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家庭都一样(2)
但是,看了残疾的长子写在贺卡上的这一段话,我和妻子都大吃一惊。
妈妈,祝您生日快乐。
今年五十六岁的人好像在逐渐增加。
请多保重身体,不要感冒。
我不会写很大。
我的文章不太好。
每天,我喜欢傍晚。
因为端来晚饭。
哪个家庭都一样。
说是傍晚,其实就是五点。
每周星期三,就去牙科医生那里,我会注意的。
我不太害怕。
从性格上说,光是一个十分认真的人——他对我表现出明显的生气,一般都是因为我对他开玩笑有点过火。
从幼年时期就是如此。
他为了使说话或文章具有幽默感,虽然其中也有无意识的风趣,但往往刻意追求。
因为写贺卡是在年初,他想今年肯定还有许多人和母亲一样过五十六岁生日。
的确是这样。
但是每天也都有人进入五十七岁,他装做没有意识到的样子。
这显然是光想制造的幽默。
今年五十六岁的人好像在逐渐增加。
每周星期三坐电车去牙科医院看牙,这是光的现实生活。
他小时候就牙齿不整齐,刷牙不干净,经常出现问题。
也曾经全身麻醉后同时拔去几颗牙。
那次我也非常紧张,不亚于他出生以后不久做头盖骨手术的情景,一直坐在候诊室里等待。
进入青春期以后,光开始患癫痫病。
由于连续服用抗癫痫剂,副作用日益明显,牙龈红肿,出现草莓状的红包。
因此不敢用牙刷刷牙,他的大部分牙齿开始松晃,口臭也越发厉害。
但是,自从妻子带着光去位于梅之丘的牙科医师会牙科中心就诊以后,在牙科卫生员极其细心周到的指导下,他的牙龈状况明显好转。
对于家有残疾儿的母亲来说,牙科中心无异于救助恩人。
我在一旁看着光每天晚上使用各种形状和不同功能的牙刷刷牙时,不由得感受到母子俩付出的努力……牙龈状况好转以后,下一步就是由专职医生拔牙和安假牙。
光的牙齿治疗已经进入这个阶段——其实今天下午我就要陪他去医院,医生预先告诉我说这次治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于是我一大早就开始工作,想赶在去医院之前把草稿写出来——光本人好像也很担心。
但是他大概为了让母亲放心,故意写道“我不太害怕。
光写的那段话的中间部分大概是这样的情况:最近岳母经常从作为她卧室的客厅走到大门口,再回到屋门,在大门口和屋门之间来往走动,那样子像是在等待已经约好的旧时朋友的来访。
只要看见信箱里有报纸,甚至哪怕是一张小广告,都要拿到起居室里交给我。
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不论我是在写作还是看书,都要从椅子上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接受。
否则她会拿着小广告一直姿势端正地站在那里。
即使没有什么可送的东西,直至两三年前,还每天进来询问家人是否安康。
但是现在只是在大门口和屋门之间来回走动,雨天也不例外,弄得门口的脚垫上净是泥土。
我怕她摔倒再次骨折,但是她每三四分钟就在大门与屋门间来回走动,根本劝不住。
心想她是否作为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呢,只要她愿意也就算了。
但是光对外祖母的这种举动——光从职业培训福利院回来后,总是躺在起居室里听音乐或者作曲,外祖母在门外走路的动静听得十分清楚——好像心里很难受。
岳母的这种走动有时从天一亮就开始,午后稍晚一点时间最为频繁。
为了填写最近开始接触的老年人生活照顾中心的管理员送来的调查表,有一天,我一边工作一边在稿纸边上记录岳母开关大门的次数,结果记到一百多次,只好停下来。
一到五点,虽然家人的晚饭时间尚早,妻子就把岳母的晚饭送到客厅。
吃过这顿饭,虽然也有例外,但她就呆在自己卧室里,不再出去走动。
于是光对外祖母的烦心,至少今天才算是轻松下来。
我是这样的感觉,所以“每天,我喜欢傍晚。
因为端来晚饭。
哪个家庭都一样。
说是傍晚,其实就是五点”
光在这里想强调,对于自己来说,给外祖母端来晚饭的五点才是最令人高兴的傍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