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斌《德龄公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2)

徐小斌《德龄公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2)

第1页:徐小斌《德龄公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第2页:徐小斌《德龄公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2)

第3页:徐小斌《德龄公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3)

第4页:徐小斌《德龄公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4)

陈晓明:小斌的创作正是处在一个爆发的阶段,小斌写作了二十多年,在中国文坛的很多作家,他们的名声通常的情况下要大于他的成就的,小斌可能是少数几个,就是说她的名声小于她的成就。也正是在现在,人们开始逐渐地意识到小斌作为一个作家实际的成就和她在当代文学中应该具有的地位。所以我认为这个会开得很及时,会使小斌在当代文学的位置上给人以一种更加深刻和更加准确的一种印象。

我关注小斌的创作时间比较长,而且我个人比较喜欢她的作品。最早看她的中篇小说我特别喜欢,《迷幻花园》、《双鱼星座》,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好的小说。我现在也认为《双鱼星座》是当代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小斌的创作应该说她的作品是很值得解读的,就是可分析的地方很多,这点可能是跟她本身的艺术蕴含很丰富和复杂有关系。

小斌的作品个性特征非常鲜明,她会写出诡秘的女性史和神奇的女性,这种诡异性是潜伏在她几乎所有的作品当中,可能包括像《敦煌遗梦》那样的作品当中就有了,但是小斌把握这一点,是《迷幻花园》和《双鱼星座》开始的,特别《双鱼星座》这点上特别突出了小斌对女性历史的一个非常鲜明、非常有个人力度的一种把握。所以你可以看到她所理解的这种女性的历史包含一种原型的记忆在里面,她总要冲击女性的那种最复杂的、不可知的那种宿命。《羽蛇》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我认为它可以说对女性历史的书写在当代的女性作家中最深刻的一部。过去的女性作家是封闭的,小斌这部作品是放在百年的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当中表达的。但这种表达不是让女性对现代性的历史吞没,而是反过来,女性的历史本身是反现代性的。这点小斌的写作,在女作家当中甚至是别的男作家当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德龄公主》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它具有高尚的文学品质。过去的历史小说,事件性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而德龄这部书既能够建构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大冲突,又能够紧紧把握住人的心理、人物微妙的行为、动作、感觉、文化,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开创性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历史小说本身也可以具有丰富的文学性的。

第二点,我想徐小斌作品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一种哲学和宗教的意识。我一直认为作品,特别是作品应该是有它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当然能够以明晰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当然是最好,而小斌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不可知论可能是她的哲学和宗教混合一体的那种思想意识,这点构成了她作品的一种深度,这在《羽蛇》中是表现得比较充分的,她总是有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东西,人的命运、历史、事件这些大的冲突,都被一种不可知的东西所支配,那么生活不知道要发生一个什么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意义和结果都不清晰,所以他始终保持一种神秘感。我觉得这种神秘的氛围在小斌作品里面做得非常地彻底、很自然。我觉得生命论和不可知论其实是文学始终应该追溯的东西,因为文学本身应当具有对现代历史的宏大思维,提出置疑的方式,我觉得这个方面在中国的作家当中其实是很薄弱的,因为我们整个民族本身的宗教意识薄弱,所以在这点上,文学作品的开掘尤为重要。

第三点是小斌的叙事方式和感觉,她始终在追问人的心理、人的感情,人的生存态度。这些在她的叙述当中不是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而总是在一个深度的背景上去呈现这些东西,当然她的这种深度性并不是简单的现代主义的深度性,而是一种无形的深度,里面总是有非常复杂的东西。她有非常好的文字感觉,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出她对语言精致的苛求,像《羽蛇》,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因为小斌本身是多才多艺的,她在形式感、在美术方面有相当深的造诣,她的感觉,那种精细的感觉,是很难被人超越的。

陈福民:关于徐小斌的经历大家都知道,当时我知道的时候也非常吃惊,她原来是首届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专业的学生,按照她这样的经历她完全可以做一个弄潮儿,会计师、审计师、经济界官员,是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一个象征。

我非常同意林老刚才无所事事这个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定位就是说,徐小斌是在跟这个时代的被普遍认可的成功做抗争,这种抗争使她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应当被关注的作家。

徐小斌总是跟这个时代闹各种各样的误会,她非常固执,一直跟这个时代趣味非常之游离,她有一种非常刻骨、非常致命的美感与追求。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个没有被充分认识,并且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非常重要的作家。她始终不改自己对艺术非常精制的、非常独到的审美格调。这个时代的那种喧嚣,那种非常粗野直率的**,在徐小斌的写作中都被屏蔽掉了,这与她的精神世界都是不相关的。所以我一直借用米兰.昆德拉的现成的说法,徐小斌是生活在当代写作在别处的一个作家。这个说法似乎就是专门属于徐小斌的。

比如徐小斌有一部短篇小说,我觉得非常好,也非常重要的,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是《蜂后》。在《蜂后》里边徐小斌勾画了一个沉湎于自己的痛苦和梦想的这样一个不知年龄的女人,一个凄美、绝艳的女人,仿佛是一个女妖,她跟蜜蜂的关系似乎是这个女人携着她养熟的蜜蜂或者乌鸦款款而行,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美的隐喻和意象。真正的蜂后与蜂群之外的世界是隔绝的,但是她由此获得了一个非常奇异的视角和卓越的观察力,我觉得用这样的关系,来说明徐小斌和她自己的文学创作非常恰当,就是写小说的徐小斌与养蜜蜂的那个女妖之间存在着某种互相指射的结构。徐小斌躲藏在她精心构筑的那个艺术巢穴里,饲养调理着那一大群奇异、诡谲的小说精灵,这样的小说精灵长着翅膀,通常在黄昏的时候起飞,穿行在《迷幻花园》和《双鱼星座》之间。因此,她也背负着人间的阳光和阴影,在它们返回自己巢穴的途中,有遍地的伤情和通灵的智慧,这让我想起阿龙的《无题》,要开出一枝白色花,因为我们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我为什么要特强调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一种无罪的凋谢感,不仅是贯穿徐小斌全部写作经历,同时也是我们理解徐小斌文学创作乃至她的艺术趣旨的关键性的线索。徐小斌的艺术世界和我们当下的世界存在着一种负罪和抗辩的这样一个非常奇特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用阿龙的《无题》来形容徐小斌的写作,真是天衣无缝。

我自己在内心也无数次地想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无罪的凋谢不仅是徐小斌写作,乃至她整个精神活动一个支配性的因素,同时也是她自己理解这个世界非常隐秘的一个视角。由此无罪的凋谢,在艺术象度上还生成着非常独特的徐小斌式的艺术美感。

我们去考察徐小斌的这几部作品,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当下,精神却在游走,它是徐小斌非常内在的文学逻辑。我把它叫做灵魂出壳的写作。徐小斌凭借她几乎病态的敏感和毫不苟且的艺术天性,以一种顽固的姿态向着所有灵魂破产的人类发出了她的愤怒之声。

比如早期的《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虽然那部作品非常鲜明的留存着八十年代那样的文学语言和结构痕迹。但是这个作品非常独立的关注点和它特殊的视域,使得它与同时代的平庸之作拉开了距离,同时也早早地预示着徐小斌后来写作的倾向。但是那个时代当时没有解读这个作品的能力,所以她总是跟这个世界错过。徐小斌后来写作一直都保持这样一种彻底的孤独和痛苦,也可以说是幸福,当然你要说这是一种精神折磨也无不可。在任何一个理智健全、智商中等的人,都不会因为孤独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诗意,然后就专门的去孤独,没有这样的人。然而如果你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灵魂破产的世界,而你又执着于灵魂的时候,那么孤独就不是你想不想要的问题,它仅仅是一个你如何要的问题,你用什么方式拥有这样的问题。徐小斌在艺术处理上非常准确、非常生动地处理了生命的孤独、恐惧,在孤独、恐惧当中,在人们剖析的当中,获得力量、获得真实。

中篇小说《双鱼星座》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品。《双鱼星座》里,徐小斌再一次让她的主人公卜零灵魂出壳,卜零在她的小说里面显得似是而非、麻木不仁,以至于她的丈夫完全不能理解。古人说知深水鱼者不详,小斌就是这样的一个不祥的人,她用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投入的代价去剥离了这个世界种种的伪装,所以卜零的命运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里被剥离出来,她只能在别的世界里获得作为女人的真实感。应该说这是一种美,同时也是一种罪。徐小斌试图抗辩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这种无罪的凋谢感在《羽蛇》中得到了,而且被徐小斌演绎和发挥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甚至骇人听闻的程度。。

我想凡是认真读过《羽蛇》的人,对于徐小斌如此固执的这样处理和体察人性,以及她那种自省的深度都会感到震撼。羽这个人物,她对躲藏在社会秩序合理性背后的人性的虚伪,那种卑下、自私,有着病态的敏感和厌倦,但是她与这个世界构成的反叛关系不是那种正面的,她是一种逃避,她总是自我逃避。羽在整个小说当中,从一开始就没有道德优势,因为她无意当中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弟弟,所以她跟这个世界构成了罪与罚的关系,因此她不具有道德优势,我觉得这点特别特别重要,是徐小斌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贡献,也是她处理女性一个特别重要的发现。就是由于羽这个人物这样一种特征,所以她与这个世界构成的反叛关系是一种游离的、是一种逃避的、是一种负罪的,但是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她的负罪感和逃离感而放过她。

我以为《羽蛇》这部作品,是到目前为止徐小斌最为重要的作品。非常遗憾的是,《羽蛇》没有获得与它重要性相等的那种关注和重视,我觉得《羽蛇》可能是上个世纪末的一个文学冤案。我认为《羽蛇》这部作品不仅是徐小斌创作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作品,它直到今天也仍然是女性长篇小说的一个尺度。

像《德龄公主》这样的作品是徐小斌一个全新的尝试,如果跟《羽蛇》相比,可能是《羽蛇》的下角料。《羽蛇》生在那个时代是生不逢时,但是《德龄公主》则恭逢其盛,我觉得一个作家用多种笔墨表达这个世界和自己有绝对的权利,所以我愿意对《德龄公主》的成功表示祝贺。《德龄公主》是一种使常识焕然一新的写作,当然徐小斌可能还过了一把社会历史政治的瘾,把自己关于文明、关于东西文化差异、关于清末的历史知识全面演练了一遍,但在艺术上,作为我了解的徐小斌的艺术个性和她的艺术世界的独特性而言,《德龄公主》称不上是她的好作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徐小斌打造历史童话,披露清宫秘笈:《德龄公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徐小斌打造历史童话,披露清宫秘笈:《德龄公主》
上一章下一章

徐小斌《德龄公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