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燕大还行

第33章 燕大还行

燕大会议室,讨论会已经正式开始。

主持人自然就是东道主闻元平教授,他站在台上欢迎大家,开场白不能免俗的要说几句套话,类似“群贤聚集,洵是盛会”的说辞,接着逐一介绍到场嘉宾,某某主任,某某教授,某某诗人,介绍到余冕时,后者低着头没有回应,闻教授开玩笑道:“余主编,是不是看到我站在讲台上以为我要上课,提前睡了?在我课堂上睡觉,是要被扣学分的噢。”

大家听着都笑起来,坐在余冕旁边的诗人彼岸敲了敲余冕前面的桌子提醒他,余冕这时也已经回过神,抬起头看了大家一眼,赶紧抬手道歉道:“对不起闻教授,我以为我今天让别人替我喊到了。”

大家又笑,赞余冕应对的机智。

闻教授笑道:“余主编刚在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方便跟大家做个分享吗?”

本来也是一句常见的课堂玩笑话,没想到余冕答道:“是一份刚收到的重要约稿,等会到诗歌分享环节,我再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怎么样?”

闻教授正要答应,诗人陈风至道:“能让老余读到这么失态的作品一定不寻常,是哪位大家的作品?”

余冕道:“叶寒。”

“哦,这名字听着耳熟,好像在哪见过……”陈风至做思考状。

“写《热爱生命》和《断章》的那个叶寒。”余冕道。

陈风至恍然道:“这样一说我想起来了,这个年轻人在文字方面是有几分机灵劲,但缺乏厚重感,轻飘飘的,过于追求一字一句的雕琢,可以说是有佳句而无佳篇。”

讲台上的闻元平忍不住接道:“我倒觉得《热爱生命》和《断章》两首诗既有佳句,也是佳篇。”

陈风至笑道:“闻教授经常接触年轻学生,心胸自然是不拘一格,爱护后进,不过单就现代诗而言,写一两句流行的所谓‘金句’就想入门还是太过草率,我们说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没有这个‘道’,作品的生命力终究是有限的,说昙花一现也不为过,就像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都是一阵一阵的,没个长性,所以我说叶寒真想要入诗坛,做个流行诗人没问题。”

闻元平听得摇头不止,不大以为然。

余冕见状,忙道:“既然说到这里,让我们先看看他这首诗再做讨论怎么样?”

大家都表示同意,再让闻元平和陈风至聊下去,估计等会就要吵起来。

余冕道:“我把诗打出来,投影到屏幕上,大家可以一起评一评。”

陈风至笑道:“老余这么郑重其事,看来不是传世名篇也差不远了。”

余冕笑了笑,没说什么,诗坛排资论辈,圈内商业互吹,圈外往死里打压的事情他早见怪不怪了。

圈子越小越排外,反过来导致圈子越来越小……形成死循环。

余冕很快把叶寒新诗打到电脑屏幕上,加上标题一共三行,21个字,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诗人彼岸念道:“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念完皱起眉头,陷入沉思,想要说什么,终究没有开口。

陈风至道:“就这两句嘛,就这两句话想成传世名篇恐怕有点不现实……呵呵。”说着也把两句诗念了一遍,随后点评道:“仍是不改在文字上抖机灵的……”

“陈兄……”这时,有另外一位诗人叫了陈风至一句,打断他的点评,建议道:“你再品品。”

陈风至愣了下,转头看向那位同行,来自华北的叙事诗人‘鹅力’,这人以写关注时事的叙事诗见长,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华夏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本省作协副主席,在诗坛颇具影响力,有“华北叙事诗人第一人”的称号。

陈风至点头应了一声,再次看向屏幕,心中默念那两句诗,尽管先入为主的观念已经形成,但当他再次认真地读一遍那两句话,联想到这次诗歌大赛的主题“求索”,心中若有所感,终归是在诗歌领域浸淫了数十年的名家里手,面对圈内同行一首平庸之作都能分析出山花烂漫、阳春白雪来,更何况面对的是这首高度凝练,深蕴辩证哲思的真正佳作?

当他真正以诗人思维重新对这首诗进行鉴赏的时候,心中还是感受到了那种强烈的艺术力量,短短两句话把这代人的迷茫、困惑、不甘和求索全说出来了,撇开这些不说,诗歌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平中出奇和点石成金的写作手法也令人拍案叫绝。

杰出的隐喻,深邃的哲思,巧妙的构制……刚才他说的“传世名篇”四个字会不会一语成谶?

陈风至莫名感到背脊有些发冷,好似有一股巨浪拍打在背上。

“好诗啊……”

闻元平反复品读了十几遍,最后发出这句感叹,“我目力所及华夏30年的诗歌历史,这首诗都要排进前三,再往后30年,这首诗也会在诗坛上占据着相当重的分量!”

极高的评价,几乎是溢美之词。

但现场无一人提出异议,大家都是搞文学研究的或者搞文学创作的,要说心里没有感受到诗中蕴含着的那股直击人心的力量,绝对是自欺欺人。

“我们常讲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首诗不就是最鲜活的例子吗?”南大郑教授点评道,许多人点头赞同。

华北叙事诗人鹅力道:“我们这次讨论会不是会有一个诗歌交流的环节嘛,我事先跟大家说一下,等下交流开始的时候,我的作品就不拿出来献丑了。”

接着有另外一个诗人抬手道:“我也是,老实说,读了这首《一代人》,我写的那首可以扔垃圾桶了。”

“哈哈,幸好我还没有动笔……”诗人彼岸脸上笑嘻嘻地说道,心中暗暗向口袋里的那首诗道个歉。

闻元平笑道:“大家这是效仿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和韦楚客四人的故事吗?”

闻教授说的是发生在唐朝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刘禹锡、元稹、韦楚客三位到白居易家做客,四人相约以“金陵怀石”为题,各赋一诗,刘禹锡率先写完搁笔,白居易看后大为赞赏,道:“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

说罢投笔不写,另外两人也随之罢作。

彼岸道:“我们不敢跟那三位大诗人相提并论,但叶寒这首诗确已率先探骊得珠。”

场中最先看到这首诗的余冕看向陈风至,问道:“陈老师你看?”

陈风至脸上表情变幻不定,颇有些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放弃道:“我这首成篇也略微仓促,就不拿出来贻笑大方之家了。”

言及于此,又顺势道:“我建议这次诗歌大赛的主题诗就独用这首吧,水平大家都谈过我不再多说,我认为这首诗最合适的地方在于它的简短,便于宣传……”

这句话正合余冕心意,实际上他刚才坐在那里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道:“既然几位老师都这么谦让,那就暂时先这么定下来吧。”

说着,继续讨论会的内容。

因为直接略过诗歌交流环节,讨论会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前后用了不足一个小时。

散会后,闻元平找到余冕问起叶寒的事情,余冕讶异道:“闻教授您不认识叶寒吗?我看先前您在微博点评过他那首《热爱生命》……”

闻元平摇头道:“学校里没有叫叶寒的,是不是有个叫叶寒的明星?”

余冕也摇头,忽然想到什么,道:“稿子不是叶寒本人投的,好像是他姐姐代投,他姐姐是燕大的学生……闻教授您稍等,我问下我们编辑他姐姐叫什么。”

说着给苏梦云打个电话问了胡迦叶的情况,问清楚后如实转告闻元平,闻元平谢了,又在教师群问胡迦叶是哪个院哪个系的学生,很快有商学院的老师回了。

闻元平私聊那位老师说了诗歌大赛的事情,表示想通过胡迦叶见一见叶寒,了解一下情况。

那老师飞快通知了胡迦叶,让她去见闻元平教授。

胡迦叶何等冰雪聪明,得到这个消息,稍作猜测便大致猜出了前因后果。

在去见闻元平教授之前,她给叶须欢发了条微信,问道:“阿欢,你想不想来燕大念书,比如……考燕大的研究生?”

过了一会,叶须欢回道:“燕大么,燕大还行。”

胡迦叶回了个敲打表情,径去见闻教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全职艺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全职艺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章 燕大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