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王恒忙点头,仍迫不及待的问:「是是是,刘公子怎会来了家中?我方才在门外见到侍卫还觉得眼熟,以为是朝中哪位父亲的故旧登门,没想到竟是陛……刘公子!」

徽妍苦笑,长叹口气。

「母亲他们不知道?」王恒问。

「不知道。」徽妍摇头,瞅瞅後园那边,道:「他微服而来,就是不欲别人知晓,你也别说。」

王恒忙点头,神色却仍是惊疑不定,「可……刘公子为何如此?到家中来做什麽?」

「大姊向你打听鲤城侯时,她没告诉你麽?」徽妍将他袖子上的一块尘渍拍了拍,「父亲曾教授刘公子,他也算父亲门下弟子。前番到弘农是为拜祭父亲,顺道来家中做客,此番再来,是为还书。」

王恒一脸茫然。「只是如此?」他问。

「只是如此。」徽妍道,语气笃定。

两人边走边说,王恒随徽妍到屋子里看了看新衣,没多久就有侍婢前来,说戚氏让他们两人回後园去。

徽妍无奈,看了看王恒若有所思的脸,只得与他一道折返。

皇帝与王璟一连对弈三局,皆败北。

王璟将最後一子落在他阵中死穴之时,皇帝盯着他的手,简直不可置信。

「公子高才!」王璟愉快地说,「在下许久不曾对弈这般畅快过!」

皇帝的嘴角几乎抽搐,他看着王璟,叹服道:「王公子棋技精湛,娴熟周密而玄机重重,在下自愧不如。」

王璟谦和一笑,道:「刘公子过誉了。」说罢还想再邀一盘。

皇帝却道:「还是改日再弈,天色不早,在下该告辞了。」

徽妍才回来就听到他这麽说,心中一松。

戚氏却讶道:「怎麽这便要回去了?离黄昏也不过一个时辰,赶路也走不了多远。」

皇帝莞尔,「还是不叨扰了,在下已留了下人在弘农县邑外的驿馆等候,约定今夜在那边留宿,明日一早换快马出发,赶在後日午时前回到长安。」

「这麽急?」陈氏也来到园中,问:「这是为何?」

皇帝看徽妍一眼,道:「王子居次年纪尚幼,不习惯生人陪伴。这几日王小姐不在,两人已是哭闹不止,我们着实伤神。在下外出几日,放心不下,若回去迟了,侍臣们怕是难以应付。」

戚氏犹豫了一下,叹口气。「王子居次幼失怙恃,确是可怜。」说罢,看向徽妍,「刘公子等人如此操劳,你也莫闲在家中,这两日收拾收拾回宫帮忙去吧!」

徽妍愣了愣,张口结舌。

她这些天总费神思索该如何说服戚氏,没想到皇帝三言两语,戚氏的想法就转过来了。

徽妍忙应下,看看母亲脸上的关切之色,啼笑皆非。她哪里是心疼蒲那和从音,分明是心疼皇帝,只怕如今母亲的心中,这个叫刘公子的人已然比自己这亲生女儿还要宝贝了。

寒暄一阵,皇帝从棋盘前起身,行礼告辞。

众人再表达了一番挽留之意,送皇帝出门。

王萦搀着戚氏在前,王璟和陈氏随後,却见徽妍留在後面,与皇帝走在一处,王恒连多动一下都不敢,默默跟在最後面。

徽妍瞅着前面家人们有说有笑的样子,正走着,忽然听皇帝道:「你方才劝你大哥以和为贵,果有深意。」

她看看皇帝,瞅见那意味深长的目光,笑答道:「家兄自幼随博士严珅学棋,十岁至今,败绩不出五指。」

皇帝眉间有些讶色。严珅是个名儒,学问渊博,亦是有名的弈棋高手,纵横京畿棋坛数十年,敌手寥寥。

怪不得自己连输三盘。皇帝彻底心服,却瞥了瞥徽妍,「你一开始便知道我会输,於是作壁上观?」

「岂敢。」徽妍不以为然,「公子不惧应战,妾身也自当旁观。」

皇帝微微挑眉,心里「啧」一声,转过头去。

到了车前,只见侍卫们早已备好车马,侍立周围。

众人与皇帝再道别,却发现王恒也牵了马来,立在车旁。

「你要去哪?」戚氏问。

「我……送送刘公子。」王恒说着,瞅瞅皇帝,又连忙收回目光。

戚氏笑起来,对王璟道:「去做了车郎,果然知礼了许多。」却对王恒道:「本来送一程也好,只是刘公子要赶往弘农县邑,只怕你拖慢了公子行程。」

王恒犹豫,看向皇帝,面色不定。

皇帝从善如流,「王郎官不必多礼,王夫人说得对,且在下亦有从人跟随,诸多礼节还是省去为好。」说罢再看徽妍一眼,转身登车。

马车辚辚,马蹄踏过,尘雾飞扬。

「母亲,刘公子又借了书,下次可会再来?」王萦问戚氏。

「会来,总要还书啊。」戚氏笑咪咪道。

千万莫再来了才好……徽妍心里道,不禁瞅了瞅王恒。

只见他怔怔地望着皇帝一行离去的影子,似乎仍然回不了神,只怕那心肝里大概与自己上回一样,全在惊涛中翻滚,雷电齐鸣。

【第三十二章回宫做女史】

皇帝一路疾赶,如原先议定,第三日午时前回到了未央宫。

他先到宣室殿,处理完这几日积累的政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杜焘的奏报。

如他所料,右贤王被右日逐王打得一败涂地,退出王庭,往西北逃窜,与左温禺鞮王合兵一处。杜焘按照皇帝与众臣议定之计,并不出手,只与右日逐王合围,昔日左温禺鞮王围困右日逐王的燕然山至涿邪山一带,如今成了两王困守的牢笼。按杜焘预计,右贤王兵多,左温禺鞮王粮草多,不出十日,右贤王粮草用尽,两人定然反目。

皇帝看着奏报,心里估算着这消息从范夫人城传到长安的时日,现在那边应当已有了变数。他旋即亲自拟诏,令汉军以助右日逐王合围为首要,除非遇敌来攻,否则不必出击。同时予杜焘决断之权,一切可见机行事,待两王之事平定,便可班师回朝。

事务都处理完之後,皇帝问徐恩,「这几日宫中可有何事?」

徐恩道:「并无大事。只是漪兰殿王子、居次仍每日问起王女史。哦,昨日六殿下来求见陛下,说欲向鲤城侯学剑,请陛下准许。」

「鲤城侯?」皇帝愣了愣,忽然想起王萦提起鲤城侯的事。

「为何要向鲤城侯学剑?宫学中无武师麽,期门、羽林之中擅剑者亦有许多,何人不可教习?」皇帝淡淡道。

徐恩讪讪道:「如此,奴才将陛下之意转告六殿下。」正要退下,皇帝却将他叫住。

「不必。」皇帝想了想,「告知六殿下,如他所愿。」

徐恩应声,行礼退出去。

暂时闲下来,皇帝倚在凭几上,放松一下,望着殿外的天光。

他的兄弟姊妹之中,如今未成年而仍居宫中者,有四人。六殿下刘珣,七殿下刘硕,十公主刘玫,十一公主刘芯。其中,六殿下刘珣今年十六,年纪最长,聪明机灵,宫中学官皆称赞其出色,他的生母李美人,与董李之乱的李夫人是姊妹。

当年,董氏反攻京城,三殿下被杀,李夫人死於刀下,李美人虽未参与此事,却也未能幸免。董军攻入时,她自知不会被放过,在殿上自缢,而六殿下当年不到十岁,被乳母和宫人藏在宫苑中的假山里,一直躲到皇帝夺回长安。

六殿下虽非李夫人所出,可生母既然与李夫人是姊妹,也算是残党,皇帝会如何处置六殿下,当年曾有许多猜测。但最终皇帝并没有为难六殿下,他像对待先帝其他的皇子皇女那样,仍将他养在宫中,待成年再封王外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宅心仁后 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宅心仁后 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