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花木兰回国抗战
第一百一十七章:花木兰回国抗战
李岳美,又名李月眉,1918年生于马来西亚宾城一个华侨家庭。书书网更新最快李岳美原籍广州台山,父亲李荣基是一位华侨商人,为人豪爽正直。母亲梁凤蝉,善良贤惠。李岳美自幼在当地华侨学校读书,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成绩优异。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宣告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亦震惊了海外华侨的心。日寇咄咄逼人,长驱直入,祖国河山大片沦陷,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难,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忧心如焚。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李岳美和同学们热血沸腾,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宣传队进行义演,上街卖花,抵制日货。她们还组织女子篮球赛,将募捐的款项交给筹赈会,支援祖国抗日救亡。
1938年底,广州沦陷,香港通道被阻,积存在港的大批军火,除部分改由安南运入广西外,大部分移往仰光,准备由刚建成的滇缅公路运入云南;同时,即将从洛杉矶运往缅甸的大批国内急需的机械设备也要运到仰光,转运川渝地区。但当时国内驾驶人员奇缺,因此,国民政府经济部翁文灏部长致电向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求援。陈先生急祖国之所急,立即以南侨总会的名义发出通告,号召华侨青年回国服务。南洋广大华侨青年闻风而动,踊跃报名参加,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热潮。
这天早上,李岳美刚到学校,就听见广播里反复播送着一条消息:“同学们,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广州,祖国大陆的外援通道受阻……,现在国内急需一批有会驾驶汽车以及维修技术的热血青年,积极回国参加运输援助抗战,有意者请尽快到抗日赈筹总会报名,参加考试……”
一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群情激昂议论纷纷:
“我会开车,班上还有谁会开车,我们一块去报名!”
“算我一个!”
“还有我,我不仅会开车,而且我还会修车,不然到时候我们趴窝了谁来帮你们!”
“哈哈哈哈,我们结伴同行,相互帮助,干死小日本!”
…………
李岳美高声说道:“算我一个,开车我也会,我还会做饭,吃不饱肚子扶不住方向盘岂不误了抗日救国的大事!”
“热烈欢迎李岳美同学加入!”
几个女同学纷纷上前说道:
“岳美,你不会真要去吧?”
“岳美,你父母会同意吗?”
“我也想去,可我不会开车,但我们学习了战场救护,运输队也肯定需要。岳美我和你一块去,如果行我也报名。”
…………
华侨中学的同学们浩浩荡荡前往赈筹总会报名,不料赈筹总会的工作人员一看见她们就说:“多谢女同学们积极响应,心系祖国,但我们考虑到运输工作比较辛苦,这一次不招收女机工。如果有医护队回国抗战需要你们,到时候一定通知……”
男同学们笑道:“你们回去吧,打小日本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你们一个个花骨朵似的,磕着碰着还不把人心疼死,哈哈!”
李岳美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我们不见得就比你们差,哼!”
回家途中,她正好遇到兴致勃勃的三弟李岳松。
“三弟遇到啥高兴事了,快说给二姐听听。”
“二姐,我想报名当机工回国参加抗战,正愁着害怕父母亲不同意,要不我们俩一块回家,你帮着我做做他们的工作好不好?”
李岳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着三地的耳朵嘀嘀咕咕说了一阵。
李岳松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望着她说道:“二姐,这恐怕不行吧?”
“这有啥不行的,到时候我们姐弟俩还是个伴呢,最好不过。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父母亲,不然以后二姐再也不理你了。”
“好吧,回国以后我来保护你,争取我俩开一辆车。”
“走回家准备准备。”
…………
下午的时分,他俩抽着没有熟悉的同学的时候,到赈筹总会报名,此时的李岳美已经打扮成了一个阳光帅气的学生小哥,李月美也在报名花名册上变成了李岳美……
过了几天,李岳美和弟弟一起去考试,结果都被录取。
她终于以一个中华铁血男儿的身份,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回到了苦难深重的祖国。
父母亲都很忙,在南阳机工集结登船前,李岳美和三弟没有把回国的事告诉家人,只是在闺房里给二老留下了一封热情洋溢报效祖国的家信,请父母理解,悄悄离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1939年2月,李月美一行经过海上几天几夜的颠簸,在安南上岸,又经过陆上几天几夜的颠簸,乘火车到达昆明。在昆明经受军训,被分配到总部设在贵州的“红十字会”当司机。李岳美既有男子的粗犷,又有女子的精明;既有男子的豪爽,又有女子的细心,因此,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里,都没有让同伴怀疑到“他”是个女子。李岳美在感情深处,更以一个女性的全部温柔,表现在救死扶伤的行动中。战场抢救伤病员,军运线上抢运医药、武器,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到处都有她的嗓音。在红十字会里,谁都认识“他”,赞扬“他”,但谁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是女扮男装!
…………
李岳美姐弟只是千万回国参加抗战爱国华侨中的一员,抗战期间,大批华侨华人热血青年脱下西装革履,回到祖(籍)国参战。
1937年10月,庄西言、柯全寿、许启兴等人在印尼发起组织救护队。当招募人员的消息在报上刊出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报名者竟达400余人,大大超过预定人数。在泰国,当华侨得知祖(籍)国急需技术人员和汽车司机以后,立刻有300多人报名应召。在马来亚新加坡,许多著名医生放弃自己开办的医院、诊所,率领医务人员回国参加救护队。在菲律宾,华侨们踊跃集资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先后组织了4批战地服务队回国。华侨组织的回国服务团体,在祖(籍)国抗战的各个战场上吃苦耐劳,救死扶伤。
广东是华侨大省,回国参加抗战的粤籍华侨华人就有4万多人,例如广东空军从队长到飞行员几乎全是华侨。当时仅从美国回国的华侨飞行员就有200人左右,美国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中也有不少队员是华侨。在中国的主要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上,有3000多名“南侨机工”。这些来自南洋的华侨司机、修理人员和护路技术员冒着被敌机炸死炸伤的危险,工作在条件艰苦的这条公路上,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共有1000多归国华侨在滇缅公路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爪哇华侨救护队和吧城华侨救护队,成立于1937年10月,是回国较早的华侨救护队之一。爪哇华侨救护队在祖(籍)国缺医少药的关键时刻,携带了大量战场上急需的金鸡纳霜等药品回到祖(籍)国,并奔赴各个战场救治伤员,被前线伤病员称为及时雨救护队。吧城救护队随队带回9辆救护车和大批药品,于1938年6月到达武汉,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场救护工作;后又转战于长沙、桂林等地,在长沙会战中救治了大量伤员。
这些参加抗战的华侨华人,是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壮大了祖(籍)国的抗战力量,还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斗志,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谨以此文,向千万爱国侨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