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我老的老头》 那些浸润饱满的果实

《比我老的老头》 那些浸润饱满的果实

在书店里看到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首先吸引我的是封面的题签,要知道,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写一手好字的。

肯定有写钱钟书的那篇《北向之痛》,果然,它就被编者放在第一篇。前几天我在《读者》上看到这篇文章,内心的感受简直是震撼。很羡慕作者与钱先生为邻,在“夫子宫墙”之内,更敬佩他“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相距200米的路,20年来只去探访过一两次。这种想法似乎是作者做人的一个基调,虽然黄永玉自己也堪称一代大师了,但他尊重比他老的那些老人的时间和情感,确实如他自己所说,“懂事”,可惜这样懂事的人不多了。

更震撼我的是写表叔沈从文的那些“碎屑”,这些看似凌乱无规则的碎屑,却比一部中规中矩的传记显得更完整,更能直刺人心。然而,“碎屑”我有啊,就在《沈从文印象》里。《比我老的老头》全书才200余页,“碎屑”就占去了近三分之一。这倒让我犹豫了,买还是不买呢,家里的书已经多得不能尽立于书架上,需要添置的是书架而不是书啊。

还是买了,成年以后再浏览书林,不再觉得遍地珠玑,又有多少书能一下子打动自己呢?

黄永玉这个老头写东西真是不错,看似散漫和啰嗦,读着却有味道。比如写陆志庠,抗战时期那么动荡的岁月,因为有如此生动的陆志庠以及其他师友的烘托,读来竟感觉日子如黄金一般灿亮。比如写张乐平,前半段简直是作者少年时代的行乐图,那个“胖,力气大,脾气好,能打架,有钱,而且是个孝子”的同学李尚大一点也不比文中的主人公逊色。

也有遗憾,评《黄河十四走》的那几段文字看着真让人着急,“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等等等等,这么好的一本书,究竟里边写了些什么啊,除了知道黄老头对这书高度评价之外,我什么也不知道。

“我知道你就喜欢那些老头老太太。”一位朋友如是说。“有文化的老头老太太。”还没等我露出反驳的表情,对方又补充说。这有什么不好吗?听一个老人叙事,比听一个年轻人讲同样的故事感觉要饱满得多;若是个有文化的老人,听者自会更感受到一种悠然之气。

“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作者这话有点悲观了,这些老人不是干果,是外表干瘪内里却浸润饱满的累累硕果啊。

《比我老的老头》/黄永玉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定价: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黄永玉讲述他们的故事:《比我老的老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黄永玉讲述他们的故事:《比我老的老头》
上一章下一章

《比我老的老头》 那些浸润饱满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