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俊:尚无成功范例(1)
——刘嘉俊访谈刘嘉俊,1980年10月生。1999年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竞赛一等奖,免试直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科基地班。1999年10月至2002年2月历任《萌芽》刊中刊《惊奇》主编,《萌芽》本刊小说组发稿编辑,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助理。并独立组织编辑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特色作品选》系列6册。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于《上海一周》报社担任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参与多个主打选题的策划、采编工作。累计发稿10余万字,图片70余张。2000年5月起,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广告公司工作,先后从事过多个广告、纪录片的策划编导。2001年8月至2001年8月,参与北京天与地媒体策划公司工作,负责电视剧《三重门》的编剧工作。2002年4月,参与电视剧《生死呼唤》的剧本创意、写作、编辑工作。记者:这本书的其他访谈对象有许多都是从新概念或萌芽杂志开始获得第一个成名机会的,而你应该是其中资格最老的一位了。现在时隔五年,你再回头看这一段经历,会有什么感触?刘嘉俊:用感触这一词汇真是好轻松啊。然而,对我来说,从新概念开始到现在的这五年却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内心历程与工作经验。我不会说我后悔过什么,因为在这五年里我所获得的成长,或许在其他环境里要10年乃至更久。我也不能说我为自己的经历自豪、骄傲什么的,我所取得的成绩不允许我说这样的话。只能说,因为新概念而开始的这五年,对我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让我知道了现实与梦想的距离,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并且让我在坚定地恪守现实给我地限制的情况下努力追求梦想。记者:能简要地说一你的梦想吗?事业上和生活上的?刘嘉俊:就工作方面来说,我的梦想是成为在综合媒体方面有判断力和影响力的策划人。至于生活上的……很难说。既习惯了一个人,也习惯了不多考虑生活上的问题了。或许有人认为这并不是很积极的生活态度。可是我认为恰恰相反,一个人考虑的东西是有限的,能执着的事情也是有限的,福尔摩斯的那个及其不完整的知识谱系或许能说明一点问题,哪怕那是现在看来不足以作为证据的东西。就工作而言,我涉及过的领域过于宽广,为了能将各种资源组合,再生,必须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最近,有人问我要生活照的时候,我有一句话没有说:“一个没有生活的人上哪里去找生活照。”我想这就是我的态度。记者:你刚才提到了“有判断力和影响力”,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提法——前者是一种能力,而后者是一种结果。而就你这五年来的认识,你认为在成为优秀策划人的道路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刘嘉俊:媒体领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判断力和影响力作为目标来说,是两个层面上的。判断力是我对于进入这个领域的自己的要求。影响力是对于进入了这个领域的我希望的结果。现在,我们都可以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可以用非常客观的方法去归纳,整理,演绎这些信息。但是如何去利用这些信息则是非常需要判断力的事情,哪个方面可以进入,应该如何进入,应该找些什么其他资源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判断。而这些判断造成的影响则是衡量一个策划人是否合格的标尺。判断力是单纯的,但影响力则是非常复杂的,这之间的配合往往体现一个策划人的作业风格。策划人可以善于影响市场,也可以善于影响作者,这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我觉得至今我在这方面还没怎么入门。记者:尽管你提到了影响力包括对市场和对作者的,但是有很多人恐怕还是把“有影响力”单纯地理解为这本书的书名所写的“成名”。我注意到你连续用了好几个“复杂”。而现实却是,和你一样从新概念出身的作者有几位都似乎非常简单地就成名了,甚至他们成名以后的种种行为也表示他们并不认同某种“复杂”,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你认为自己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