日本的全职妈妈相当多。一位全职妈妈左藤叶子说:“作为母亲我必须终身学习,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跟很多只会“爱”而不善于“教”的妈妈相比,她更懂得教子的真谛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意义。她还为孩子分别制定了“成长计划”——孩子想并且应该做什么,母亲该为此创造什么条件等;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在里面详细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轨迹。跟很多妈妈相比,叶子的母爱要理性得多。女儿两岁后,叶子有意“难为”孩子,比如让她自己坐马桶;让女儿自己拿位置比较高的东西,引导她搬来小凳子、大椅子,一级级登上去。作为母亲,她从不简单地灌输应该或者不许做什么,而是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们一起分析、商讨;或者为孩子提出建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由孩子自己来做决定。“孩子是有判断力的,如果对大事小事都包办代替,那么他们永远也长不大。”虽然是全职妈妈,叶子并没有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局限于家庭琐事上,她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永远是新知识和新观念的追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从美国空降兵到新东方老师:洗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从美国空降兵到新东方老师:洗脑
上一章下一章

看看美国人咋管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