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如果是一般人家,五千两的陪嫁也算多了,殷如卿出嫁时的压箱银是一万两,其中五千是简琴瑟私下给的,以嫡女的规格置办了六十六抬嫁妆也着实让人羡慕了一番。
而殷如惠次一点,五十四抬嫁妆,府里的压箱银是三千两,另杜姨娘准备贴补三千两,一共六千两银子。
前头有两个姊姊可比照办理,若殷老夫人私底下多给殷如素一些也不能超过嫡女,九千两压箱银和六十抬嫁妆算是对得起她了。
偏偏她嫁的对象不是文人之家的子弟,而是站在云端上的天人,几万两银子的陪嫁都算少,可要为一名庶女拿出几万两的陪嫁又实在难为,他们还未富有到这种程度。
「祖母,我省得,一文钱也不叫你出,咱们花世子爷的。」殷如素打趣的反握祖母的手,小声的表示一切包在她身上。
「你呀!又胡说了。」她无奈的笑笑,不认为孙女办得到,但心中又有一点希望的小火苗盼能成真。
「祖母,世子爷中看不中用,外强中干。」她一眨眼,表示世子爷很好对付,她一下子就能搞定。
殷如素说得很小声,仅祖孙俩听见,旁人只看得见两人的嘴巴在动,可声音再小还是飘进某人耳中,一双勾人的桃花眼微微眯起。
「中看不中用,外强中干……」真没想到她有这么多的埋怨,看来他下手还是太轻了。下次直接剥光她,看他有多么不中用。
「无……世子爷,此事不该由我跟你提,父亲和母亲健在,该由他们主事……」这般咬文嚼字真不习惯,还是直来直往痛快,可正厅满是人由不得殷如素放纵。
殷如素终于找到嫁给赵无疾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她在他面前能畅所欲言,做她自己,他自个儿就是无法无天的人,自是不会约束她的言行举止,两人非常合得来。
「一百。」
一百……他也跳得太快了,一下子接招不及。「十。」
「九十。」十?他拿得出手吗?太丢人现眼了。
「二十。」不能再多了。
「八十。」再少,爷没面子。
「二十五。」刚好就好,别太过分。
「七十五。」你增五,我减五,公平。
「三十。」赵无疾,我会被府里人去皮拆骨的。
「七十。」乖,别哭,爷替你报仇。
恼在心底的殷如素一咬牙。「五十。」
「好。」成交。
可恶,你不会在这里等着我吧!「世子爷真风趣。」
「好说好说,讨媳妇总要顺着点,以后我都听你的。」仅此一次,再无下回,娘子别用大脚踹我。
两人眼波交流了好几回,光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他(她)在想什么,「愉快的」完成一次沟通。
但只有赵无疾愉快,殷如素却被他气得快丢刀子了,哪有人把聘金当儿戏来玩,要不是知道他银子多,她真要翻脸说不嫁了。
「九丫头,你们到底在说什么?」雾里看花越看越胡涂,殷老夫人怎么也看不懂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十、一百、二十、八十……一堆瞎喊的数字。
殷老夫人问的正是大家想知道的,他们同样茫然一片。
看了看众人狐疑的目光,内心压力颇大的殷如素先要大家坐稳,不要给颠了。「世子爷的意思是给我们五十万两白银的聘金,不用还礼,那些全给我做压箱银了。」
「什么?!」
「五、五十万两……」
「……聘金。」
「他疯了吗?」
最后一句深获众人的赞同,世子爷真的疯了,本朝公主出嫁也才二十万两银子,一千两黄金,他们家小九能比公主矜贵吗?他这一搞以后别人怎么嫁女儿,三、五千两能看吗?殷府的男人抑郁了,想着自己也有女儿,他们得努力才能赚够闺女的嫁妆银子,世子爷一出手把世间男子都坑惨了。
而女人们正好相反,她们是嫉妒又羡慕,盼着和殷如素交换,世子爷是浑不吝了些,可架不住他有钱,人又长得好看,若他肯高看一眼,抛夫弃子也跟他走了。
「原本他想送一百万两白银,可一百万两要搬到什么时候,我是出嫁不是入赘,一来一往要好几日功夫,咱们干么做那些招嫌的事儿。」怨富不妒穷,财多易招祸。
「一百……万……」两。
咚!有人倒地不起。
更多人则是两眼发红,盯着赵无疾像在看一块上等肥肉,人人都想上前咬一口。
赵无疾打算用一百万两白银迎娶吏部侍郎殷重轩的三女儿为妻……没错,他准岳父大人又升官了,官居四品。
不知是谁把这事儿传出去,一百万两灌水成了两百万两,登时百姓群情激愤。
汝南王世子哪来的两百万两,该不会是鱼肉百姓,搜括民脂民膏吧?这百姓可不依。
因此有那自诩满腔热血、报效朝廷的言官上奏,要求严查是否有贪污情事,绝不允许国有蠹虫危及朝堂。
这一查倒是明明白白了,人家哪有两百万两,分明「只有」五十万两,直接装在打开的箱子里招摇过市,八个壮汉抬一口箱子,抬了老半天才走到侍郎府,人家也很大方的就在门口一锭银子一锭银子的点收,让百姓来监督。
可光是五十万两银子的聘金也够令人咋舌了,众人窃窃私语地谈论殷侍郎的三女儿是何许人也,怎么收服了目无君父的纨裤爷。
为了这件事,言官们又上奏说汝南王世子奢靡,要朝廷停了他的俸银以兹告诫,可赵无涯却语重心长的暗示文武百官:行呀!你们去转告汝南王世子,他为朕带兵是做白工的,以后外敌来犯就你们上阵吧!谁办得到就谁去,朕允了。
皇上这意思是,不管大小官员全是用朝廷的银子养着,每个人只管干分内的活,干得好自然大大有赏,干不好通通没俸银,朕扣你们俸银,朕对臣子向来一视同仁。
至于赵无疾另外未送出的五十万两则充作了军资,坦坦荡荡的送往皇宫,跟下聘一样用八个壮汉抬一口箱子,还把箱子打开让沿途百姓看清楚里面真是一锭锭白银,还特别挑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学究来数银子,以兹证明他并未做假,偷奸耍滑。
这便是赵无疾聪明的地方,人家是财不露白,他是刻意显富,然后将家产公诸于世,又捐了一大半给朝廷,因此百姓们会在心里估算这败家世子还剩余多少财产。
造反需要银子,连世子爷都没钱了,还造什么屁反,他不反过来哭穷就不错了。
于是一时间满天飞舞的奏折消寂了,没人再大骂汝南王有窃国的野心,反倒同情他晚景凄凉,养了个烧银子的儿子。
赵无疾一石两鸟的计策奏效了,同时也平息了朝廷官员对汝南王的排斥,纷纷转为同情,「造反」两字从此不再提起。
殊不知这滑头小子买了几座山,挖空山腹造银库,把半路劫来的银子分别藏在几个山洞里,只有他知道藏处。
遭窃的安南王还不晓得劫银者是谁,他当是黑吃黑被人坑了,到现在还十万火急的捉人找内奸,闹得整个安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