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不认识"洋文凭"
今天,在中国,随便拦住一个年轻人,问之,托福和GRE等考试是什么东西。
他们一定能够脱口就说出来的。
但是,在法国。
却很少有人知道英语国家的“洋文凭。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微软认证”
和“托福考试。
这确实是让人感到惊讶的。
究其原因,既是因为法国人对英语的排斥,也是因为法国人对各种文凭的漠视。
在国内的时候,我曾获得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BEC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这个洋证书在国内的外企中都是通行的。
所以,我在法国求职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把这个也写进我的简历里,对我找工作肯定是会有帮助的。
但是,后来事实证明,我却因为这个证书引来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在我去应聘之前,因为知道丈夫的一位好朋友在一家大公司里担任着人事经理,所以,我把我的简历给她看一下,让她帮我润色一下。
不料,她看了我的简历后,当即对我的“剑桥商务英语证书”
提出了质疑,她表示想不通我的“剑桥”
文凭是如何获得的。
她说,1995年,你在海南,不是吗?在她看来,我没有到剑桥大学学习,又如何能获得剑桥大学的证书。
我向她解释:这是一种国际性考试,由剑桥大学主办,参加考试的人用剑桥大学统一的教材学习,然后由剑桥大学统一出题,全球同时考试……看到她听完后还是一头雾水。
我于是打了个比喻,“就象托福考试和微软认证一样……可我的话还没说完,她就打断了我:“托福又是什么东西?”
我愣了一下,决定放弃解释——反正也解释不通了。
她看到我不再言语,就暗示我把这个经历从简历里删除了。
她言下之意,好象我的证书是“可疑”
的。
这就是法国人,他们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总是不肯轻信。
虽然我也知道,英语证书在法国求职中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但是,心中却觉得委屈:明明是自己很辛苦考到的证书,凭什么要遭到质疑?我没有把这条从简历中删除。
根据我自己在国内的就业经验,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将要去应聘的公司是一家跨国大企业,有个英语国家的证书对我的应聘总是有好处的。
后来,事实证明了,我的这种中国式的求职理念在法国是行不通的。
约我去面试的是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
我满怀期待地带上所有的资料如约前去面试。
面试我的是一个大约40岁的男人,看到我第一个问题是,“看了您的简历,我觉得您的条件非常好,大学本科,当过老师——瞧瞧,多好的条件呀,说说看,为何要来应聘一个如此不起眼的位置”
说完后,他用一种嘲弄的眼光盯着我看,嘴角带着毫不掩饰的嘲笑。
我在心中深深地叹了口气,中国的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
,身为现代人的我说,“小女子不可杀也不可辱。
可是,在大米和面包面前,古人也罢现代人也罢,多少人又能真正做到“不折腰”
呢。
我忍住心中的不悦,老老实实地回答:为了生活。
他点了点头,看上去他很认同也比较满意我的回答。
接下来他往我的简历上瞟了一眼,然后更加放肆地笑了起来说道:“依您的简历来看,1995年,您还在中国,现在,请您解释一下您是如何获得这张‘剑桥大学’颁发的证书的?同时解释一下这‘BEC’是什么玩意儿”
“BEC的全称是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
我不卑不亢地、有条有理地把这张证书的来源向他解释了一遍。
面对我无可挑剔的解释,他不由得也从脸上把那嘲弄的笑容收了起来,变得严肃认真起来了。
但是,这个傲慢的家伙并不打算讲道理:“您说的很象那么回事,可是,为什么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到了这时候,我已经看得出来了,这个家伙并没有诚意要录用我,而且,和他已经讲不通任何道理了。
事已至此,我也不打算对他客气了,就直盯着他的眼睛冷静地说道:这世上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可是,那并不代表没有或不存在,不是吗?他愣了一愣,开始恼羞成怒了:对不起,夫人,我不能接受我不知道的东西和解释。
这真正是秀才遇上兵了。
於是,我只能说,先生,我理解您的孤陋寡闻,但是,请不要因为您的孤陋寡闻而质疑我的诚实!
那次面试就这样以一场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
告终了。
这件事让我很丧气好久:在异乡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当时真想打起包袱就离开这个“不讲道理”
的国家。
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里毕竟是婆家,身为人妻怎能说走就走啊。
而且,生命必竟是创造,不是放弃。
在所有的生活方式中,放弃大概是最容易的方式了。
直到有一天,我因为要帮国内一个朋友办理申请来法国上大学。
我到我所在Mulhouse大学去拿资料和申请表格。
无意中,我在Mulhouse大学的语言中心里发现,原来,法国的大学也是有“托福”
、“商业托福”
和剑桥大学的各种考试。
语言中心也提供各种相应的考试培训。
看到这,我犹如找到“知音”
了一般激动。
我和语言中心的负责人聊了一下这个话题,她告诉我,法国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是“正常的。
每年参加这类考试的法国人是寥寥无几的,大都是一些外国留学生参加这种培训和考试。
她向我解释:在法国,用人单位主要看重的求职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于文凭并不太看重。
而且,这个地区的法国人大都把德语做为第二外语,因此,这个地区很多人根本不会说英语,对英语国家的证书知道的就更少了。
所以,托福和剑桥大学的各类证书,在法国求职中根本就起不了什么“正面作用。
法国人更看重求职人的能力和本国的文凭证书。
我听了她的解释后,心中的愤愤不平不禁也释然了:各国自有各国的国情,在法国生活,我必竟是不能还坚持一些亚洲观念的。
和语言中心的负责人告别时,我特意拿了一张关于这些考试的介绍,心想,等哪天,再碰到这样的事,这好歹也是个凭证吧。