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碟里看小说

在影碟里看小说

作者:徐江电影改编小说,这个传统各国都一直没断过。

细分的话还会发现它有两条脉络:一是改编名著,二是改编畅销书。

一般说来,后者成功的几率要比前者大些。

众所周知的如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闪灵》、《危情十日》、《肖申克救赎》、《绿里奇迹》,大家恐怕仍很难记住原著者名字的《夜访吸血鬼》,以及渡边淳一小说改编的《感官世界》、《失乐园》……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我以为首先是名著的名气太大,电影即使成功了观众也认为拍成这样是理所应当。

电影和小说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品种,一个用影像为主的综合手法讲故事,一个则纯靠语言,前者难以避免地带有工业化集体制作的痕迹,后者相对个人化的东西更容易保全,也更贴近纯粹。

纯粹的个性鲜明的导演不是没有,但肯定,他们有相当多的片子都属于那种叫好不叫座的,顶多是某个固定阶层的观众喜欢。

比如塔尔科夫斯基和我反复表扬的伍迪·艾伦,别看他们的电影光碟也出得呼呼的,我还真不信买的人就多热爱它们。

导演对小说的看法与作家从来是不同的。

导演只要一个故事脉络,然后就开始用小说的旧瓶装他们自制的新酒。

作家就不行了,小说卖给了电影厂,拿了人家的钱还指望能弄得原汁原味,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可要命的是好多观众看小说改变成的电影,抱的也是这个想法。

这就有点对导演和电影不尊重。

依个人趣味,我当然还是喜欢能原汁远味拍小说的电影。

但这太少了。

记忆里比较杰出是让·加班主演版的《悲惨世界》,后来尼亚姆·里森主演的那版就差些,导演有点缺乏对复杂剧情的控制力,只有拉什演的警长沙威,还可以跟前一个分庭抗礼。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长日将尽》原味保持得比较地道,导演都是詹姆斯·艾弗利,一个专门爱拍英国故事的美国人。

他擅于在人物心理上发掘出电影所需要的冲突,而且不破坏原作的气质,是个了不起的人。

市面上比较新的他的作品是《金碗》,改编自亨利·詹姆斯的小说。

马丁·斯科西斯的《纯真年代》改编自美国作家华顿夫人的同名小说。

因为没看过原作,不好妄谈是否保持了原味。

但从电影本身来看,文学味倒是十足。

有不少观众偏爱斯氏的那些黑色电影(《出租汽车司机》、《好家伙》、《愤怒的公牛》),我倒喜欢这一部,还有《金钱本色》跟《恐怖角》。

《纯真年代》的影像里有一种亮丽的孤独。

这效果一般人仅用笔是写不出来的。

但它又很文学。

这两天刚看了大卫·琼斯导的《审判》,原著是卡夫卡的著名小说。

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导演。

他没像前些年索德伯格那样,简单地用黑白的表现主义处理《卡夫卡》(其实这正说明索德伯格对大作家的无知,卡夫卡生前挺烦表现主义绘画的),乔纳斯的片子光与影都比较讲究,但又不刺激张扬,许多细节即使变动也仍是在原书的主题构架之下,如果不是临近结尾部分过于仓促,几乎算得上是最好的现代主义名著电影版了。

这个导演的作品以后值得关注。

老黑白电影里还有一部是改编里的上品,取材自英国格·格林原著的《第三个人》,悬念的处理也好,甚至比希区柯克的许多东西都好,得过第三届戛纳大奖。

得戛纳奖的另一部给人印象深刻的改编片是1988年的《征服者佩莱》,导演比尔·奥古斯林,原著者是“北欧的高尔基”

尼克索。

偶尔会想二十世纪的小说《名著》,是不是改编起来难度越来越大,要不然导演们怎么都奔畅销书去了?当初《乞力马扎罗的雪》拍成,海明威就在报上勃然大怒,因为那成了跟原小说关系不大的海明威的变相传记!

不过观众不买作家的账,有的还写信骂:说你算什么东西,不就写了个破小说吗,电影才是俺们的最爱,那可是敬爱的葛利高里·派克演的……要是不严格地要求,张艺谋的《红高粱》也该算一个不错的改编了。

记得当初酷爱该小说的时候,听说张艺谋要拍电影,又兴奋又担心,怕拍不出小说的那种氛围。

后来看到电影,一看镜头的色彩,就知道没问题了。

删点人和情节倒变得不重要了。

你想国产片有几个改编小说成功过?《阿Q正传》还是《祝福》?《茶馆》,那叫话剧纪录片还差不多。

《活着》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另一回事,它们提升了原著的艺术档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打口时尚丛书:批判现实 解读时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打口时尚丛书:批判现实 解读时尚
上一章下一章

在影碟里看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